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结直肠腺瘤
文章数:25篇
结直肠腺瘤
Lancet子刊:人工智能或有助于提高结肠镜下腺瘤检出率
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腺瘤检出率(ADR)是评估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关键指标,高清内窥镜、图像增强系统等手段已被应用于提高ADR。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ADe)已被认为有助于可提高结肠镜检查的ADR。法国研究人员近日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实与标准的常规结肠镜检查相比,CADe辅助结肠镜能够提高ADR。本研究为CADe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结直肠腺瘤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计算机辅助结肠镜检
人工智能
结直肠腺瘤
不同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分层系统对比
息肉切除术后的监测占用了较大比例的结肠镜检查能力,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法。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病例-队列研究结果,对比了不同的结直肠腺瘤风险分层系统,相比于传统分层系统,ESGE2020分层系统及新分层系统可减少频繁监测的需求。
结直肠腺瘤
风险分层
研究论文
病例-队列研究
结直肠腺瘤
Cell子刊:不同类型的癌前结直肠腺瘤的肠道微生物特征
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文章,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癌前结肠腺瘤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结果发现,每种腺瘤亚型都与不同的微生物特征有关,而微生物特征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并确定了可能介导这些因素的保护作用或致癌作用的特定微生物种类。提示我们,可以根据每个癌前病变的独特依赖性来通过治疗或饮食进行干预。
结直肠腺瘤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筛查
粘膜暴露设备+CADe可增加结肠镜检查的腺瘤检出率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试验,在1316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中,相比于单独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ADe),CADe结合粘膜暴露设备(Endocuff Vision,一种粘膜增强视觉化设备)可显著增加腺瘤检出率。
结直肠癌筛查
结肠镜检查
研究论文
结直肠腺瘤
计算机辅助检测(CADe)
结直肠癌
蛋白质组可预测异时性进展期大肠肿瘤的发展
结肠腺瘤性息肉或腺瘤是常见的癌前病变,也是大多数结肠腺癌的起源。但流行病学显示,只有一小部分腺瘤(3-5%)发展为癌症,目前缺乏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来进行监测。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使用各种新算法和统计包对98个切除腺瘤样本的定量蛋白质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它们的蛋白质组可以提前几年预测异时性进展期病变的发展和进展。
结直肠癌
蛋白质组学
结直肠腺瘤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对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效果不显著
过往有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GTE)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酸酯(EGCG)在结直肠中具有抗肿瘤作用。近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GTE耐受性良好,但在整个研究人群中,GTE和安慰剂组之间的腺瘤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绿茶提取物
结直肠腺瘤
硫代谢菌群
曹崟等:促菌群产硫化氢的饮食或促早发性大肠癌
微生物可代谢饮食中的硫而产生硫化氢,后者是一种胃肠道致癌物。Gastroenterology上近期发表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曹崟(共同第一作者)与研究团队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食物频率问卷,基于43种硫代谢相关细菌物种的丰度定义硫代谢微生物饮食评分,其中加工肉类、酒、低热量饮料与硫代谢微生物的富集呈正相关,而果汁、豆类、蔬菜、啤酒、甜品与硫代谢微生物的富集呈负相关。对近6万名受试者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更高的硫代谢微生物饮食评分与更高的早发性结直肠腺瘤风险相关。
硫代谢菌群
早发性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硫代谢微生物饮食
结直肠癌
浙江大学团队:循环细菌DNA或诊断和预测大肠癌
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肿瘤密切相关,大多数宏基因组学研究使用粪便样本,而结直肠癌患者循环细菌DNA尚待进一步研究。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丁克峰与研究团队在Cancer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证实了结直肠肿瘤患者循环细菌DNA的改变,其有潜力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
循环细菌DNA
结直肠癌
复旦大学团队:口腔菌群失调作为生物标志物检测大肠癌
