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icrobe
文章数:12篇
根际
Nature:Jeff Dangl团队揭示微生物组中的单一细菌属维持根的正常生长的机制
复杂的土壤环境中主要包括植物根系组织、非生物环境因素和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三方,其中微生物群落根据与植物的关系又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这些菌落会随着根际环境的变化调整与宿主的关系,甚至与其它菌落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微生物群落发挥作用可以是直接的分子互作,也可以通过次级代谢产物或信号分子进行调控,例如生长素。由于复杂的土壤环境,多数微生物种群的功能研究起来比较困难,很多隐藏的分子机制也未可知。2020年9月30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植物免疫学专家Jeffery L. Dangl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 single bacterial genus maintains root growth in a complex microbi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经过大规模筛选和功能验证,确定了根际环境贪噬菌属(Variovorax)在植物-微生物-微生物互作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并且发现了其调控生长素浓度维持植物根系健康的分子机制,鉴定到广泛分布于其基因组的关键功能位点,加深了我们对根际复杂互作网络的认识,研究结果为开发抗逆、高产作物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策略。
根际
贪噬菌属(Variovorax)
生长素浓度
植物根系健康
关键功能位点
疾病
矿大团队综述:菌群与疾病的计算模型开发
人体中的微生物已被证明在各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增强代谢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非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与微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然而,应用生物学实验方法揭示微生物-疾病关联是昂贵且低效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构建了多种计算模型,以预测可能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微生物和数据库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在线服务器。然后,主要介绍四种计算模型,包括基于得分函数的模型,基于网络算法的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和基于试验分析的模型。最后,作者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并为基于计算模型揭示微生物-疾病关联的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疾病
微生物
关联预测
计算模型
网络算法
新冠肺炎
香港中文大学:新冠肺炎患者的肠道真菌变化
新冠病毒可感染肠道细胞,可能影响肠道菌群。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团队继上个月发表了COVID-19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后(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5254450),又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COVID-19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粪便真菌变化,他们发现相比于健康对照,致病真菌——念珠菌属及曲霉属在患者中显著富集,且肠道真菌的失调可持续到患者鼻咽样本中的新冠病毒被清除后12天之久。
新冠肺炎
coronovirus
microbe
yeast
Intestine
结直肠癌
于君等:大肠癌中的肠道古菌组失调
结直肠癌(CRC)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此前研究主要聚焦肠道细菌,对真菌和病毒的变化也有报道,但肠道古菌与CRC的关系仍不清楚。《Gastroenter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于君与团队的研究,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了我国健康人、CRC癌前病变(腺瘤)和CRC患者的肠道古菌组成特征,表明粪便古菌组或能作为CRC肿瘤发展的标志物,并报道了CRC中的古菌与细菌间的生态网络互作的变化,提示CRC中的肠道古菌失调可能与细菌失调共同促进了肿瘤发生。这些发现为描绘CRC肠道微生态的失调特征又填补了一块缺失的拼图,也为CRC的检测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结直肠癌
肠道古菌组
stool sample
microbe
single-celled prokaryote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缓解后仍有菌群问题,且与持续性腹泻相关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治疗成功后的IBD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后发现,接受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即使在粘膜愈合后,肠道菌群多样性仍显著低于健康人,且较低的菌群多样性与治疗后患者的持续性腹泻相关。
克罗恩病
outcome
response to therapy
microbe
Prognostic Factor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胃癌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在美国,几乎所有关于胃腺癌的研究都依赖于国家癌症数据库,其中不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数据,而幽门螺杆菌是胃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大量美国患者的数据,用以计算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非近端胃腺癌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其次要目标在于确定治疗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何影响癌症风险。该研究发现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明显更高。只有根除掉幽门螺杆菌感染,才能降低其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
stomach cancer
antibacterial therapy
microbe
screening
小蛋白
Cell:挖掘人体菌群中不为人知的小蛋白
受计算机和试验方法所限,小蛋白常因难以检测而研究中被忽视。Cell本期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通过计算机方法,对人体宏基因组中潜在的小蛋白进行了大规模分析和鉴定,揭示出菌群含有的大量未知小蛋白及其多样化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挖掘菌群功能有重要意义。
小蛋白
Microbiome
small proteins
bacteria
Genome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肥胖效果如何?
动物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影响肥胖发生,用粪菌移植(FMT)治疗肥胖是菌群转化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初步临床试验,首次报道了在无代谢障碍的肥胖患者中进行FMT的短期效果和安全性。尽管FMT有效而持续的改变了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胆汁酸代谢,使之变得更像瘦供体,但短期内的BMI没有显著变化。FMT能否治疗肥胖?目前看来,仍需更多扎实的临床和机制性研究。
粪菌移植
overweight
Treatment
bacteria
microbe
自身免疫病
COR: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微生物组与感染组(综述)
这是一篇系统性介绍微生物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综述,非常值得精读,其中提出的感染组的概念,或有利于更好理解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之间的机制。
自身免疫病
感染组
autoantibody
infection
microbe
coral-associated bacteria
TM:珊瑚微生物组有什么特点?(综述)
珊瑚是最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圈之一,拥有上千种细菌种系型,但之前人们对此知之甚少,现在对珊瑚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这篇综述对此作了阶段性总结,值得一读。
coral-associated bacteria
corals
core microbiome
microbe
persistence
carcinogenesis
Gastroenterology:具核梭杆菌促进大肠癌的信号通路
这是复旦、同济大学团队合作的重要工作,强烈推荐给大家。
carcinogenesis
gene regulation
microbe
signal transduction
Jordana E Hoppe
Fecal transplant
Gastroenterology:无菌的粪便滤液,就能应对艰难梭菌感染
粪菌移植,这是我们群里的火热话题之一,之前大家普遍关注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对重建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这个重要的研究发现,无菌的粪便滤液,同样有效!而且效果不仅是清除了艰难梭菌感染的症状,而且也是改变了患者的肠道细菌和病毒的组成。关于粪菌移植,研究越多,我们发现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太少!强烈推荐阅读。
Fecal transplant
feces
Intestinal microbiome
microbe
Jeremy M Chacó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