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胃肠道疾病
文章数:36篇
2型糖尿病
李雪等:从临床和遗传维度解析糖尿病与胃肠道疾病的关联
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风险间关联还不清楚。近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雪、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焰主任、浙江大学陈杰及团队在Diabetes Car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大型人群队列数据,发现2型糖尿病的多基因风险评分与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呈正相关。总之,本研究强调了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疾病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以及潜在的遗传相关机制在关联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关注。
2型糖尿病
胃肠道疾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基因风险评分
益生菌药物
刘双江+李祥锴+焦作义等:Probacine,“益生菌药物”新概念被提出!
大量的临床前研究已经证明了益生菌的疾病治疗机制和有效性。近日,兰州大学李祥锴、兰大二院焦作义、中科院刘双江及团队在MedComm发表最新研究,系统性分析了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在健康和疾病领域的研究突破和有效性。首次将益生菌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机制总结为“加法”和“减法”机制,并基于目前益生菌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药物定义,前瞻性的提出“益生菌药物”(Probacine)这一全新的学术概念,值得关注。
益生菌药物
健康
综述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胃肠道疾病
浙大医学院:多种胃肠道疾病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间有何关联?
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血液凝固而导致的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可能会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近日,浙大医学院陈洁、李雪等在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含超4.8万名基线无静脉血栓栓塞(VTE)受试者,评估多种胃肠道疾病与VTE风险间关联,发现患胆囊/胆道癌、胰腺癌、肝硬化、克罗恩病或胰腺炎的受试者比对照组发生VTE风险高出50%以上,值得关注。
胃肠道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VTE)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疾病风险
复合益生菌
张和平等:复合益生菌缓解妊晚期及哺乳期母猪的便秘和炎症
妊娠期、哺乳期是母猪和仔猪规模化生产管理的核心阶段。从妊娠期到哺乳期,母猪的生理、代谢和免疫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以满足营养和能量的需求。孕期和哺乳期营养不平衡不仅会导致母猪出现便秘、流产、难产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还会增加仔猪断奶后体重过低和腹泻率高的风险。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和活性代谢物来促进动物健康生长,但不同研究报告的结果不尽相同。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和平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最新研究,纳入74头母猪随机分配到益生菌组和对照组,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补充复合益生菌(乳双歧杆菌Probio-M8和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可显著缓解母猪便秘和全身炎症,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断奶重,其有益效果和益生菌通过介导肠道细菌组和噬菌体组调节特征代谢产物有关。总之,该研究提供了使用益生菌提高养猪性能和效率的科学知识和实用信息,扩大了益生菌在妊晚期和哺乳期动物的应用范围。
复合益生菌
母猪便秘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炎症水平
工程菌
国内团队:用于口服递送治疗的工程菌(综述)
使用细菌及其生物成分作为治疗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相比注射细菌,口服细菌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然而,由于胃肠道内的不利环境,口服给药细菌在体内存活率和疗效明显降低。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李鑫及团队在Small发表最新综述,首先概述了用于口服给药不同类型的细菌和生物成分。然后系统总结了这些细菌和生物成分的工程化策略及其对疾病的治疗。最后,分析了这些细菌疗法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将有助于开发下一代口服给药细菌疗法,值得关注。
工程菌
生物成分
综述
基础研究
材料改造
益生菌
孙志宏等:一文读懂益生菌如何通过肠菌及其代谢物发挥健康功效(综述)
肠道生态平衡的紊乱可能会导致多种代谢、神经、肠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促进肿瘤的发展。益生菌作为营养补充剂或辅助治疗手段,已被证明在预防、缓解甚至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具有潜力。但其发挥有益和/或症状缓解作用的潜在机理仍缺乏系统的梳理。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孙志宏及团队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表最新综述,基于益生菌对动物模型和人类的干预研究,系统总结了大量最新科学证据。阐述了益生菌通过增强肠道稳态、肠道屏障功能、宿主免疫力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来发挥健康功效的潜在机制。此外,还讨论了当前在益生菌临床研究中数据分析和比较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益生菌应用的未来前景。总之,该综述对于了解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非常有价值,值得仔细阅读和关注。
益生菌
健康功效
综述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肥胖
肥胖与19种胃肠道疾病风险有何因果关系?
