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olitis
文章数:47篇
炎症性肠病(IBD)
邵逸夫医院:甘露糖缓解肠道炎症的新机制
甘露糖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治疗尿路感染,也被报道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但其在其他疾病中的功用未知。炎症性肠病(IBD)发生过程中伴随病理性的内质网应激,导致肠上皮细胞死亡和肠上皮完整性的破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柯越海、曹倩、肖鹏团队近日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最新文章,表明甘露糖可缓解并促进结肠炎的恢复,揭示了甘露糖通过阻断TNF-α介导的促炎回路以维持肠道稳态的新机制,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炎症性肠病(IBD)
Colitis
mannose
Macrophag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肠-皮肤轴
Cell子刊:肠道炎症改变对皮肤共生菌的免疫反应
肠道与皮肤的免疫之间存在密切关联。Cell Reports发表的这项研究探讨了肠道炎症是否能打破对皮肤共生菌的适应性免疫耐受。
肠-皮肤轴
intestinal immunity
skin immunity
regulatory T cells
commensal
结肠炎
孙嘉+潘礼龙:PRMT2促进小鼠结肠炎
江南大学的孙嘉、潘礼龙与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发表文章,发现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作为转录共刺激因子调控结肠炎中促炎基因的表达,过表达PRMT2加重DSS诱导的结肠炎,反之,敲除PRMT2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靶向PRMT2或是治疗结肠炎的潜在策略。
结肠炎
PRMT2
组蛋白甲基化
Colitis
H3R8 asymmetric demethylation
维生素E
维生素E或可保护肠道屏障
维生素E中 α生育酚(αT )和γ生育酚(γT )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蛋白,缓解结肠炎症状,具有缓解IBD的潜力。同时γT 可以改变小鼠肠道菌群,尤其是保护Roseburia的丰度,利于维持丁酸的产生,缓解肠道炎症。但是,αT和γT 对菌群的影响不同。由此可见,不同的结构对机体的影响不同,具体的机理或代谢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维生素E
生育酚
肠道屏障
肠道菌群
Colitis
TRPV1
北大医院:TRPV1或可作为IBD治疗的新靶点
粘膜免疫失调在IB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钙离子通道TRPV1调控免疫应答,但其在肠道炎症中发挥的作用尚未明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戴芸团队与杨勇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 - Nucleic Acid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树突细胞中的TRPV1获得性突变(G564S)可增强树突细胞的活化及其向结肠固有层的招募,以促进结肠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在IBD患者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炎症结肠部位的TRPV1表达显著上调。该研究提示,TRPV1或可作为IBD治疗的潜在靶点。
TRPV1
gain-of-function
Colitis
Dendritic cells
Th17 cells
结肠炎
膳食果糖调控肠道菌群导致结肠炎恶化
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高果糖的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及代谢,加剧结肠炎的严重性,突出饮食-菌群互作在肠道炎症中的重要性。
结肠炎
Colitis
fructose
microbiota
bile acids
多酚
多酚与肠道菌群互作,或有抗结肠炎/癌的潜力(综述)
在动物实验及部分人体研究中,膳食中的多酚可抑制结肠炎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总结了多酚通过与肠道菌群互作(包括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被菌群代谢为有益代谢产物等方式),抑制结肠炎及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
多酚
Polyphenol
Colitis
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chemoprevention
认知损伤
衰老相关肠道细菌促进认知损伤的新机制
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衰老个体中增多的一种肠道细菌Paenalcaligenes hominis,其分泌的胞外囊泡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和血液途径进入大脑,从而诱导小鼠发生认知损伤。
认知损伤
衰老
Paenalcaligenes hominis
extracellular vesicle
lipopolysaccharide
坏死性胰腺炎
坏死性胰腺炎或出现结肠并发症
坏死性胰腺炎的特点是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局部和全身影响。肠系膜受累可损害结肠血供,导致缺血性并发症。Annals of Surgery近期发表的文章,对647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检测,发现坏死性胰腺炎的结肠受累是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冠状动脉疾病和呼吸衰竭,而且坏死性胰腺炎的结肠受累与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
坏死性胰腺炎
acute necrotiz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ectomy
Colitis
黏蛋白
Muc2粘蛋白维持菌群平衡,调控宿主先天防御
