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代谢疾病
文章数:61篇
代谢疾病
饮食干预可改善代谢疾病患者的抑郁
有代谢疾病的人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更高。Advances in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包括低热量饮食在内的饮食干预措施可以在代谢疾病患者的抑郁症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代谢疾病
焦虑及抑郁
饮食干预
dietary interventions
metabolic conditions
坚果
坚果摄入有益于健康
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伞状综述,总结了89项荟萃分析的结果,摄入坚果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癌症死亡风险、全因死亡风险、呼吸道疾病死亡风险、感染性疾病死亡风险及糖尿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坚果
Nu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ncers
Diabetes mellitus
燕麦
Nature:燕麦基因组为健康谷物提供新见解
燕麦为禾本科植物,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栽培燕麦是一种异源六倍体,大约3000多年前被驯化。目前,由于燕麦缺乏完整注释的参考基因组,进而阻碍了对其进化历史和功能基因动力学的研究。近日,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最新研究,使用PacBio CLR测序数据组装了燕麦的基因组,揭示了燕麦基因组的镶嵌结构。通过与人类健康和营养相关基因分析,发现燕麦可减少乳糜泻和身体炎症、对糖尿病和代谢疾病有积极作用,这些结果增加了燕麦能加入无麸质食物清单的证据。总之,该研究加深了对燕麦生物学的理解,也加速了未来对燕麦辅助育种和数量性状的研究
燕麦
基因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糖尿病
代谢疾病
陈思凡等Cell子刊突破:激活ACE2酶活性或能改善新冠代谢并发症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引发严重的代谢并发症,累及肝、肾和心血管等组织器官,然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上周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思凡研究员和严励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梓伦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邓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新突破。他们首次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受体)通路下调是新冠肺炎代谢并发症的关键,并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出ACE2的酶活性激动剂,在小鼠中证实这些化合物能改善高脂饲喂或新冠感染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并能抑制病毒对细胞的入侵。这些发现为治疗新冠肺炎及其代谢并发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候选药物。
代谢疾病
新冠肺炎
代谢并发症
ACE2
酶活性激动剂
代谢稳态
Nature子刊:肠源性生长激素抑制素调控机体代谢稳态
生物体生存需要实现体内能量平衡稳态,这涉及到营养感知、能量代谢、营养摄入以及能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等多个复杂的过程。由营养介导而释放激素是调控能量稳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探究体内营养感知,进而调控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以达到能量稳态的激素网络对于理解人类代谢紊乱和开发未来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也是系统能量稳态的中心协调者。然而,目前人们对于肠源性激素影响代谢和行为反应的理解还不深入。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传统模式生物果蝇在肠源性激素调控能量代谢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发现,果蝇肠道分泌细胞可通过TOR通路感知营养胁迫,分泌抑咽侧体神经肽C(果蝇同源的生长激素抑制素),进而诱导胰高血糖素样脂肪动力激素的分泌,协调食物摄入和能量动员。抑咽侧体神经肽C或其受体缺失会抑制禁食期糖和脂质动员,发生低血糖。该研究成果对理解代谢疾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科学依据。
代谢稳态
肠源性激素
生长激素抑制素
抑咽侧体神经肽C(AstC)
肠内分泌细胞
生酮饮食
秦环龙+蔚青:生酮饮食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机制(综述)
生酮饮食 (KD) 是一种高脂肪、充足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案,它模拟可诱导酮体生成等代谢改变的禁食状态。KD已被确立为一种成功的治疗顽固性癫痫的饮食方法,并且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引起了研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KD对除癫痫以外的各种疾病具有治疗潜力,从肥胖到恶性肿瘤。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秦环龙和蔚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的一篇综述总结了 KD 在不同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和临床证据,并讨论了可能的作用机制。有趣的是,本综述在Introduction出现了中文“病从口入”和“晋”,也许这也是中华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的一种表现。最后值得提醒的是,生酮饮食还有很多科学问题尚未得到解答,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生酮饮食
