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糖
文章数:21篇
膳食成分
Nature子刊:膳食脂肪、糖和糖脂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代谢?
糖和脂肪对新陈代谢的影响是全球肥胖流行病 "碳水化合物与脂肪 "争论的核心。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利用营养几何学系统地研究了膳食脂肪与主要单糖(果糖和葡萄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身体组成和代谢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低脂肪含量的膳食中,与单纯摄入葡萄糖或果糖相比,摄入高果糖玉米糖浆会导致更高的食物和能量摄入量、体重和脂肪率。然而,随着脂肪摄入量的增加,糖对新陈代谢影响的特异性差异变得不那么明显,体重和脂肪的增加更为普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损害也更大。
膳食成分
膳食脂肪
糖
糖脂
雄性小鼠
进食调控
Nature Reviews:爱吃糖的渴求或许来自于肠道?(综述)
酸甜苦辣,是为人生四味;柴米油盐,方知生活不易。在众多味觉感受之中,甜味始终是受人喜爱的,可谓是老少皆宜。虽然甜味是通过舌头感知的,但对于吃糖的渴求却来自于肠道。近日,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发表最新综述,系统论述了上皮细胞感受到蔗糖及其产物的3种方式(味觉受体、葡糖糖转运体和ATP门控的钾离子通道),也阐明了肠-脑连接和交流主要依靠激素通路和神经通路,同时总结了糖偏好的中央环路,发现在糖被摄入前,视觉、嗅觉以及触觉信息就激活了中央进食环路,从而预测其进食的价值。总之,该研究强调了肠道感受器在糖感知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人们合理控制进食以及糖偏好行为提供了指导。正所谓“糖虽好,可不要贪恋”,大家需要多注意。
进食调控
糖
综述
基础研究
营养代谢
肠道菌群
Cell:饮食和菌群代谢物如何影响肠菌?从糖和丁酸的互作窥视冰山一角
肠道环境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比如饮食成分和代谢产物,都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这些物质如何塑造菌群,目前仍有很多未知。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糖和菌群代谢物丁酸对常见的肠道拟杆菌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表明,拟杆菌菌种/菌株的生长适性是一种基于糖和丁酸相互作用的涌现性质(emergent property),无法通过单一因素的作用来直接预测。拟杆菌对丁酸的抵抗/敏感性,与细菌在特定环境下(如可用糖的种类)的酰基辅酶A代谢状态有关,丁酰辅酶A的积累可能介导了丁酸对拟杆菌的毒性作用。在遗传层面,拟杆菌的酰基辅酶A酶的遗传变异,影响其对丁酸的抵抗能力。总之,该研究揭示了饮食和菌群代谢物对特定肠菌生长适性的复杂作用,强调了不能通过逐个研究单一因素再将其进行加和的方法来推断多因素共同作用对肠菌的影响。
肠道菌群
丁酸
饮食
糖
拟杆菌
肠内分泌细胞
Nature子刊:甜味剂≠糖,肠道如何知晓?
无热量的甜味剂或许能“欺骗”味蕾,却无法骗过我们的大脑。很多研究表明,人和动物都对天然糖(而非甜味剂)具有偏好性。Nature Neuroscience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十二指肠中的neuropod细胞(一种能与迷走神经直接形成神经突触的肠内分泌细胞)可“辨别”肠腔中的糖和甜味剂信号,并通过不同的神经递质,将二者的信号传递给迷走神经,从而驱动了小鼠对糖的偏好。
肠内分泌细胞
迷走神经
肠-脑轴
糖
甜味剂
膳食碳水化合物
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对胃肠健康的影响(综述)
膳食碳水化合物根据结构和性质差异可分为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和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蔗糖、乳糖和一些淀粉),后者可转化为单糖。 近期发表于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一篇综述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膳食碳水化合物及其过量摄入对肠道稳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学界和医学界对碳水化合物的兴趣越来越大,但其对健康个体肠道的直接影响仍然缺乏很好的描述。
膳食碳水化合物
糖
纳米医学
上海交大:帮助控糖的新型口服纳米复合物
吃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引发多种代谢疾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等。上海交通大学张诗宜团队近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重要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可口服的纳米复合物,能够吸收所有类型的糖类,从而帮助减少糖类在肠内的吸收、控制餐后血糖,或能用于管理与膳食碳水化合物相关的代谢疾病。
纳米医学
膳食碳水化合物
代谢疾病
糖
纳米复合材料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23.5万人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文章纳入23.5万多名欧洲血统的人,基于三大营养素和糖的摄入,以及机体体征特点,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营养素摄入与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显著相关。并且,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糖均对机体特点、相关慢性疾病等有正向或者反向相关性。尤其蛋白质的相对摄入与机体代谢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相关。由此可见膳食结构对健康的重要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Diseases
Genetics
膳食脂肪
膳食碳水化合物
糖
不同糖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是否一致?
