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OVID-19
文章数:67篇
新冠抗体
国内团队:机体免疫和肠道菌群动态变化或可影响新冠抗体产生?
肠道菌群在调节疫苗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与COVID-19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目前仍缺乏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及肠道菌群在抗体产生中发挥哪些作用的信息。近日,安徽医科大学黄升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永贵及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篇letter,共招募30名年轻志愿者,收集粪便和血液样品,多角度监测接种科兴疫苗后的反应,发现接种两针疫苗后抗体水平最高,几种肠道物种与抗体显著相关。此外,作者发现抗体产生主要受菌群和机体特征影响较大。总之,本研究结果为评估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解决患者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新冠抗体
疫苗接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COVID-19
杨仕明+赵方庆+李忠俊:肠道菌群与新冠疫苗应答间的关联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功能可能在新冠疫苗的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仕明、李忠俊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团队联合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接种BBIBP-CorV疫苗伴随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关功能特征的改变,该研究强调肠道菌群的功能和BBIBP-CorV疫苗应答之间的潜在联系,为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调控以提高COVID-19疫苗的疗效提供了证据。
COVID-19
疫苗应答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SCFA)
COVID-19
于君等+李晓星+许丽霞:新冠病毒感染肝胆类器官
研究显示,COVID-19患者的γ-谷氨酰转移酶(37%)和总胆红素(5%)异常升高,与患者死亡率较高有关。然而,新冠病毒(SARS-CoV-2)是否可以感染人肝细胞和胆总管细胞,从而造成局部损伤,尚不清楚。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君、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许丽霞和李晓星与团队在Gut发表letter文章,发现人类肝脏和胆汁类器官易受SARS-CoV-2感染,并支持病毒大量复制,诱导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导致局部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受损,胆汁酸积聚,进而导致肝损伤。
COVID-19
肝胆
类器官
新冠
SARS-CoV-2
传统医学
JAMA:医用菌菇和中草药能否抗新冠?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传统中药在我国这次抗击新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JAMA最新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了美国目前正在开展的评估医用菌菇和中草药用于辅助治疗和预防新冠的临床试验,以及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和评论。可以看到,“以食为药”的理念以及中草药的治疗作用,在西方学界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关注。中草药等传统医学是一座尚待挖掘的宝库,用现代科学和医学研究手段深入挖掘其中的有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传统医学
中草药
COVID-19
肠道炎症
于君+黄秀娟:靶向肠道菌群治疗新冠肺炎,潜力如何?(评论)
新冠肺炎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安全威胁。目前对于临床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案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修订。近期,香港中文大学于君、黄秀娟与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评论文章,对目前新冠肺炎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和评论。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新冠肺炎伴随着肠道菌群的显著改变,因此作者认为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案中,应当将肠道菌群干预作为潜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肠道炎症
肠道菌群
菌群干预
新冠肺炎
其他
COVID-19
较差的饮食质量可能增加新冠肺炎风险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近60万名受试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后发现,更高的饮食质量与更低的COVID-19风险及重症风险相关,在高社会经济剥夺(deprivation)区域中,这种关联更为明显。
COVID-19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饮食质量
抗TNF治疗
抗TNF治疗可能削弱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应答?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超过1.1万名接受生物制剂治疗(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维多珠单抗、优特克单抗)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在新冠病毒感染率相似的情况下,相比于接受维多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接受抗TNF治疗的患者的新冠病毒抗体应答率显著降低。
抗TNF治疗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新冠病毒抗体
COVID-19
COVID-19
任志刚+崔光莹:新冠肺炎相关的口咽菌群特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任志刚、崔光莹与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基于口咽菌群标志物可区分出新冠疑似患者中的确诊患者,并鉴定出了多个与新冠感染临床指标相关的口咽菌群OTU。
COVID-19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口咽菌群
COVID-19
口腔菌群的促炎性失调与新冠长期症状相关
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27名新冠患者进行10周以上的随访后发现,口腔菌群组成及功能的促炎性失调与新冠症状长期持续相关。
COVID-19
研究论文
口腔菌群
前瞻性队列研究
COVID-19
中外合作:新冠病毒感染与口腔和肠道菌群的改变相关
人的口腔和肠道共生菌群在免疫稳态的发展和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与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易感性和严重性的关系,仍需更多研究阐释。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黄曦和单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和哥伦比亚大学Cheng Guo与研究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文章,通过对53例COVID-19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的口腔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发现COVID-19患者的口腔和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且SARS-CoV-2的感染与菌群的改变具有相关性。同时,文章揭示出口腔和肠道菌群中与SARS-CoV-2病毒载量具有相关性的菌株,或可为利用菌群干预来预防和治疗COVID-19提供参考。
COVID-19
口腔菌群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能否帮助缓解新冠?
