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胃癌
文章数:144篇
癌症免疫治疗
国内团队: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对不同胃肠道癌症的免疫治疗有不同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癌症的风险有关;然而,它对胃肠道癌症免疫疗法的影响仍不确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团队近期在The Innovation发表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塑造“热”肿瘤微环境而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有利因素;但在某些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患者中,它可能削弱免疫疗法的效果。总之,该研究揭示了Hp感染对不同胃肠道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差异性影响,对于个体化癌症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免疫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
国内团队:1980-2022年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癌发病率(荟萃分析)
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近日,台湾省台湾大学研究人员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全球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儿童和青少年的感染率没有下降,值得关注。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癌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病原体
癌症治疗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潜在治疗新选择
在中国,80%以上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即处于局部进展期甚至晚期。目前,围手术期化疗是局部进展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GEJ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周志伟及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一项随机、开放标签、2期研究,纳入108例GC/GEJC患者,随机分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或单独化疗。与单独化疗相比,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一种PD-1单抗)围手术期治疗显著增加了病理学显著缓解患者比例,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显示了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值得关注。
癌症治疗
特瑞普利单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化疗
信迪利单抗
国内团队JAMA: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胃癌和胃食管交界腺癌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诊断出胃癌和胃食管交界腺癌,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少。针对PD-1或其配体PD-L1的免疫疗法已证明对胃和胃食管交界腺癌具有疗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徐建明主任医师及团队将可与PD-1结合的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临床患有不可切除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病人的临床治疗中,相关数据近期发表于JAMA。结果表明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于胃癌和胃食管交界腺癌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信迪利单抗
胃癌
胃食管交界腺癌
研究论文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胃癌
Cell子刊:肠化生的时空基因组分析或可预测胃癌进展
肠化生(IM)是一种胃粘膜的癌前病变,与胃癌(GC)风险增加相关。近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这篇文章,利用深度靶向DNA测序、转录组测序以及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平台,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采样的IM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准确识别具有高GC风险IM患者的策略及微生物失调在IM进展中的作用,为GC精准预防和拦截提供了机会。
胃癌
肠化生
肿瘤
Cell子刊:晚期胃癌免疫治疗前,慎用抗生素
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的这项研究发现,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前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降低,与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下降和免疫细胞改变相关。因此,在使用PD-1抑制剂治疗AGC患者时,应谨慎使用抗生素。
肿瘤
胃癌
免疫治疗
抗生素
化疗
胃癌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可成为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选择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显示出对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症的疗效。The Lancet Onc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3期试验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加化疗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加化疗组的参与者在总体生存率方面有显著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毒性可控。因此,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能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阴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胃癌
PD-L1
化疗
3期临床试验
胃癌
Lancet子刊:瑞戈非尼+纳武单抗+化疗一线治疗进展期食管癌、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
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HER2阴性的进展期食管癌、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中,瑞戈非尼+纳武单抗+FOLFOX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手段,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1%,安全性良好。
胃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2期临床试验
瑞戈非尼
胃癌
浙江大学:抗PD-1/Her2双特异性抗体IBI315对Her2阳性胃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浙江大学的滕理送和周全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文章,发现PD-1和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IBI315通过诱导Her2阳性胃癌细胞中GSDMB的切割,诱导胃癌细胞焦亡,激活淋巴细胞,进而增强抗肿瘤效果。
胃癌
HER2
双特异性抗体
胃癌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佐妥昔单抗或是晚期胃癌的潜在一线疗法
胃腺癌是世界范围第五常见确诊的癌症,也是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GEJ)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上升。G/GEJ腺癌早期通常无症状,多在晚期或转移期被诊断。晚期胃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预后不佳,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仅约1年。靶向或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提高部分患者的OS,但目前临床上仅靶向HER2(曲妥珠单抗)、靶向PD-1(纳武单抗)、靶向VEGFR2(雷莫芦单抗)等药物可用。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求尚未得到满足。CLDN18.2是一种紧密连接蛋白,约40%的胃癌为CLDN18.2阳性。佐妥昔单抗(Zolbetuximab)是针对CLDN18.2的单克隆抗体,前期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其对CLDN18.2阳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团队合作在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针对佐妥昔单抗的GLOW试验结果,表明在CLDN18.2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腺癌患者中,佐妥昔单抗联合CAPOX可显著改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望成为晚期胃癌的新的一线治疗方法。
胃癌
幽门螺杆菌
Cell子刊:促胃癌的幽门螺杆菌SNP
人类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致癌的关键因素,然而细菌病原体中的SNP在癌症发展中是否也同样至关重要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这篇文章,首次在细菌中发现与癌症相关的SNP(171S/L HtrA突变),或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幽门螺杆菌
Science子刊: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是何?