虽然肥胖和胃肠道疾病间的联系已经被探索,但肥胖对胃肠道疾病的因果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近日,韩国成均馆大学研究人员在Obesit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在19种胃肠道疾病中,肥胖对一半以上的风险产生了提示性的因果影响,对近四分之一的胃肠道疾病产生了强有力的因果影响,尤其是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肝脏、胆道和胆囊,值得关注。
肥胖
胃肠道疾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BMI
新冠肺炎
Nature子刊:新冠肺炎患者应注意胃肠健康
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国家卫生保健数据库,构建了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当代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的队列,分析新冠肺炎对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和1年内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SARS-CoV-2感染者在新冠肺炎急性期后发生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增加,愈后护理应注意胃肠健康和疾病。
新冠肺炎
胃肠道疾病
队列人群
血糖特征
国内团队:2型糖尿病及血糖特征与胃肠道疾病间有何关联?
2型糖尿病(T2D)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由于多发于成年,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病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从而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现象。多项研究也发现T2D和多种胃肠道疾病间有关联。近日,浙大医学院李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及团队在Diabetes Care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以评估T2D及3种血糖指标与23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间的相关性,发现T2D的遗传易感性与广泛的胃肠道疾病风险增加间存在关联。总之,该研究强调了在T2D患者中预防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性,值得关注。
血糖特征
胃肠道疾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孟德尔随机化
遗传关系
山东大学JAMA子刊:从遗传的角度,审视胃肠道和精神疾病中的肠脑轴
多项研究发现胃肠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共病和关联很可能受到肠脑轴的调控,但相关联系仍需进一步探究。近日,山东大学袁中尚及团队在JAMA Psychiatry发表最新研究,利用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了4种胃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病和胃食管反流病)和6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间共享的病因,发现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多效性位点广泛分布于整个基因组。总之,该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肠脑轴作为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共同遗传基础,为未来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参考,值得关注。
遗传关系
肠脑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共享位点
孟德尔随机化
国内团队:吸烟及饮酒对常见胃肠道疾病有何影响?
目前关于吸烟和饮酒是否与胃肠道疾病呈正相关仍不确定。近日,浙大医学院李雪、湘雅第三医院王晓艳及团队在eLif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英国芬兰等公共数据库数据,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全面评估吸烟和饮酒对常见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和作用,发现吸烟是一种与饮酒无关的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是少数几种胃肠道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但也不排除与其他疾病的微弱关联。总之,该研究提供了遗传学证据,提倡减少吸烟和可能的过度饮酒对于预防胃肠道疾病有积极作用。
孟德尔随机化
胃肠道疾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吸烟
炎症性肠病(IBD)
IBD与乳糜泻及乳糜泻自身免疫间有何关联?
炎症性肠病 (IBD) 和乳糜泻 (CeD) 是两种涉及胃肠道慢性免疫介导疾病,多种因素影响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IBD与CeD之间是否有关联,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近日,以色列卡普兰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发表最新研究,基于以色列IBD患者的epi-IIRN国家数据集探究IBD与CeD及乳糜泻自身免疫(CeA)间的关联。发现相比对照组,CeD和CeA在IBD患者中更常见,尤其是患有IBD的儿童群体中,值得关注。
炎症性肠病(IBD)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免疫失调
线粒体
段丽萍团队:菌群-线粒体互作,在肠道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有什么作用?(综述)
线粒体和肠道菌群之间的互动在肠道生理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近期发表的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的综述文章,总结了IECs线粒体和肠道菌群在胃肠道生理平衡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针对胃肠道疾病中线粒体-微生物群串联的潜在治疗干预策略。
线粒体
胃肠道疾病
纳米晶体纤维素
国内团队:纳米晶纤维素或可治疗便秘?