Gut近期发表的一篇来自波兰的病例研究,2位有新冠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因艰难梭菌感染进行粪菌移植(FMT)治疗,之后查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2位患者非但没有发展为新冠重症,反而症状快速缓解。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FMT重建肠道菌群对患者免疫的调节作用有关。不过这还只是初步线索,FMT能否辅助新冠治疗,还有待临床试验来检验。
粪菌移植
COVID-19
COVID-19
Nature Reviews:肠/肝病相关免疫抑制治疗对COVID-19的影响(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讨论了在IBD、自身免疫性肝炎及肝移植患者中,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传统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治疗对COVID-19的发病率及预后的影响。
COVID-19
综述
生物疗法
免疫抑制剂
COVID-19
补充代谢活化剂可加速轻中度新冠患者的恢复
COVID-19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代谢异常有关,包括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谷胱甘肽代谢缺陷。Advanced Science近期发表的文章,为了研究由谷胱甘肽和NAD+的前体组成的联合代谢激活剂(CMA)对COVID-19非卧床患者代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别招募了93名和304名COVID-19非卧床患者,进行安慰剂对照、开放标签2期研究和双盲3期临床试验。CMA包括L-丝氨酸、N-乙酰-L-半胱氨酸、烟酰胺核糖苷、酒石酸左旋肉碱等补充剂。结果显示,CMA能显著缩短COVID-19患者的完全恢复时间,提示联合代谢激活剂这种治疗方案在治疗感染导致呼吸问题或是一种新的策略。
COVID-19
3期临床试验
2期临床试验
代谢激活剂
饮食模式
素食/鱼素饮食降低中重度新冠风险?
饮食模式与新冠之间的关联仍缺乏研究。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近期一项基于欧美医护人员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采用素食或鱼素饮食模式的人罹患中重度新冠的风险大幅降低,提示这两种饮食模式有潜在的保护性作用,而低碳水、高蛋白饮食与更高的中重度新冠风险相关。
饮食模式
COVID-19
植物性饮食
鱼素饮食
病例对照研究
姜黄素
姜黄素+胡椒碱或可用于新冠肺炎的辅助治疗
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抗增殖等作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现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用姜黄素+胡椒碱可更快地缓解COVID-19患者的多种症状,并降低死亡率。
姜黄素
COVID-19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COVID-19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肠屏障受损可能导致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部分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发展出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肠道上皮细胞释放的连蛋白造成肠道通透性增加,以促进新冠病毒抗原从肠道进入血液,从而导致了过度的炎症应答。利用连蛋白拮抗剂(拉瑞唑来,larazotide)治疗,可降低MIS-C患儿血浆中的新冠病毒Spike抗原水平,缓解炎症应答并有效缓解症状。
COVID-19
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新冠病毒
研究论文
连蛋白
肠道微生物组
郑钜圣、王军等:肠道菌群与新冠重症风险密切关联
2021年5月3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西湖大学郑钜圣教授、郭天南教授、中山大学陈裕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研究员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结合多组学(蛋白质组、肠道微生物组及粪便代谢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了肠道菌群、炎症因子以及COVID-19重症标记物间的关联。该研究为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感染COVID-19后的重症风险提供了新线索。
肠道微生物组
粪便代谢组
生物信息学
炎症因子
宿主免疫
膳食补充剂
部分膳食补充剂可能小幅降低女性的新冠风险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基于COVID-19症状研究app(COVID-19 Symptom Study app)中近50万名使用者的数据发现,女性补充益生菌、ω-3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或维生素D,可能适度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膳食补充剂
研究论文
COVID-19
益生菌
ω-3脂肪酸
COVID-19
李兰娟院士: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期间到出院后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变化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兰娟院士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30名COVID-19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进行纵向分析,发现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且随着病情好转及痊愈,肠道菌群丰富度逐渐呈现非显著的增加,而痊愈后较低的肠道菌群丰富度与急性期及缓解期较严重的病情相关。
COVID-19
研究论文
前瞻性纵向研究
COVID-19
郑大一附院任志刚/余祖江+李兰娟院士:新冠如何影响口腔和肠道菌群及脂质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任志刚和余祖江团队与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的合作在Gut上发表文章,对COVID-19活跃性和恢复的患者的口腔、肠道微生物组和血清脂质组进行研究,发现诊断患者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减少,可使用口腔和肠道的标志性细菌作为非侵入式方式对病人进行诊断,效果良好。同时揭示出确诊患者和恢复患者的血清脂质组学变化,对微生物组与脂质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
COVID-19
口腔微生物群
肠道微生物群
脂质组学
COVID-19
牙周炎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风险
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对568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牙周炎与新冠肺炎的并发症(死亡、进ICU、需要辅助通气)风险显著相关。
COVID-19
研究论文
病例-对照研究
牙周炎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大肠癌患者或对新冠病毒更易感