Mayo Clinic Proceedings近期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探究了总糖(所有单糖和双糖的总和)、蔗糖、果糖和添加糖(所有加工食物、饮料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总和,不包括水果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分析发现,上述糖与CVD发病风险均不相关;但总糖、果糖和添加糖与CVD死亡风险呈非线性正相关。当总糖摄入>133克,果糖摄入>58克,添加糖摄入>65克时,CVD死亡风险开始增加。蔗糖与CVD死亡风险呈线性负相关(文中蔗糖的分析范围为<75克,不能过度解读为无限制高的蔗糖依旧与CVD风险呈负相关)。需注意的是,上述证据等级较低,需更多研究来探讨糖与CVD的关系。
糖
荟萃分析
营养
心血管疾病
肠脑轴
Science:加工食品如何影响肠脑信号和食物选择
现代加工食品在给人们带来美味和便利的同时,可能促进了肥胖和代谢疾病。Science本周发表的观点文章,介绍了大脑感知食物营养和热量(如脂肪和糖)的肠脑轴信号机制,及其在强化食物选择行为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加工食品对这些信号传输的潜在影响和后果,值得参考。
肠脑轴
神经
营养
热量
糖
进食行为
Cell子刊:果蝇中,糖如何促进进食?
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丝氨酸蛋白酶同系物家族是果蝇大脑中的神经调质,其成员Scarface的表达或相关神经元活化,可使饱足的果蝇吃得更多,该作用依赖于食物中糖的存在,可能是调节享乐性进食的机制。
进食行为
feeding behavior
macronutrient
Scarface
hedonic control
酸奶
酸奶虽好,但要警惕糖分过高
很多研究显示酸奶有益健康,但市面上很多酸奶产品的糖含量都不低。BMJ Open近期发表一项调查研究,分析了英国近1000种酸奶产品的营养成分,发现其中仅不到9%的产品符合低糖标准,含糖量高的问题在儿童酸奶中也很严重。这些发现对我国的酸奶产品现状,有一定参考意义。
酸奶
糖
营养成分
David E Cohen
Tibor I Krisko
肥胖
父母胖,孩子更爱吃高糖奶昔?
① 相比肥胖低危青少年,肥胖高危青少年的大脑对奶昔的血氧依赖性反应明显高于无味溶液。② 大脑尾状核、味觉和口服躯体感觉对高糖奶昔的反应高于无味溶液,而对高脂奶昔的反应无变化;对食物图像的反应与肥胖风险无关。③ 父母的体重状况,与其后代对美味,尤其是高糖食物的大脑纹状体、味觉和躯体感觉的反应相关。④ 理论上,父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其后代将来过度进食的风险。
肥胖
青少年
糖
Walter Smalley
Yngve Falck-Ytter
地中海饮食
喝茶健康,应重视饮用方法
① Mattioli等作者的研究发现,相比地中海饮食评分高的妇女,对地中海饮食的依从性较低的妇女餐中额外添加的蔗糖量较高;包括在茶、咖啡、饮料等食物中添加蔗糖。② 虽然咖啡在中国并不普及,但是茶是非常普及的传统饮品。③ 中国人极少在茶中添加蔗糖,所以茶的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呈负相关。④ 因此,对于饮茶有关的健康研究,应重视其饮用方法。⑤ 我们已经对文章最后一段做了更正和勘误说明。
地中海饮食
茶
咖啡
饮料
女性
咖啡
讨论:导致炎症的糖,来源是什么?
