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Obesity
文章数:266篇
肥胖
Cell子刊:生命早期菌群的一种代谢物,助力预防肥胖
生命早期菌群保护儿童免受肥胖环境因素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这篇文章,研究生命早期菌群失调如何促进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发现微生物代谢物苯乳酸(PLA)可激活小肠上皮中的保护途径,调节肠道脂质代谢并预防生命早期与抗生素相关的肥胖。
肥胖
brain fibroblasts
arachnoid barrier
leptomeninges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益生菌
益生菌对超重/肥胖个体的影响(综述)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性综述,总结了3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在30%的研究中,益生菌可显著降低体重及BMI;在50%的研究中,益生菌可显著降低腰围及总脂肪量。
益生菌
probiotics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Obesity
overweight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在预防肥胖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综述)
肥胖是很多慢性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主要风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膳食纤维对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有缓解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膳食纤维的摄入对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的预防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值得相关人士学习。
膳食纤维
肥胖
dietary fiber
Obesity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益生菌
益生菌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的影响(综述)
肥胖常有合并症,包括认知功能受损,同时通常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改变微生物群组成可能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影响认知、焦虑或抑郁。近期发表于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的一篇系统综述评估了已发表的关于益生菌干预在减轻肥胖或高脂饮食相关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方面的有效性的结果。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发现了益生菌的有效性,特别是乳杆菌属,但不同益生菌种类效果存在差异,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来确定何种益生菌以及剂量的效果更好。
益生菌
anxiety
cognition
depression
Gut microbiota
脂代谢
刘平生团队: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诱导线虫脂滴膨大的机制
饮食和共生细菌可以对后生动物的脂质代谢产生重大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群在动物肥胖和相关健康疾病中起作用,但细菌影响宿主体内脂质储存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减少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通常选择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研究种间相互作用的模式生物。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刘平生团队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条件致病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ltophilia)可诱导秀丽隐杆线虫脂滴膨大,并对其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探究,表明秀丽隐杆线虫可以作为研究肠道菌群介导的人类肥胖的模式生物,对预防人类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脂代谢
秀丽隐杆线虫
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肠道菌群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益生菌
山西医科大学:嗜酸乳杆菌调菌群护肠道,改善小鼠肥胖
近期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康永波和樊卫平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发表的一项动物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通过其抗炎特性、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通透性,可能成为改善肥胖和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的益生菌的良好候选。
益生菌
Endotoxemia
Gut microbiota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丁酸盐
印遇龙、江青艳等:丁酸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综述)
丁酸属于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一种主要的代谢产物,在肠道菌群对宿主能量稳态的调控中有重要介导作用。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近期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江青艳与团队的综述,从丁酸的产生、吸收、代谢,到其对宿主的代谢调控作用和机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总结,推荐专业人士学习和研读。
丁酸盐
能量代谢
综述
基础研究
Butyrate
灵芝多糖
浙江中医药大学:灵芝多糖调节菌群以抑制小鼠的食源性肥胖
灵芝被发现具有抗肥胖作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兴亚团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高脂血症及炎症。
灵芝多糖
破壁灵芝孢子粉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美国胃肠病协会最新临床实践: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缓解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肝硬化、肝细胞癌、实体器官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导致大量卫生保健资源的使用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降低。改变生活方式以实现体重减轻仍然是NAFLD患者的一线干预措施。近期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专家评论,对NAFLD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提出了10条循证性最佳实践建议声明,以解决临床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fatty liver
