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粪便隐血检测
文章数:3篇
肠癌
单次肠镜筛查与连续粪便隐血检测的依从性和病理结果有何不同?
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包括筛查-结肠镜检查和连续高敏感性粪便隐血检测(HSgFOBT),基于相似的高依从性假设,期望类似的有效性。然而,与连续的HSgFOBT相比,对筛查结肠镜的坚持还没有报道。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最新研究,评估了单次结肠镜筛查与连续和非连续HSgFOBT的依从性和病理结果,发现相比单次筛查结肠镜检查,观察到的连续轮次HSgFOBT的依从性并不理想。将非连续遵从HSgFOBT的患者与连续遵从者相比时,前者晚期瘤变/锯齿状病变的检测较差。因此,推荐HSgFOBT指南应强调坚持连续的HSgFOBT,而不是单一的检测,并强调需要有组织的系统,以促进高连续坚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
肠癌
结肠镜检测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粪便隐血检测
结直肠癌筛查
粪便菌群筛查大肠癌的研究新进展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纳入2252名接受粪便隐血检测的受试者,基于其粪便菌群、粪便隐血检测结果、结肠镜检查结果等数据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发现粪便菌群或可作为一线(在粪便隐血检测前使用)或二线(在粪便隐血检测阳性后使用)筛查手段,较准确地鉴定出结直肠癌患者或结直肠癌+腺瘤患者。
结直肠癌筛查
研究论文
生物标志物
粪便隐血检测
基础研究
结直肠癌筛查
大肠癌粪便筛查发现异常后,应尽早做肠镜!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了超过20万名接受结直肠癌粪便筛查后发现异常的患者,发现相比于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粪便筛查异常后1-3个月内)的患者,在粪便筛查异常1年之后才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
结直肠癌筛查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结肠镜检查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