代谢疾病
神经疾病
肿瘤
综述
肠道菌群
Cell子刊:从生物能的视角,审视肠道菌群与慢性代谢疾病的关系(综述)
Cell Reports的这篇综述,跳出了单个微生物的丰度和功能通路的视角,从菌群整体的生物能角度,重新审视了疾病相关的“菌群失调”这一概念,探讨了几个关键的菌群生物能组分及其在菌群相关代谢疾病中的作用。
肠道菌群
生物能
宿主-菌群互作
代谢疾病
果糖
Cell子刊:小心果糖的“甜蜜”危害(观点)
果糖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近期发表于Cell Metabolism的一篇观点性论文总结了果糖生物学和病理学的最新研究,探讨防治高果糖摄入相关疾病的新机遇。
果糖
肠-肝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代谢疾病
炎症
孕期饮食质量
妈妈孕期吃得好,后代儿子更健康
本研究通过队列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孕期母亲饮食质量更高者,男性后代在血糖、胰岛素等指标上具有更好的趋势。但是这种规律未在女性后代中观察到,具体的原因不详,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提示孕期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孕期饮食质量
研究论文
后代儿童
代谢疾病
肥胖
同济大学Nature子刊:肠道MYC转录因子或是防控肥胖的新靶标
MYC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转录因子,特别是在控制细胞增殖方面。近期同济大学刘维薇团队和国外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抑制肠道MYC或可改善某些代谢性疾病。
肥胖
Myc
代谢疾病
神经酰胺
纳米医学
上海交大:帮助控糖的新型口服纳米复合物
吃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引发多种代谢疾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等。上海交通大学张诗宜团队近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重要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可口服的纳米复合物,能够吸收所有类型的糖类,从而帮助减少糖类在肠内的吸收、控制餐后血糖,或能用于管理与膳食碳水化合物相关的代谢疾病。
纳米医学
膳食碳水化合物
代谢疾病
糖
纳米复合材料
昼夜节律
Cell子刊:详解昼夜节律-共生菌群-代谢稳态互作网络(综述)
人体的生物钟和宿主-共生微生物互作关系,都是机体新陈代谢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重要调节模式,两者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对神经、代谢、免疫、消化等系统的协同调节模式。Cell Metabolism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阐释了生物钟、肠道微生态和宿主代谢系统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及其对肥胖和代谢稳态的影响,强调了饮食节律对代谢疾病治疗、宿主-微生态互作研究的显著影响,对于指导相关领域的研究、科研转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昼夜节律
代谢稳态
宿主-细菌互作
综述
饮食
法尼醇X受体(FXR)
Nature Reviews:FXR在代谢疾病和胃肠/肝癌中的作用(综述)
法尼醇X受体(FXR)是一种胆汁酸(BA)受体,被特定BA代谢物激活后发挥转录因子作用,参与调控BA的合成和肠肝循环,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在结直肠癌和肝癌等癌症中也有潜在作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文章,总结了FXR在代谢性疾病以及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潜在的靶向药物进行了探讨。
法尼醇X受体(FXR)
代谢疾病
结直肠癌
肝癌
胆汁酸
细胞衰老
Nature子刊:营养过剩促进脂肪细胞衰老,加剧代谢疾病
已有研究表明,代谢性疾病可能和细胞衰老相关,然而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Nature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揭示,营养过剩可导致干细胞过度分化与端粒磨损,易诱发脂肪细胞的过度衰老,并在那些有代谢紊乱史且对肥胖治疗有抵抗的患者中观察到更短的端粒,该研究近一步建立并证实了衰老、肥胖、端粒长度与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
细胞衰老
代谢疾病
脂肪祖细胞
端粒
高脂饮食
胆汁酸
贾伟+郑晓皎:靶向胆汁酸合成的替代途径,或是治疗代谢疾病新思路(综述)
胆汁酸(BA)对机体的代谢有重要影响。BA在肝脏内的合成有两条途径,其中经典途径产生12α-羟基化(12-OH)的初级BA(如:胆酸),而替代途径则产生非12-OH BA(如:鹅去氧胆酸)。调节BA合成及其组成从而调控BA信号,是治疗代谢疾病的新方向。Protein & Cell近期发表了香港浸会大学贾伟和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晓皎与团队的综述,总结了近期关于BA合成途径的新发现,重点讨论了BA合成的替代途径在治疗高血糖和脂肪肝病等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胆汁酸
胆汁酸合成
代谢疾病
肠道菌群
脂代谢
Nature:国内团队揭示餐后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途径