便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且相关药物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肠损伤、影响营养素吸收等副作用。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蒋兴宇、中国地质大学胡应模、国家纳米中心查瑞涛、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杜然及团队在ACS Nano发表最新研究,通过纳米晶体纤维素(一种刚性棒状纳米颗粒)评估对便秘小鼠的治疗效果,发现NCC能有效治疗便秘,其有益作用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脂肪酸代谢、胆汁酸合成和氨基酸代谢有关。此外,相比药物/膳食纤维,NCC不会造成肠神经损伤,治疗效果更好。总之,该研究为未来干预便秘提供了新指导,值得关注。
纳米晶体纤维素
便秘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纳米医学
肠道古菌组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人体胃肠道中产甲烷的古菌(综述)
古菌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多数生活在极端生态环境),古菌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疾病与微生物组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古菌是人体微生物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厌氧产甲烷古菌及非产甲烷的噬盐古菌)。近日,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最新综述,系统的阐述了古菌的特点、产甲烷古菌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的角色。目前,古菌研究仍受限于以细菌为中心的方法论、参考基因组较少、与健康表型的关联有限等问题,未来仍需大量的研究去揭开古菌神秘的面纱,为“健康微生物组”增加新角色。
肠道古菌组
产甲烷古菌
综述
基础研究
古菌代谢
哮喘
儿童时期发病的哮喘影响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发现基于遗传信息预测的儿童时期(而非成人时期)发病的哮喘风险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及IBS的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并与IBD的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哮喘
孟德尔随机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胃肠道疾病
胆汁酸
Nature Reviews: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肝脏和胃肠疾病中的作用(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的这篇综述,描述了胆汁酸及其受体的功能,以及在胃肠道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并探讨了靶向胆汁酸稳态以改善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
胆汁酸
胃肠道疾病
肝脏疾病
FXR
TGR5
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
多位点转录组区分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与其他胃肠道疾病
结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又被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EoC)。对该病的研究和挖掘较少,其与嗜酸性胃肠道疾病(EGID)或炎症性肠病(IBD)之间的关系以及结肠表型特征尚未可知。Gastroenterology最新发表的文章构建了EoC转录图谱,与EGID、IBD数据比对并进行差异化分析,为EoC的诊断和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
胃肠道疾病
研究论文
新冠肺炎
40%新冠肺炎患者可发生胃肠后遗症?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200名美国新冠肺炎患者中发现,女性、抑郁/焦虑史与新冠肺炎后的胃肠道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样症状、IBS样症状)风险增加相关。
新冠肺炎
研究论文
回顾性队列研究
胃肠道疾病
天然淋巴细胞
王军团队:天然淋巴细胞在胃肠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天然淋巴细胞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也称“固有淋巴细胞”) 是一类固有免疫细胞,其分类类似于T细胞,分为ILC1、ILC2、ILC3及ILCreg四大类。大量研究表明ILC在胃肠道疾病中有多类型多方向的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团队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发表综述,总结了ILCs与多种胃肠道疾病间的关联,并展望了其在免疫治疗方面可能的应用前景。
天然淋巴细胞
胃肠道疾病
Innate Lymphoid Cell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olorectal cancer
高湿度
谢明勇院士团队:生活环境太潮湿或可增加肠道疾病的发生
温度和湿度是对人生存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重,地球气候将变得更加温暖和潮湿。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湿度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然而,湿度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尿素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从血液循环进入宿主的消化道,被肠道菌群代谢为氨和二氧化碳。氨对宿主结肠细胞有毒性作用,但又是肠道菌群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氮源。同时,肠道菌又可以将氨转化为对宿主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因此肠道菌群-宿主间的氮循环对于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趣的是,高湿度环境下奶牛肠道尿素-氮循环会发生异常,提示高湿度可能影响肠道菌群。但目前湿度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近期国内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工作,通过对高湿环境小鼠的肠道菌群、Na/K ATP 酶、红细胞形态、以及结肠氨代谢进行了动态检测,发现短期高湿度的暴露可以增加宿主结肠尿素流入,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影响结肠尿素氮代谢,从而影响宿主的健康。这一研究为高湿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高湿度