口腔微生物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来自复旦大学的马延磊、蔡国响、李心翔与团队在Theranostics发表最新研究,对比结直肠癌(CRC)患者、结直肠腺瘤(CR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口腔微生物群,鉴定出口腔微生物标志物,可区分出结直肠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这项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群失调与结直肠癌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s
colorectal adenomas
Oral microbiome
16S rRNA
结直肠癌
于君等:大肠癌中的肠道古菌组失调
结直肠癌(CRC)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此前研究主要聚焦肠道细菌,对真菌和病毒的变化也有报道,但肠道古菌与CRC的关系仍不清楚。《Gastroenter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于君与团队的研究,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了我国健康人、CRC癌前病变(腺瘤)和CRC患者的肠道古菌组成特征,表明粪便古菌组或能作为CRC肿瘤发展的标志物,并报道了CRC中的古菌与细菌间的生态网络互作的变化,提示CRC中的肠道古菌失调可能与细菌失调共同促进了肿瘤发生。这些发现为描绘CRC肠道微生态的失调特征又填补了一块缺失的拼图,也为CRC的检测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结直肠癌
肠道古菌组
stool sample
microbe
single-celled prokaryote
结直肠腺瘤
武大人民医院团队:计算机辅助结肠镜检,提高腺瘤检出率
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于洪刚团队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利用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及感知哈希算法开发的实时计算机辅助系统——ENDOANGEL以辅助结肠镜检查,在700多名接受结肠镜检的患者中,相对于普通的结肠镜检查,ENDOANGEL系统辅助下的结肠镜检查可显著提升腺瘤检出率,且安全性良好。
结直肠腺瘤
随机对照试验
结直肠腺瘤
肿瘤检测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腺瘤
四川省人民医院团队:计算机辅助系统提高结肠镜的腺瘤检出率
计算机辅助检查(CADe)系统在结肠镜检查中提供视觉警报,在多项非盲试验中被证实能够提高结肠息肉和腺瘤的检出率。来自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周冠宇团队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利用一个避免潜在操作偏差的CADe系统对1010名患者进行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该CADe系统的有效性。结果显示CADe系统显著提高腺瘤的检出率,能够检测到被内窥镜专家漏检的结肠息肉。该研究首次利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CADe系统辅助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
结直肠腺瘤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腺瘤
结直肠癌
粪便代谢组学特征或预示大肠癌早期事件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CRC)的癌前病变,为观察CRC早期发展的关键事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肠道微生物群在腺瘤和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也被广泛探讨,并强调了其对癌变的影响。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关注调节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肠道代谢组。最新发表在mBio的研究纳入102位高危腺瘤患者、102位健康对照,以及36位CRC患者,收集其粪便,并检测粪便代谢组学特征和肠道菌群。该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腺瘤患者粪便中多种类型的生物活性脂类,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次级胆汁酸和鞘脂质升高,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鞘脂类在CRC患者中进一步升高。此外还发现在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数据之间有非常强的整体关联,并对细菌分类群以及包括腺瘤特征在内的代谢组学特征的稳健相关对进行了编目。该研究强调了肠代谢物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在CRC发病早期事件中的重要性。
结直肠癌
carcinogenesis
colorectal adenoma
colorectal cancer
metabolomics
结直肠腺瘤
国内团队: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
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团队牵头,国内多家医院机构共同合作完成的最新临床研究,近日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探讨了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临床潜力和安全性。该研究发现服用小檗碱(0.3克,每日2次)对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有效且安全,可作为息肉切除后化学预防的一种选择。
结直肠腺瘤
小檗碱
复发腺瘤
不良事件
Xinyue Hu
肠道菌群标志物
梁巧仪+于君:结直肠癌和腺瘤无创诊断的粪菌新标志物
肠道菌群可用于检测结直肠癌,但目前仍缺少癌前阶段的无创诊断标志物。香港中文大学梁巧仪和于君与团队在Gut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可用于结直肠腺瘤无创诊断的粪菌标志物——某Lachnoclostridium细菌的基因标志物“m3”,并与其它基于粪便的腺瘤检测方法进行的对比。相关发现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肠道菌群标志物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癌
