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琥珀酸
文章数:23篇
生物合成途径
杨跃进/熊长明/郑乐民等iMeta: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琥珀酸与心血管病(综述)
作者先前的工作揭示了琥珀酸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证明了其在治疗主动脉瘤和夹层(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 AAD)中的可行性。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旨在全面概述琥珀酸的特性,包括其生物合成过程,总结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新的思考。
生物合成途径
心血管疾病
肠道菌群
机制
琥珀酸
结直肠癌
房静远+陈萦晅Cell子刊:具核梭杆菌产生琥珀酸,让大肠癌抵抗免疫治疗
抗PD-1单克隆抗体(mAb)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CRC),但在一些患者中没有明显疗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陈萦晅与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CRC有关的具核梭杆菌能通过其代谢产物琥珀酸损害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从而降低CRC对抗PD-1 mAb的敏感性。这些发现为CRC中的菌群-代谢物-免疫互作提供了新见解,也为改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策略。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具核梭杆菌
琥珀酸
琥珀酸
华南农大:琥珀酸与宿主和菌群的相互作用(综述)
华南农业大学高春起与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在肠道与炎症、免疫密切相关的琥珀酸盐,在琥珀酸盐的产生消耗、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靶向降低琥珀酸盐的潜在疗法。
琥珀酸
肠道菌群
免疫
琥珀酸
广州医科大学:线粒体DNA和琥珀酸与特应性皮炎中的肠-皮肤轴
近年来,多项前瞻性队列利用“特应性疾病进程”或“过敏性疾病进程”来探究从婴儿早期特应性皮炎开始向其他过敏性疾病(如食物过敏、哮喘和过敏性鼻炎)转化的过程。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陶爱林及团队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过敏性模型和特应性皮炎临床样本,发现循环系统中的线粒体DNA及琥珀酸在特应性疾病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总之,该研究为临床上特应性进行性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关注。
琥珀酸
过敏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皮肤轴
饮食-菌群-免疫互作
张烜+刘志华:高纤维饮食+特定肠菌,可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模型动物中,都存在肠道菌群的改变。其中,Prevotella copri被发现在RA中富集。这种菌编码特定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能有效分解、利用饮食中的纤维和多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烜团队与清华大学刘志华团队合作,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最新研究,在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小鼠中,揭示了源自RA患者的一个P. copri菌株如何与高纤维饮食协同作用加剧RA。总之,该研究强调了在评估饮食干预对RA的影响时,一定要考虑肠道菌群失调的具体情况,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饮食-菌群-免疫互作
肠道菌群失调
类风湿性关节炎
高纤维饮食
自身免疫疾病
肠道缺血/再灌注
刘克玄+李偲:琥珀酸或是预防肠源性肺损伤的新靶点
肠道缺血/再灌注(I/R)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情况,其引发的急性肺损伤(ALI)是导致肠道I/R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及其产物可影响许多肺部疾病中免疫系统的功能,已知肠道菌群来源的琥珀酸可外周组织中发挥促炎作用,但琥珀酸是否可影响肠道I/R导致的ALI尚不清楚。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和李偲及其团队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发表文章,发现肠道菌群来源的琥珀酸通过其受体SUCNR1促进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加重肠道I/R诱导的肺损伤,表明琥珀酸是危重患者肠道相关肺损伤防治的新靶点。
肠道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琥珀酸
肠道菌群
菌群代谢产物
肥胖
一种肠菌可清除琥珀酸,或能改善肥胖者的血糖和炎症
琥珀酸是宿主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多功能信号代谢物,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1结合发挥类似于激素和信号分子的作用,影响肥胖、非酒精性肝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循环琥珀酸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与许多并发症有关,近期发表于Microbiome的一项研究揭示了Odoribacter laneus可能作为一种有希望的益生菌,可以消耗琥珀酸并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肥胖相关炎症。
肥胖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琥珀酸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琥珀酸
郑乐民+汪道文:琥珀酸或是主动脉瘤和夹层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主动脉瘤和夹层(AAD)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高危心血管疾病。巨噬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琥珀酸可引起巨噬细胞的炎症变化。北京大学郑乐民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汪道文团队合作,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研究,首次报道了琥珀酸可作为AAD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在小鼠模型中证实了琥珀酸能加重AAD进展,细致揭示了巨噬细胞内的琥珀酸生成通路,为AAD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线索。值得注意的是,肠道菌群也是生成琥珀酸的重要来源,肠道菌群与琥珀酸和AAD的关联值得探索。
琥珀酸
心血管
巨噬细胞
肠道寄生虫
Cell:肠道蠕虫如何为神经病毒“打开后门”?