肠道MUC2粘蛋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重要的肠道病理学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对肠道病理的影响仍不清楚。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发表的文章,发现Muc2缺陷小鼠菌群发生变化,导致低级别结肠炎,且菌群移植可导致野生型小鼠结肠炎加剧。揭示出Muc2粘蛋白能够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调控宿主先天免疫,促进肠道稳态。
黏蛋白
Muc2
microbiota
Colitis
Dysbiosis
5-羟色胺
Cell:菌群RNA激活肠道Piezo1,调控5-羟色胺合成和肠道/骨骼健康
肠嗜铬细胞通过产生5-羟色胺(5-HT)来调节骨骼和肠道生理健康,近期研究显示,肠道菌群能调节5-HT水平,但机制不明。《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中表达的阳离子通道Piezo1能感知菌群衍生的单链RNA(ssRNA),这些ssRNA激活Piezo1,促进肠道5-HT合成,从而参与调控肠道蠕动和骨量。ssRNA-Piezo1轴或许是防治5-HT相关的骨骼和肠道疾病的潜在靶点。
5-羟色胺
Piezo1
5-HT
bone formation
peristalsis
实验可重复性
实验重复性差?注意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
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可能影响在小鼠模型进行的实验的可重复性。《BMC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从同一公司、同一城市、不同时间点订购的小鼠模型,疟原虫感染后的疟疾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而从同一公司、不同城市订购的小鼠模型,疟原虫感染后的疟疾严重程度同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疟疾相关实验的可重复性受到了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而菌群因素同样可影响其它实验(包括细菌感染、诱导肿瘤形成等)的可重复性。
实验可重复性
Colitis
Gut microbiota
Lung tumorigenesis
malaria
炎症性肠病
Cell:牙周炎“坏细菌”加剧肠道炎症的双重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口腔中的致病共生菌可能是一些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重要诱因和帮凶。《Cell》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牙周炎导致的口腔致病共生菌增多,能加剧结肠炎。一方面,这些“坏细菌”在口腔炎症时大量积累,可移位到发炎的肠道中定植下来,直接增加肠道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牙周炎发生时,这些菌还能通过诱导能迁移至肠道的致病性Th17细胞,来间接加剧肠道炎症。这些发现说明,口腔和肠道在菌群和免疫两个层面上都是紧密相连的,保护肠道健康一定不能忽视口腔健康。
炎症性肠病
口腔菌群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eriodontitis
microbiota
磷虾油
中国海洋大学:磷虾油调节菌群并缓解肠道炎症的机制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具有抗炎作用,但其在炎症缓解及粘膜愈合中扮演的角色尚未明确。磷虾油是一种富含PUFA的天然产品。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薛长湖团队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磷虾油可通过抑制多个炎症信号通路,在体外(THP1细胞系)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并在体内(小鼠结肠炎模型、猪结肠炎模型)调节肠道菌群并缓解肠道炎症。机制上,磷虾油可通过抑制组氨酸代谢以发挥其抗炎作用。
磷虾油
balance
Citrobacter rodentium
Colitis
helminth
间歇性禁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改善结肠炎,哪种禁食方法对路子?
间歇性禁食被认为可通过降低肠道炎症及改变肠道菌群以改善肠道功能。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刘志刚团队在Redox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了三种不同间歇性禁食方式——隔日进食、限时禁食及间歇性能量限制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发现限时禁食及间歇性能量限制可改善小鼠的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轻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从而缓解结肠炎症状,并改善结肠炎相关的焦虑及强迫症行为。
间歇性禁食
Intermittent Fasting
Colitis
anxiety-like behavior
Gut microbes
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肠道菌群失调调控CD8+ T细胞以促进结肠炎相关肿瘤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诱导结肠中的CD8+ T细胞产生IFNγ,进而导致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衰竭,使免疫监视功能受损并增加炎症相关肿瘤易感性。
菌群-免疫互作
Microbiome
Colitis
colon cancer
CD8 T cells
肠道巨噬细胞
Cell子刊:巨噬细胞中的Dectin-1促进肠道炎症的机制
结肠巨噬细胞被认为是IBD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中表达的2种C型凝集素受体——Dectin-1及甘露糖受体在肠道炎症中发挥了相反的调节功能,甘露糖受体可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而Dectin-1通过促进炎症性单核细胞的血液富集及结肠招募,并增加炎性小体介导的IL-1β分泌,以恶化结肠炎症。
肠道巨噬细胞
Colit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mucosal immmunity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如何帮助预防肠炎?