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岳金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吴世凯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Qinyong Hu合作在npj Precision Oncology发表文章,通过分析SARS-CoV-2感染的重要受体蛋白ACE2和TMPSS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可能更容易被SARS-CoV-2感染,更多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直肠癌
COVID-19
ACE2
TMPRSS2
COVID-19
香港中文大学:新冠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可能影响疾病严重程度
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秀娟团队及陈基湘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比了100名COVID-19患者及78名对照的肠道菌群组成,并对27名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纵向分析(持续至病毒检测阴性后30天),发现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对照有显著差别,且这种差别在病毒清除后仍持续存在。另外,肠道菌群组成与患者的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组织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密切相关,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影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COVID-19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菌群-免疫互作
队列研究
新冠疫情
关于加强SARS-CoV-2与微生物组研究的倡议(评论)
尽管COVID-19大流行是由SARS-CoV-2单一病毒引起的,人类微生物组整体却与疾病息息相关,并同时影响疫苗的反应、效力。在mSystems上,新进成立的微生物组中心联盟(MCC)COVID委员会通过调查,向其成员发出倡议,通过协调、协助的方式促进微生物组在COVID-19大流行中的研究整合,加大微生物学家在新冠肺炎研究中参与程度,包含技术支持、规章条例的改善、交流、基础病理研究以及与公众的对话等,值得参考。
新冠疫情
微生物组
COVID-19
MCC
SARS-CoV-2
IBD
肠道ACE2表达水平与IBD患者的症状及预后相关
新冠病毒受体ACE2在小肠中高表达。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IBD患者中,小肠或结肠中的ACE2表达变化与炎症、严重疾病相关,而接受优特克单抗(IL-12/IL-23单抗)治疗后的应答患者的肠道ACE2表达恢复正常。该研究结果可能解释了患有IBD的COVID-19患者接受抗细胞因子治疗后死亡率降低的原因。
IBD
ACE2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优特克单抗
COVID-19
国内团队:新冠肺炎患者的胃肠道及肝脏损伤(综述)
COVID-19患者在呼吸道症状之外,常表现出腹泻、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胃肠道症状,并可能发生COVID-19相关的肝损伤。复旦大学的孙仰白团队、Xianglin Hu团队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Chaomin Wu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COVID-19患者的胃肠道及肝脏损伤的表现及潜在机制。
COVID-19
肝脏损伤
胃肠道症状
综述
新冠肺炎
ACE2的多重作用或有助于开发新冠肺炎新疗法(观点)
ACE2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主要受体,但该蛋白在肠道微生态、肠道炎症调控中也具有重要功能。Gastroenterology杂志近期发表观点文章,通过总结ACE2在肠道中的作用,提出了SARS-CoV-2影响肠道微生态、肠道上皮的机制假说。该潜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SARS-CoV-2致病性,并有望用于开发新疗法。
新冠肺炎
ACE2蛋白
COVID-19
其他
IBD治疗药物
特定IBD药物可能与重症COVID-19风险相关
不同的IBD治疗方式可能与患者罹患重症COVID-19的风险有关。Gut近期发表一项对于国际注册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IBD药物治疗策略对重症COVID-19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治疗IBD的多药物联用疗法和巯基嘌呤药物可能与重症COVID-19风险增加相关。该结果对于疫情期间选择IBD用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IBD治疗药物
研究论文
COVID-19
医学研究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洗涤菌群移植
张发明+张筱茵等:洗涤菌群移植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专家建议
国家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张筱茵团队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等合作,近期在 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新刊Medicine in Microecology上发表文章,强调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大流行期间,医生可以在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考虑对患者进行洗涤菌群移植(WMT),重点是治疗患者合并的肠道菌群失调,对于“从肠治肺”也非常重要。文章特别就呼吸道疾病爆发期间实施WMT的流程给出详细的专家建议,鼓励更多的医生尝试用WMT控制疾病,同时特别提醒要防止商业利益驱动的WMT滥用和不合法的行为。PubMed近期特别收录了本文,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洗涤菌群移植
呼吸道感染
COVID-19
COVID-19
朱书+金腾川+马筱玲:肠道或作为病毒“蓄水池”导致出院新冠患者“复阳”
有报道表明,一些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在出院后可再次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re-detectable positive, RP),肠道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蓄水池”并作为RP的潜在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金腾川和马筱玲与团队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的一篇letter,对173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进行了至少一个月的跟踪监测,发现12例RP,RP患者在出院当天的粪便新冠病毒RN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P患者。因此,作者建议,应将粪便检测阴性(至少一次直肠拭子检测)作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出院的标准。
COVID-19
队列研究
SARS-Co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