临床证据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cagA+菌株会显著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近日,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人员在Science Signaling发表最新研究,在三种不同模型(非洲爪蟾胚胎、成年鼠及人类胃上皮细胞)中探究了癌蛋白CagA对宿主细胞和途径的影响,发现幽门螺杆菌CagA-VANGL相互作用对Wnt/PCP信号的干扰会导致胃幽门腺的增生性变化以及抑制细胞分化,这可能与其他致癌的CagA作用一起促进胃癌的发展,值得关注。
幽门螺杆菌
CagA癌蛋白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胃上皮细胞
血浆代谢物
国内团队:血浆代谢物或用于胃癌早期检测和预后
目前胃癌诊断和筛查仍依赖于胃镜检查,但由于其侵入性、高成本和需要专业内镜医生,胃镜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袁莉、上海交通大学钱昆及团队在Gut发表最新研究,通过纳米颗粒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构建了血浆代谢指纹图,发现外周血血浆代谢物可作为早期检测胃癌的生物标志物,为胃癌患者早期接受根治性手术和改善生存预后提供新机会,值得关注。
血浆代谢物
胃癌检测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机器学习模型
肌动蛋白样蛋白6a
方乐堃+李孟鸿+康亮Nature子刊:ACTL6A或是治疗胃癌的新靶点
胃癌(GC)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铁死亡是一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氢过氧化物蓄积,在形态学和机制上与凋亡不同。然而,细胞类型特异性铁死亡敏感性的机制尚不清楚,未经治疗的癌症对铁死亡的固有易感性因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近日,中山大学方乐堃、李孟鸿、康亮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包含疏水区域的ACTL6A在转录水平上与NRF2协同调节GCLC的表达,进而促进GSH合成,抑制胃癌细胞的铁死亡,值得关注。
肌动蛋白样蛋白6a
谷胱甘肽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肿瘤代谢
胃癌
国内团队:用RTK抑制剂增强免疫治疗对“冷肿瘤”胃癌的疗效
胃癌(GC)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的反应是异质的,这与肿瘤固有的和获得性的免疫疗法耐药性有关。福建医科大学黄昌明团队与合作者在Gut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基于新算法,根据免疫表型(免疫炎症型、免疫排除性和免疫沙漠型)分类人类GC亚型,同时发现了针对难治性免疫沙漠型/“冷肿瘤”GC或可用RTK抑制剂进行治疗。多维替尼是一种RTK抑制剂,通过限制EMT和募集T细胞,使沙漠型GC对CTLA4阻断敏感。
胃癌
RTK抑制剂
上皮-间充质转化
癌症免疫治疗
胃癌
不同种族的胃癌患者的基因组变化及菌群谱
Annals of Surge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种族(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血统)的胃腺癌患者的基因组变化及菌群谱的差异。
胃癌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种族差异
基因组变异
肠道菌群
国内团队:肠菌对HER2阴性进展期胃癌疗效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大多数胃癌均为HER2阴性,缺乏靶向治疗机会,目前常用化疗方案、单纯免疫治疗、以及免疫联合化疗干预胃癌。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案,都存在显著的耐药性。近日,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及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两个队列发现肠道菌群对胃癌的治疗具有特异性,同时揭示了以乳杆菌属为代表的肠道微生物,有望为联合治疗方案提供增效的益处,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胃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治疗反应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降低非贲门胃腺癌发病率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近72万名美国参与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且经治疗者的非贲门胃腺癌(NCGA)发病风险在随访8年后显著低于幽门螺杆菌阳性且未治疗者,另外,幽门螺杆菌阳性且经治疗者的NCGA发病风险在随访7-10年后显著低于一般人群。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研究论文
胃癌
非贲门胃腺癌
回顾性队列研究
自噬
胃癌中的自噬、幽门螺杆菌和肠道菌群互作(综述)
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是胃癌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的这篇综述,详细探讨了自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肠道菌群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自噬
幽门螺杆菌
肠道菌群
胃癌
肿瘤免疫
庄园+吕沐瀚等:肥大细胞调控胃癌免疫耐受新机制
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会重塑免疫细胞表型和功能进而促进自身进展。近年来,深入理解免疫细胞网络如何被调节及影响肿瘤进展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焦点。近日,第三军医大学庄园、西南医科大学吕沐瀚、遵义医科大学谢睿、西部战区总医院吕一品及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胃癌相关肥大细胞对ICOS+ Treg的调控介导了胃癌免疫耐受,并揭示“胃癌细胞/IL-33/肥大细胞/IL-2/Treg细胞”信号轴会介导免疫抑制性ICOS+ Treg的诱导和扩增,值得关注。
肿瘤免疫
肥大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细胞因子
幽门螺杆菌
徐振江团队:胃癌进展期间的胃部菌群变化