胆固醇过高等血脂紊乱,与多种代谢疾病密切相关。哺乳动物中,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在进食后增加,在禁食时受到抑制,但背后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Nature最新发表了武汉大学宋保亮团队的研究,揭示了mTORC1–USP20–HMGCR途径在餐后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关键作用,为治疗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脂代谢
lipids
metabolic disorders
胆固醇合成
代谢疾病
代谢调控
Cell:吃不胖还是一吃就胖?一个被进化选择的miRNA可能是“开关”
欧洲人中常见的长单倍型2q21.3包含乳糖酶基因,使得人在成年后依然能耐受牛奶中的乳糖,但这无法完全解释为何这一位点也与代谢性疾病存在关联。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该位点包含一个控制能量稳态的关键miRNA,该miRNA的表达能促进能量储存、减少消耗,有助于让生物体在食物短缺的饥荒中生存下来,但在营养过剩的当代社会中却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诸多代谢疾病。因此,靶向这一miRNA或是治疗代谢疾病的新方法。
代谢调控
miRNA
进化
代谢疾病
癌症
中南大学: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宿主免疫、代谢和肠外肿瘤(综述)
肠道微生物组中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对宿主病理生理等诸多方面具有复杂而广泛的影响。大规模测序和质谱的进展让人们更加了解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对肠道外癌症发生和进展的影响,以及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具有可塑性,基于微生物的干预(包括饮食调节、益生元和益生菌,以及粪便微生物移植)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来自中南大学的陶永光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有关肠道微生物组参与宿主免疫和代谢的最新证据、微生物对癌症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组的策略。
癌症
综述
肠道微生物
代谢产物
宿主免疫
代谢疾病
肠道菌群改变引发雄激素缺乏诱导的代谢疾病恶化,或可导致早死?
肠道菌群与代谢间的平衡密不可分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性激素影响。年轻男性肠道菌群α-多样性低于女性,更易肥胖。而此前的研究显示高脂饮食(HFD)可造成去势或雄激素受体敲除(ARKO)小鼠肌少性肥胖、高血糖、脂肪肝甚至寿命缩短,病程可由抗生素治疗逆转。本文进一步讨论代谢疾病引发的肠道菌群紊乱与雄性激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应对手段。
代谢疾病
肠道菌群
寿命
雄激素
肌少性肥胖
代谢疾病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影响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表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基因的cg00574958 DNA甲基化位点与代谢性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有关。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诱导CPT1A甲基化而降低代谢性疾病风险,而脂肪摄入抑制CPT1A甲基化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代谢疾病
CPT1A
epigenetics
carbohydrate and fat intake
Obesity
代谢疾病
一文+一图读懂:肠道菌群在人体代谢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重磅综述)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Oluf Pedersen团队的一篇重磅综述,总结了与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变化特征,以及菌群代谢和衍生物参与驱动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并探讨了以菌群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和未来的研究转化方向等内容。我们特别将文章中的图片编译为一图读懂,希望能帮助你涨知识。
代谢疾病
肠道菌群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胎儿酒精谱系障碍
孕期饮酒使不得,后代健康影响很长久
胎儿酒精谱系障碍并不被大众所熟知,其是指由于孕期酒精暴露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的总称,涵盖了胎儿酒精综合症、酒精相关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酒精相关出生缺陷等。它是目前已知的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首先通过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而后通过斑马鱼动物模型,证明了孕期酒精暴露会使后代在成年期增加各种代谢综合症的患病风险。足以见得孕期酒精暴露的影响深远。
胎儿酒精谱系障碍
孕妇
代谢疾病
2型糖尿病
斑马鱼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大麻及其衍生物对健康和疾病中胃肠道和肝脏功能的影响(综述)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由大麻素受体及其配体及调节其合成分解的酶组成,可通过调节免疫耐受、胃肠动力、内脏疼痛和炎症来维持肠道内环境平衡。大麻中含有大麻素等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可以激活ECS并影响胃肠道功能和能量代谢。在过去十年中,医用和娱乐性大麻使用量增加,大麻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也逐渐增多。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总结了大麻及其衍生物对健康和疾病中胃肠道和肝脏功能的影响,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流行病学研究与动物及人体研究的结论出现的矛盾。虽然大麻的应用对某些疾病产生有益效果,对其潜在的副作用仍要警惕。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CHS