Steatohepatitis
NASH
weight loss
食源性肥胖
肠道菌群并非食源性肥胖的不可或缺因素
先前研究发现,无菌小鼠比正常小鼠更瘦,且表现出食源性肥胖的抗性,提示肠道菌群与肥胖及代谢疾病的因果关联。Acta Physiologica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喂食西式饮食的情况下,无菌小鼠与正常小鼠同样可发展出肥胖、糖耐受受损、肝脏脂肪变性及脂肪组织炎症,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并非食源性肥胖发生的必需因素。
食源性肥胖
Diabetes
Diet
germ‐free mice
Metabolic syndrome
α-亚麻酸
云南农业大学:α-亚麻酸可能通过调节菌群改善小鼠的代谢稳态
云南农业大学的盛军、田洋及董文明与团队,在mSystem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口服α-亚麻酸对高脂饮食喂养小鼠的多组织代谢稳态的调控,包括对体重、脂肪积聚、糖代谢、脂代谢、内毒素血症及炎症等的改善作用,而这些作用可能由α-亚麻酸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所介导。
α-亚麻酸
α-linolenic acid
microbiota
homeostasi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巨噬细胞
CRIg+巨噬细胞抑制肠道细菌DNA诱导的组织炎症及胰岛素抵抗
肝脏CRIg+巨噬细胞在循环细菌及其产物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肥胖小鼠中,高脂饮食喂养显著减少了肝脏CRIg+巨噬细胞,导致含有肠道菌群DNA的胞外囊泡易位,使细菌DNA在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富集,从而诱导组织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在肥胖患者的肝脏中,也可观察到细菌DNA水平的增加。
巨噬细胞
microbial DNA
extracellular vesicle
Obesity
tissue inflammation
肥胖
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的调节作用(综述)
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和某些癌症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减肥药物疗法作为辅助治疗越来越受欢迎。然而,现有的药物疗法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效果较差而受到限制。多年来,天然产物一直是药物研发中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其中,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和促进健康的作用。发表在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上的一篇综述文章,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的调节作用及其预防或治疗肥胖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强调了未来药理应用的新前景。
肥胖
黄酮类化合物
antiobesity mechanisms
drug discovery
flavonoids
黑色素瘤
果糖帮助黑色素瘤抵抗免疫治疗
最新发表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的研究揭示了膳食果糖是肿瘤免疫逃避的驱动因素,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是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机制,是联合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分子靶点。
黑色素瘤
Obesity
T cells
immunotherapy
fructose
胆汁酸
傅静远等:遗传和菌群与肥胖者的胆汁酸的关系
人体内有很多种胆汁酸(BA)及其相关分子,其中一部分是由菌群代谢产生的。这些BA能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并且与肥胖相关疾病(如脂肪肝和高血脂)有关。Cell Reports近期发表了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在肥胖患者中鉴定出大量的BA-遗传和BA-菌群关联,揭示了BA与肝脏脂肪和脂质代谢物的关系。这些发现强调了菌群对人体BA库的潜在重要调控作用,并为靶向菌群以及BA代谢过程和信号通路治疗肥胖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胆汁酸
bile acids
Genetics
gut microbiome
Liver
肠-脑轴
Cell子刊:肥胖可通过菌群损伤记忆
近期研究表明,学习和记忆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存在关联。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探索了肠道菌群与记忆功能的关系,以及肥胖带来的影响,表明肠道菌群对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作用,可能对记忆功能有重要影响。
肠-脑轴
记忆
cognition
Memory
Microbiome
疼痛
菌群干预或能改善肥胖相关神经疼痛
肥胖患者易受慢性疼痛困扰,PNAS近期发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产生的丁酸或能通过调节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基因表达和免疫细胞炎症表型等机制,改善肥胖相关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和神经疼痛。
疼痛
Obesity
Neuropathy
Microbiome
肠道菌群
胃袖状切除术
胃袖状切除术对肠激素的影响:系统性综述和整合分析
Annals of Surgery的这篇综述是目前唯一对减重手术--袖状胃切除术(SG)前后4种肠道激素变化进行整合性分析的文章。目前对RYGB手术术后激素水平变化研究较多,而对另一种常见的手术SG研究较少。本篇综述本着筛选关于人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和观察性研究进行整合性分析,但RCT研究数量少,未来需更多研究投入。
胃袖状切除术
肠道激素
Bariatric surgery
ghrelin
GIP
认知损伤
国内外团队合作:β-葡聚糖通过肠脑轴改善肥胖小鼠认知功能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黄旭枫、徐州医科大学郑葵阳和于英华与团队,近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发现长期补充β葡聚糖可改变肠道菌群组成,缓解肥胖诱导的认知损伤,且肠道菌群的改变发生在认知改善之前,证明了肠道菌群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
认知损伤
cognition
Gut microbiota
gut-brain axis
β-glucan