胃肠道疾病
结肠尿素氮
肠道菌群
红细胞Na/K ATP酶
新冠病毒
Cell子刊:新冠病毒感染引发胃肠道症状的潜在机制(综述)
COVID-19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可能发生在呼吸道症状之前或之后。《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介绍了SARS-CoV-2感染胃肠道并引发胃肠道症状的分子机制、COVID-19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及结局,并讨论了SARS-CoV-2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对SARS-CoV-2感染的调控作用。
新冠病毒
综述
新冠肺炎
COVID-19
新冠病毒
副干酪乳杆菌CBA L74
Nature子刊:益生菌发酵配方奶或能促进婴儿的免疫、菌群及代谢组成熟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但当母乳不足时,婴儿配方奶粉是一种有效的替代品。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RCT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标准婴儿配方奶粉,摄入副干酪乳杆菌CBA L74发酵配方的婴儿的生长情况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相似,并可显著增加婴儿粪便中的sIgA水平,降低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另外,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可显著区分婴儿的喂食情况及出生方式。该研究结果提示,益生菌发酵配方支持婴儿生长,具有良好耐受性,并可促进免疫系统、菌群及代谢组的发育成熟。
副干酪乳杆菌CBA L74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BA L74
足月儿
胃肠道疾病
婴幼儿
噬菌体疗法
噬菌体疗法在胃肠病中的应用(综述)
噬菌体疗法有调节菌群的潜力。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的这篇综述,主要介绍了噬菌体的作用机制、噬菌体-细菌-宿主互作和共同演化,以及噬菌体疗法的研究进展,着重回顾了噬菌体疗法用于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研究,值得专业人士参考。
噬菌体疗法
胃肠道疾病
肠道菌群干预
临床转化
Cassandra Burdziak
蛋白质糖基化
慢性炎症性胃肠道及肝脏疾病中的蛋白质糖基化变化(综述)
糖基化修饰可改变蛋白质及脂质的折叠与功能,蛋白质糖基化调控免疫细胞功能,其变化与炎症状态相关。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慢性炎症性胃肠道及肝脏疾病中,蛋白质糖基化发生的特定变化,并讨论了这些变化作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的可能。
蛋白质糖基化
糖基化
蛋白质糖基化
生物标志物
慢性炎症性疾病
肠道气体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肠道气体(综述)
肠道内可产生哪些气体?受什么因素影响?对肠道健康和疾病有什么作用?如何检测和分析肠道气体组成?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文章,对肠道气体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探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肠道气体
肠道菌群
饮食
胃肠道疾病
氧化还原信号
Nature Reviews:胃肠道内的氧化还原信号如何影响健康与疾病(综述)
消化道内可产生大量活性氧和活性氮等氧化还原信号,需要精确的调控机制来确保这些信号不会造成混乱。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长篇综述,对胃肠道内氧化还原信号的产生和来源、活性氧与免疫和宿主-菌群互作、活性氧参与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氧化还原信号
活性氧
信号传导
缺氧
胃肠道疾病
肠脑轴神经
Nature Reviews:生物电神经调节疗法在胃肠疾病中的应用(综述)
胃肠道与大脑间有丰富的神经连接,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介绍了作用于这些神经连接的生物电神经调节疗法,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肠脑轴神经
生物电神经调节
胃肠道疾病
肥胖
神经系统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现状(综述)
来自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粪菌移植在艰难梭菌感染之外的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粪菌移植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变形菌属
变形菌属:人体肠道中的致病共生菌(综述)
变形菌属是肠道中丰度很低的革兰氏阴性菌,与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近期发表综述,对变形菌属的致病毒力因子及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角色进行综述,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变形菌属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胃肠道疾病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