NAFLD
drug
THC
因果关系
Cell子刊:从关联性到因果性,肠道菌群及其功能产物在宿主代谢中的作用(综述)
Molecular Cell的这篇综述介绍了关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疾病间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目前最直接最常用的证明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粪菌移植,大量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了菌群与代谢症状间的因果关系,而人体实验数量非常有限。作者进而提出更为安全的新疗法--胶囊运输,但该方案仍处于初期。另外,作者强调了研究菌群代谢物的重要性,尤其是需要关注菌株代谢物。最后,关于新疗法,作者提出部分活性益生菌的安全性仍值得商榷,且效果并非十分明显,反而关注灭活菌株的成分可能是更有效的手段。
因果关系
肠道菌群功能产物
代谢疾病
Michelle Z L Kee
Michael J Meaney
社会经济地位
菌群研究应考虑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差异
目前关于微生物组的分子学研究如火如荼,而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的这篇综述从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民族的角度讨论了微生物组研究与代谢疾病间的关系,强调了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民族均可以作为有效的协变量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另外本综述也指出了现阶段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学缺陷,对未来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有指导性的意义,值得相关人士仔细阅读!
社会经济地位
种族差异
民族差异
微生物组
代谢疾病
代谢疾病
Nature子刊:IL-36调节肠道菌群,帮助小鼠抵抗肥胖和糖尿病
在肥胖和代谢疾病中,白介素(IL)-1家族是重要介导因子,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相反作用。IL-36家族细胞因子是IL-1的一个亚家族,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IL-36通路的活化对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功能紊乱具有保护性作用,与IL-36促进肠道菌群中的Akk菌生长有关,为防治代谢疾病带来新启示。
代谢疾病
Bacterial host response
Interleukins
Mucosal immunology
Obesity
肠道菌群干预
Lancet子刊:重塑肠道菌群,解决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问题(评论)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的一篇评论短文,对上个月发表的两项重磅菌群干预研究进行解读(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35071826)(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35372417),认为补充特定微生物和膳食干预等菌群导向的干预方法,在改善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相关的健康问题上,具有转化应用前景。
肠道菌群干预
代谢疾病
营养不良
Matilda van den Bosch
Ingrid Jarvis
代谢疾病
Cell子刊:区分与肥胖和糖尿病相关的肠道菌群特征
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德国队列中通过对比健康瘦子与健康胖子、健康胖子与糖尿病胖子的肠道菌群,找出了与肥胖和糖尿病单独相关的菌群变化特征,发现肥胖与菌群变化显著相关,而2型糖尿病与菌群变化的关联则较弱,此外,用药和膳食补充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菌群的变化。
代谢疾病
肥胖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膳食补充剂
脂肪组织巨噬细胞
Cell:脂肪组织中的一类抗肥胖免疫细胞
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与代谢疾病有密切关联。《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发现了脂肪组织中的一类具有代谢保护作用的免疫细胞——脂质相关巨噬细胞,有助于抵抗脂肪细胞肥大、炎症和代谢紊乱。脂质受体Trem2是巨噬细胞感知胞外脂质的主要感受器,可在代谢失衡时驱动保护性的组织免疫细胞应答,因而Trem2或许可作为代谢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脂肪组织巨噬细胞
single-cell genomics
IMMUNOLOGY
Metabolism
Macrophages
Milestones in human microbiota research
Nature人体菌群研究里程碑:人体代谢中的饮食-菌群互作
肠道菌群可以代谢饮食成分,饮食反过来也影响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是否存在代谢疾病的特征菌群?饮食如何改变菌群?菌群-饮食互作如何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将帮助人们开发有针对性的菌群干预方法,来预防和改善代谢疾病。
Milestones in human microbiota research
人体菌群
饮食
肠道菌群
菌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