南昌大学的徐振江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利用9个公开数据集中的健康、胃炎、肠化生及胃癌16S样本,分析了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胃部菌群变化,并观察到不同亚型的幽门螺杆菌之间的互斥性。
幽门螺杆菌
荟萃分析
胃癌
胃部菌群
胃癌
NEJM:幽门螺杆菌、同源重组基因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癌的环境危险因素。癌基因的种系致病性突变也显著增加胃癌风险。然而,二者的相互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文章,纳入日本生物银行队列和爱知癌症中心医院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队列参与者,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了同源重组基因中种系致病性突变相关的胃癌风险,进一步阐明了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强调了同源重组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人群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性。
胃癌
研究论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
癌基因
同源重组基因
胃癌
Nature Reviews:全球胃癌的流行趋势及风险因素(综述)
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及第四癌症死因。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总结了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以及胃癌的流行趋势变化,并概述了胃癌的风险及保护因素。
胃癌
综述
胃癌
Nature子刊:详细描绘胃癌的突变特征
Nature Genetics近期发表的文章,分析日本、TCGA中多血统及东亚队列的1335个胃癌样品的全基因组、外显子组、转录组得到了胃癌全局驱动图谱。
胃癌
血统
早发性胃肠道癌
关注年轻人群的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综述)
传统上,癌症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疾病。然而近些年来,年轻人群中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Cancer Discovery近期发表综述文章,从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等三个方面对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的流行病学、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子特征等特点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了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的手术及其他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长期影响,并对未来防治、筛查早发性结直肠癌的策略进行了展望。
早发性胃肠道癌
综述
胃癌
结直肠癌
胰腺癌
AI辅助诊断
浙江省肿瘤医院:AI辅助下的“查舌知胃癌”
根据中医理论,舌诊成像(颜色、大小、形状、舌苔厚度、舌苔颜色、舌苔含水量等)可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浙江省肿瘤医院的程向东团队在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开发了基于舌诊成像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可较准确地诊断胃癌。
AI辅助诊断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胃癌
葱蒜类蔬菜
北大肿瘤医院:葱蒜类蔬菜或有助于预防胃癌
多项研究发现葱蒜类植物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特性,但目前关于葱蒜类蔬菜与胃癌(GC)间关联的前瞻性研究很少。近日,北大肿瘤医院李文庆及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大队列人群发现随着葱蒜类蔬菜,尤其是大蒜蔬菜的饮食摄入量增加,患GC的风险显著降低,并且这些关联独立于维生素或大蒜补充剂。
葱蒜类蔬菜
胃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营养补充剂
胃癌
Nature Reviews:胃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胃癌与胃食管交界癌的分子特征,并概述了现有的胃癌治疗方法,最后展望了正在探索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胃癌
综述
胃癌
全球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病率差异及变化
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1998-2012年间的各国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病率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比了不同亚型的胃癌(贲门癌、非贲门癌)及食管癌(食管鳞状上皮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差异。
胃癌
食管癌
研究论文
流行病学数据
肿瘤免疫微环境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CT影像组学可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和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与患者的预后及对免疫治疗的应答相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李国新和许乙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玮与广东省中医院的王伟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的、基于CT的影像组学评分,可准确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对PD-1单抗治疗的应答情况。
肿瘤免疫微环境
研究论文
肿瘤免疫治疗
胃癌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