肥胖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与内脏脂肪的密切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包玉倩、Haoyong Yu与团队,近期在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了多种肥胖参数与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关系,其中内脏脂肪与菌群的关联最强。
肥胖
gut microbiome
Obesity
Visceral fat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代谢疾病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影响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表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基因的cg00574958 DNA甲基化位点与代谢性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有关。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诱导CPT1A甲基化而降低代谢性疾病风险,而脂肪摄入抑制CPT1A甲基化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代谢疾病
CPT1A
epigenetics
carbohydrate and fat intake
Obesity
减肥
香港大学:三七皂苷通过菌群-脂肪互作,抵抗肥胖
香港大学Yibin Feng团队研究成果。文章结合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研究在三七总皂苷(PNS)的干预下,菌群-脂肪互作过程中瘦素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NS通过促进脂肪生热和白色脂肪褐化,发挥抗肥胖作用,与瘦素-AMPKα/STAT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减肥
Gut microbiota
Obesity
White adipocyte
Beige cell
菜籽油
补充菜籽油可缓解肥胖男性的脂肪肝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对27名肥胖男性进行8周的饮食干预,发现相比于摄入橄榄油,摄入富含α亚麻酸的菜籽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脏脂代谢,表现为患者肝内脂肪含量及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显著降低。
菜籽油
hepatic steatosis
Obesity
olive oil
rapeseed oil
糖尿病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或催化了肥胖向糖尿病发展的过程
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战丽彬团队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Xiaoguang Lu的合作研究,近期在Aging发表。该研究通过大鼠模型的粪菌移植试验,研究了菌群对肥胖大鼠对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影响和机制。
糖尿病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leptin receptor
超加工食品
超11万人数据揭示,超加工食品或增加超重/肥胖风险
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1万名法国成人进行4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BMI的增加及超重/肥胖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一些国家的公共卫生部门已开始建议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
超加工食品
ultra-processed food
overweight
Obesity
超重/肥胖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ED)患者的药物治疗(综述)
随着进食障碍(EDs)的患病率增加,其有效的药物治疗受到广泛关注。ED患者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对于ED、共病性精神健康问题、营养不良以及由此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的用药,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综述对ED药物治疗的病理生理、心理、精神、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概述与ED相关的精神健康问题,营养不良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推荐精神病学、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仔细阅读。
进食障碍
药物治疗学
精神卫生
Anorexia nervosa
Bulimia nervosa
粪菌移植
自体粪菌移植可维持特定饮食干预的减重效果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90名中心型肥胖或血脂异常患者随机接受6个月的3种不同的饮食干预:健康饮食指南、地中海饮食、绿色地中海饮食(多摄入绿色植物及多酚)。干预结束后,将患者自己的粪菌制成胶囊用于随后的粪菌移植试验。干预结束2个月后,患者分别摄入自体粪菌胶囊或安慰剂,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发现,仅在绿色地中海饮食组中,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变患者的菌群组成,且自体粪菌移植可显著抑制体重、腰围及胰岛素水平的反弹。
粪菌移植
Autologous FMT
Obesity
weight regain after diet
Diabetes
胰岛素清除
高脂饮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损伤小鼠的胰岛素清除能力
胰岛素分泌增加及胰岛素清除减少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中的胰岛素清除调控机制尚未明确。Molecular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可通过诱导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以损伤胰岛素清除能力。
胰岛素清除
Diabetes
Glucose
Insulin
microbiota
肠内分泌L细胞
Cell子刊:肠腔信号如何调控肠内分泌L细胞分化?
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揭示出肠道上皮细胞的O-GlcNAc修饰信号对微生物来源的短链脂肪酸较为敏感,进而控制肠道内分泌细胞的谱系分化和功能,调控系统性能量和血糖代谢。
肠内分泌L细胞
O-GlcNAc
L cells
GLP-1
Obesity
精准营养
精准营养中的“虚拟数字双胞胎”(观点)
营养之于身体健康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涉及基因、表观遗传、免疫、代谢、菌群和行为等。虚拟数字双胞胎(“Virtual Digital Twins”)将整合上述所有信息,试图制造一个个体副本,以通过对组学数据等电子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给出营养和健康相关建议。
精准营养
Nutrition
Obesity
nutrigenetics
immun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