肠道蠕虫感染可调节宿主对粘膜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但其对系统性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尚不确定。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肠道蠕虫共感染时,感染嗜神经性黄病毒西尼罗河病毒(WNV)可引起更严重的宿主疾病表型。肠道中的Tuft细胞和IL-4信号在其中起介导作用,引起肠上皮屏障损伤,导致肠道细菌易位,从而削弱了针对WNV的CD8+ T细胞免疫,最终导致WNV对神经系统感染的增加和小鼠死亡率的升高。
肠道寄生虫
黄病毒
2型免疫反应
tuft细胞
琥珀酸
含糖饮料
婴儿肠道菌群+尿液代谢物研究告诉你,为何孕期不宜喝含糖饮料!
孕期摄入较多的含糖饮料可能增加后代婴儿的肥胖风险已成为共识,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发现,孕期含糖饮料的摄入或许通过改变婴儿肠道菌群结构及尿液代谢组,从而增加肥胖风险。
含糖饮料
研究论文
孕妇
肠道菌群
尿代谢组学
体重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产物与体重的关联
青岛大学李铎教授与团队在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正常体重、超重及体重不足者的肠道菌群、肠道代谢产物、心血管风险因子及炎症标志物等指标,发现肠道中的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琥珀酸的水平与体重呈正相关,而延胡索酸及苹果酸的水平与一些心血管风险因子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另外,体重与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而非肠道菌群的组成)相关。
体重
overweight
Underweight
Gut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s
单细胞基因组
单细胞基因组测序解密利用膳食纤维的未培养菌
文章利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SAG-gel)分离并检测了响应膳食纤维干预的菌群,并可据此对其功能进行推断分析。这项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密未培养菌的功能特点,助力膳食-菌群-代谢性疾病研究。
单细胞基因组
饮食-菌群互作
菊粉
肠道菌群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琥珀酸
琥珀酸:我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本文是一篇关于宿主和菌群“交流”信号--琥珀酸的综述,介绍了琥珀酸的多种功能、来源和其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琥珀酸与炎症和疾病相关,是毒性因子的,但近期研究发现琥珀酸作为肠道菌群产物也可保护人体肠道健康,如保护新生儿肠道不受腹泻致病菌定植。尽管已有益生菌产琥珀酸促进实验鼠血糖水平改善,但其效果可被其它菌株的共同定植限制。琥珀酸是敌是友暂时无法轻易判断,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应建立在对其功能和作用机理深度了解的情况下进行。
琥珀酸
肠道菌群
succinate
microbiota
Metabolism
代谢紊乱
刘宏伟+刘双江:狄氏副拟杆菌改善小鼠肥胖和代谢障碍
Cell Reports刚刚发表了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宏伟和刘双江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揭示了肠道共生菌狄氏副拟杆菌(PD)通过影响肠道胆汁酸代谢和生成琥珀酸,改善小鼠肥胖和糖脂代谢的机制,表明PD具有成为益生菌的潜质。该研究不仅加深了对肠道共生菌生理作用及机制的理解,还首次证明了琥珀酸是肠道糖异生通路限速酶——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的天然配体和激动剂,提示靶向FBPase的激动剂是降糖药物研发的新思路。
代谢紊乱
狄氏副拟杆菌
狄氏副拟杆菌
代谢紊乱
果糖-1,6-二磷酸酶
克罗恩病
琥珀酸受体或是治疗IBD的新靶点
琥珀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在代谢和免疫中都有重要作用。Mucosal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琥珀酸及其受体SUCNR1也参与克罗恩病的发生发展,与其促炎和促成纤维细胞活化作用有关,为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新的潜在药物靶点。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琥珀酸受体
SUCNR1
琥珀酸
肥胖
Nature:琥珀酸促进卡路里消耗