粪便检测
无创检测
结直肠癌
Nature:结直肠癌变之前的体细胞突变
目前对结直肠腺瘤-癌的测序为理解连续性的体细胞遗传改变及致癌克隆扩增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然而,对于结直肠细胞以及其他组织细胞最初新生改变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这些改变可能发生在形态正常的组织中。最新发表在Nature杂志的一项研究,从42名年龄在11-78岁参与者的正常上皮组织中分离出2035个结肠隐窝,并对其基因组测序。该发现揭示了多个突变过程的特征,其中一些是普遍存在且和连续的,而另一些只出现在某些个体的某些隐窝中或出现在生命的某个时期。在中年人中,大约1%正常结直肠隐窝中存在可能的肿瘤驱动突变,这表明腺瘤和癌是正常结直肠上皮中普遍存在的致瘤改变过程的罕见结果。与正常细胞相比,结直肠癌的突变负担明显增加。正常结直肠细胞测序为肿瘤的基因组和克隆进化提供了定量分析。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基因组测序
突变特征
突变负担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腺瘤患者或在成本可接受范围内获益于高强度监测
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监测缺乏长期证据来支持目前的策略与实践。最新发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的研究旨在比较对结直肠腺瘤患者高强度和低强度监测的终生效益和成本。研究的目标群体为50,60,70岁美国低危腺瘤(LRAs,1-2个小腺瘤)或高危腺瘤(HRAs,3-10个小腺瘤或1个或以上大腺瘤)患者,患者在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和肠镜筛查后切除腺瘤。研究结果认为与低强度监测相比,美国推荐的高强度监测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提供了适度但临床相关的好处。
结直肠腺瘤
低危腺瘤
高危腺瘤
低强度监测
高强度监测
酸奶摄入
Gut:多吃酸奶或有助于男性预防结直肠癌
有研究显示多吃酸奶或能减少结直肠癌(CRC)风险,《Gut》近期发表的一篇通讯研究,对美国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进行分析,发现多吃酸奶可降低男性发生CRC前体的风险。
酸奶摄入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adenomas
colorectal cancer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腺瘤
青春期多运动或可降低结直肠腺瘤风险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3万名12-22岁的女性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青春期进行更多的体育运动,与更低的结直肠腺瘤风险相关。
结直肠腺瘤
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直肠腺瘤
运动
Sonia Friedman
结直肠癌
Lancet:阿司匹林和EPA可能无法预防大肠癌
Lancet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近700名结直肠癌高危受试者中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发现无论是鱼油中的EPA,还是阿司匹林,均未显示出对结直肠腺瘤发生率的显著影响。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EPA
结直肠癌
海军医大+复旦等:结直肠肿瘤发生各阶段的菌群与炎症因子特征
结直肠癌(CRC)与肠道菌群和炎症由密切关联,BMC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来自海军医大和复旦大学团队合作主导的研究,分析了汉族人结直肠肿瘤发生各个阶段(健康-良性息肉-晚期腺瘤-癌)的粪便菌群和血液炎症因子特征,并鉴定出24个CRC相关菌种,揭示了这些细菌与炎症标志物的关联,提示在癌变逐渐恶化的过程中,菌群与炎症可能参与促CRC微环境的形成。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Correlation analysis
Gut microbiota
Plasma inflammatory factors
结直肠腺瘤
Gut:人工智能,高精确率识别息肉和腺瘤
这是Gut刚刚online的一篇重要文章,研究者开发了基于深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人工智能算法,对临床录制的肠镜视频进行学习,最终实现了高准确率的区分息肉和腺瘤的目标。人工智能用于肠镜检查,不只再是部分人想象中的技术,而是已经真真切切地发展到了临界爆发点。这是最有潜力的医学人工智能方向之一,值得相关人士特别关注。
结直肠腺瘤
息肉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colorectal adenomas
抗生素
Gut: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增加结直肠腺瘤风险
很有价值的研究,分析16642名≥60岁女性的数据,得出了长期使用抗生素增加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的结论。样本量大,证据级别较高,很值得参考。
抗生素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具核梭杆菌
Cell子刊:让具核梭杆菌与癌细胞“抱团”的分子连接
刚刚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的这篇文章,研究了原本要老实待在口腔的具核梭杆菌,在肠道里促进大肠癌发展的机制,细菌上表达的分子与癌细胞过表达的分子会结合,细菌就附在了癌细胞上面,促进癌症发展。很有意义,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推荐给大家。
具核梭杆菌
Gal-GalNAc
Fap2
结直肠腺瘤
Hergen Spits
结直肠腺瘤
SR:结直肠腺瘤患者,黏膜黏附细菌如何失调?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王兴鹏和曾悦老师团队研究成果。
结直肠腺瘤
黏膜菌群
Hiutung Chu
Sarkis K Mazma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