文章对比了高纤维(HCD)和低纤维(LCD)膳食条件下,小鼠肠道生理状态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HCD相比,LCD组的小鼠出现结肠隐窝萎缩,杯状细胞耗竭等病理状态,肠道炎症增加。抗生素的处理实验验证了菌群在此过程中的贡献。虽然两组的菌群多样性相当,但是HCD组小鼠的AKK菌丰度较高,可能作为优势菌群参与纤维对肠炎的调节。
膳食纤维
肠道炎症
Akkermansia
Cellulose
Colitis
硝酸盐
王松灵+陈峰:硝酸盐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缓解小鼠结肠炎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的王松灵团队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陈峰团队在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硝酸盐可缓解结肠炎症,并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提示硝酸盐或可用于未来的IBD治疗。
硝酸盐
Colitis
Epithelium apoptos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icrobiota
肠道干细胞
Cell:长期2D培养技术重现结肠干细胞的损伤-修复周期
来自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了一种干细胞群体(Hopx+结肠炎相关再生干细胞群,CARSC)促进结肠炎小鼠模型的结肠上皮再生,并通过建立一个长期2D培养系统,重现了结肠隐窝中的“稳态-损伤-再生”周期。
肠道干细胞
HopX
Lgr5
stem cell
intestine colon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因果分析(综述)
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肠道微生物组元素(包括特异性微生物、信号通路和微生物相关代谢物)与结直肠癌(CRC)风险之间的联系。但目前尚不清楚肠道菌群的改变与CRC发生的因果关系。肠道菌群的改变可以调节或改变环境因素对CRC风险的影响。影响CRC风险的因素也影响肠道菌群,包括超重和肥胖、体育活动、膳食纤维、全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量等。最近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综述回顾了微生物组、饮食和环境因素对CRC发生发展的影响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证据。基于这些数据,肠道菌群的特征可能被用于CRC的筛查、化学预防和治疗。
结直肠癌
Dysbiosis
Colitis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infection
自身免疫
Cell子刊:管住嘴!吃糖太多可能促进自身免疫疾病
近年不少研究表明糖摄入过多,可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葡萄糖摄入可通过诱导Th17细胞分化,加剧小鼠自身免疫疾病,为临床上防治相关疾病带来启示。
自身免疫
T helper-17 cells
Th17
high glucos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饮食
南京财经大学胡秋辉:杏鲍菇改善小鼠结肠炎
来自南京财经大学胡秋辉团队在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杏鲍菇可通过肠道菌群、抑制促炎因子、增加短链脂肪酸水平,抑制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提示杏鲍菇或可作为一种潜在益生元。
饮食
Pleurotus eryngii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litis
short-chain fatty acids
免疫调节细菌
接种免疫调节性菌株可预防应激引起的结肠炎恶化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鼠模型中,鼻内接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母牛分支杆菌,可预防DSS诱导结肠炎的恶化。
免疫调节细菌
anxiety
chronic subordinate colony housing
Colitis
CSC
动物蛋白
高动物蛋白通过促炎巨噬细胞恶化小鼠结肠炎
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可通过增加结肠中的促炎性巨噬细胞,恶化小鼠结肠炎,该作用依赖于肠道菌群。
动物蛋白
Colitis
dietary protein
Germ-free
macrophage
艰难梭菌感染
Cell子刊:结肠炎诱导的Th17加重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在严重的炎症性肠病病人中更为常见。《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证明结肠炎诱导的一个Th17细胞群会持续存在于炎症消退后,这类细胞会显著增加艰难梭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死亡率。该结果对了解艰难梭菌感染病理、开发有效防治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艰难梭菌感染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D4 T cells
Th17 cells
短链脂肪酸
丁酸盐通过缺氧诱导因子缓解艰难梭菌感染
抗生素治疗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短链脂肪酸下降与艰难梭菌感染相关。《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丁酸盐通过激活转录因子HIF-1,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降低肠道屏障通透性、抑制肠道细菌易位,从而降低艰难梭菌感染中的炎症反应。该结果对于阐释短链脂肪酸的肠道稳态保护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短链脂肪酸
艰难梭菌感染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microbiota
Hypoxia
菌群-宿主互作
猕猴慢性腹泻中的菌群-宿主互作机制
《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粪便宏转录组学方法,分析了恒河猴特发性慢性腹泻(ICD)中的宿主和肠道菌群的基因表达变化,表明ICD肠道菌群中,致病菌基因表达增加、黏蛋白降解作用增强、对岩藻糖的利用发生改变,而宿主生成的岩藻糖基化黏蛋白,可被菌群中的潜在致病菌作为碳源或黏附位点所利用,从而促进疾病。这些发现对于研究肠道疾病中的菌群-宿主互作机制,有参考意义。
菌群-宿主互作
慢性特发性腹泻
Colitis
diarrhea
Dysbiosis
炎症性肠炎
中山大学医学院:转录因子ATF3可抑制结肠炎
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周洁团队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CD4+ T细胞中的转录因子ATF3可通过调节Tfh细胞的分化,来抑制小鼠结肠炎。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CD4+ T细胞中的ATF3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ATF3或是治疗IBD的潜在靶点。
炎症性肠炎
Peyer’s patches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
Colitis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β2-整合素
Cell子刊:β2-整合素诱导ILC3产生IL-22,在感染诱导的结肠炎中起保护作用
β2-整合素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向感染组织处的招募,对于宿主防御十分重要。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缺失β2-整合素后,鼠柠檬酸杆菌诱导的结肠炎恶化并可致死。但这一表型并非由于缺失β2-整合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招募缺陷而引起,而是通过抑制ILC3产生IL-22导致的。
β2-整合素
Citrobacter rodentium
IL-22
Colitis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