琥珀酸是TCA循环中的代谢产物。Mills团队发表于Nature的研究(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47163372)显示,在实验鼠中琥珀酸通过提高褐色脂肪的卡路里消耗和产热,能有效阻止肥胖的发生,对肥胖症的防控具有突出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探讨脂肪酸促进卡路里消耗的可能机理,对研究哺乳动物代谢、肥胖控制等都具有参考价值,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肥胖
琥珀酸
褐色脂肪
succinate
Obesity
琥珀酸
Nature:琥珀酸让脂肪产热,或能帮助减肥
褐色和米色脂肪的产热作用有利于代谢健康,Nature本周上线的最新研究,表明琥珀酸是脂肪产热的关键分子,给小鼠注射或口服补充琥珀酸,可快速激活褐色脂肪的产热作用,从而抵抗饮食诱导的肥胖和代谢问题。这些发现为治疗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琥珀酸
褐色脂肪组织
脂肪产热
肥胖
代谢
2型免疫应答
Immunity:肠道寄生虫如何引起2型免疫应答
近期多篇关于肠道簇细胞和2型免疫应答的研究在高分期刊发表(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93251721)(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81283157),Immunity发表的一篇观点评论文章,对三项相关研究的发现进行综合和小结,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2型免疫应答
琥珀酸
簇细胞
succinate
Eugene Chang
琥珀酸
Immunity:微生物生成的琥珀酸,引起肠道免疫应答
簇细胞被认为是免疫系统在多个组织中的“侦察兵”,Immunit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小肠中的簇细胞可感知微生物代谢的琥珀酸,从而诱导2型免疫应答。可以与此前Cell发表的相关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81283157)搭配阅读。
琥珀酸
小肠
簇细胞
2型免疫反应
2型天然淋巴细胞
宿主-寄生虫互作
Cell:真核寄生虫与肠道间的“双赢”互作
肠道中的共生微生物不仅有细菌,还有原生生物和肠道蠕虫等真核生物寄生虫。近年研究表明,这些致病共生微生物与肠道间存在复杂互作,也有其有益的一面。Cell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共生原生生物三毛滴虫可利用膳食纤维产生琥珀酸,后者激活小肠的簇细胞-ILC2回路,驱动小肠发生适应性重构,促进宿主与这些微生物的共生,并使宿主产生伴随免疫,抵抗后续寄生虫感染,为微生物与宿主带来双赢局面。
宿主-寄生虫互作
簇细胞
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
琥珀酸
三毛滴虫
糖稳态
白蘑菇或能作为益生元改善糖稳态
白蘑菇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β-葡聚糖(增强免疫力)、膳食纤维、麦角硫因(抗氧化剂)和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近期发表一项小鼠研究,表明向饲料中添加1%的白蘑菇成分(大约相当于人每天吃2两),可改变肠道菌群,促进丙酸和琥珀酸产生,从而改善糖稳态。
mushroom
succinate
Propionate
microbiota
intestinal gluconeogenesis
短链脂肪酸
两种戊酸酯对高脂饮食大鼠的影响
短链脂肪酸(SCFA)被认为有抗炎症作用,有助于预防代谢疾病。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近期发表一项动物研究,分析了两种戊酸酯对高脂饮食大鼠的菌群及其在不同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的影响。
短链脂肪酸
盲肠菌群
乙酸
琥珀酸
戊酸
琥珀酸
Cell子刊:琥珀酸激活NSC的抗神经炎症作用
移植神经干细胞(NSC)可缓解慢性神经炎症、促进病灶修复。然而人类神经干细胞难以获取和质控,限制了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上周Cell Stem Cell[IF:23.394]上线了由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合作主导的研究,使用体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iNSC),可有效缓解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的神经炎症,并发现疾病中的炎性代谢物琥珀酸可激活NSC的抗炎症作用。该研究为使用干细胞治疗相关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打下基础,值得关注。
琥珀酸
慢性神经炎症
神经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