① 一项研究认为,饮料、茶、咖啡或谷物中的添加糖,与血糖和炎症标志物有关;而食物中的天然糖则与代谢指标无关。② 本文基于一项地中海饮食研究,贡献可供讨论的数据;共650名绝经前期女性参与。③ 坚持地中海饮食(低MED评分)的女性,ABI指数(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较低;但她们从茶等饮料中获得的糖含量较高。④ 高MED评分的女性中,水果中的游离糖摄入量较高;但水果也是其抗氧化剂的来源。⑤ 这部分人群较少摄入软饮料和能量饮料。
咖啡
茶
糖
炎症
Florencia McAllister
睡眠
【评论】吃糖多导致老年痴呆风险增加,或与睡不好相关
① Taylor的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增加老年人脑淀粉样蛋白(Aβ)负荷,降低认知;评论认为睡眠质量是介导因素。② 对NHANES试验中受试者的睡眠时间和膳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睡眠时间短者(≤6h/d)糖摄入量高;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使健康男性慢波睡眠(SWS)时间减少约15%,引起短暂且低质量的睡眠。③ 另一方面,主观睡眠质量不良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有关;老人脑脊液Aβ水平高与SWS时间少相关;睡眠时间短与Aβ负荷高相关。
睡眠
神经退行性疾病
糖
Margherita T Cantorna
Margherita T Cantorna
青春期
糖脂类食物——无法抵挡的诱惑
① 超美味食物令人愉悦,可以刺激进食,青少年尤易受到超美味食物的影响。② 这类食物通常糖、脂肪或两者含量都高,但是摄入量增加所基于的具体因素仍未知。③ 间歇性给予蔗糖-脂肪食物的雄性&雌性大鼠组比其他组消耗更多的蔗糖-脂肪类食物,第一周进食量显著增加;但蔗糖脂肪组大鼠普通食物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其他组。④ 蔗糖脂肪类食物消耗量的性别差异不显著。⑤ 青春期大鼠似乎对甜食具有生物易感性,需要在青少年中开展对膨化食品的类似调查。
青春期
暴食症
脂肪
糖
Adolescent
乳酸菌
功能乳酸菌降低发酵蔬果汁的含糖量
① 蔬菜和果汁类饮料相比于其它调配饮料,其中的糖含量控制更难控制,易增加糖尿病及肥胖等疾病风险。② 在果蔬汁中添加乳酸菌,可通过发酵减少糖含量。③ 我们采用明串珠菌#7-2,乳杆菌#4-2和肠炎链球菌8/11-3三种菌进行果蔬汁发酵;这些乳酸菌之前被报道具有先天免疫刺激活性。④ 结果表明,适当调整pH值后,乳酸菌可以正常繁殖到合适数量,降低糖含量,有益于人体健康。
乳酸菌
发酵
糖
发酵蔬果汁
Richard M Locksley
糖
点赞,甜味剂也能让大脑满足
① 超重和肥胖正在成为严重的全球健康威胁过量高能量的糖就是影响因素之一。② 为了减重,许多人都将高能量的糖换成了低能量的甜味剂。③ 糖通过影响能量需求和摄食行为对大脑的稳态平衡系统起作用,NPY和POMC通路就是其中的重要通路。④ 另一方面,糖通过影响愉悦和奖赏对大脑的享乐饮食行为起作用,主要影响的是多巴胺和阿片系统。⑤ 低能量甜味剂在大脑中的能量和甜味引发的反应是分开处理的,甜味独立于能量单独可引发奖励行为。
糖
甜味
Dopamine
Glucose
Low calorie sweeteners
糖
膳食糖如何影响进食行为?
① 文章强调了葡萄糖和果糖对新陈代谢和进食行为截然不同的影响。② 外周的葡萄糖和果糖感应可能会通过口腔或者肠道的甜味感受机制、肠道的葡萄糖感受机制影响进食行为。③ 葡萄糖可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影响大脑回馈区域以及进食行为;也可能通过外围神经输入,口腔或者小肠的甜味感受机制产生间接的影响;但是口服果糖的这种效应应该属于间接影响行为。④ 目前关于糖对新陈代谢的影响结果不一,生命模型的使用和反馈回路是关注点。
糖
肠脑轴
甜味
进食行为
Alexander C Ford
糖
为什么人们爱吃甜?
① 个体在口腔中检测或感受甜味的能力被认为是影响食物接受程度的因素之一,并且味觉在调节食物接受程度或/和能量摄入中也有关键作用。② 作为消化系统的看门人,味觉确保我们消耗必要的营养;甜味意味着碳水化合物或能量存在于食物中。③ 口腔和胃肠道都含有味觉感受细胞。舌头通过神经传导将甜味信号传到大脑,同时通过迷走神经将信号传到胃肠道。④ 胃肠道对味觉的感受信号传到与口腔是类似的,促进了相关激素的释放。
糖
甜味
Itamar Kozlovski
Reuven Agami
糖
为什么吃甜食让人觉得满足?
① 满足感和饱腹感是理解食欲和进食行为的核心概念。② 满足感在进食期间和何时终止进食行为进行调节;饱腹感在停止进食时开始,并且在饥饿来临之前阻止进食行为。③ 增强食物来源的满足感和饱腹感被认为是加强体重管理的方法;许多感官、认知、进食后、吸收后的因素都可能对抑制进食有作用。④ 甜味是对进食的感官刺激;有甜味的食品主要是通过它们的体积、营养素和能量含量来制造满足感和饱腹感。
糖
甜味
Hsin-Wen Chang
Wilson 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