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内共生菌
文章数:4篇
进食调控
复旦大学:共生菌调控5-羟色胺合成,影响蜱虫吸血能力
蜱虫能通过吸血来传播多种疾病,但调控其吸血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晰。复旦大学王敬文团队近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研究,发现蜱虫的内共生菌柯克斯体(Coxiella)能通过产生分支酸,来促进蜱虫的5-羟色胺生成,从而控制蜱虫的吸血活动,为蜱虫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进食调控
蜱虫
基础研究
内共生菌
5-羟色胺
昆虫菌群
南农大:沃尔巴克氏菌改变灰飞虱微生物群落的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洪晓月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入侵的沃尔巴克氏共生细菌改变灰飞虱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机制。近年来,微生物对昆虫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该论文从群体遗传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和日本17个地理种群的灰飞虱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与环境因子、宿主遗传背景的关系,揭示了影响灰飞虱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因素,为研究昆虫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对研究微生物对昆虫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昆虫菌群
Laodelphax striatellus
microbial community
endosymbiont
Microbial interactions
蝉科
PNAS:昆虫内共生菌在进化中分裂为多个谱系
这是发表在PNAS[IF:9.661]上关于某种蝉科昆虫的内共生菌复合体起源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多个Hodgkinia cicadicola菌株是从共同的始祖菌株“分裂”而来,形成共生菌复合体,彼此间通过基因组互补以行使完整的功能;与此相似的是线粒体基因组,在不少真核生物中,线粒体基因组并非是完整的环状结构,而是以多个“碎片”的形式存在。有趣的研究,推荐专业人士阅读。
蝉科
基因组进化
线粒体
细胞器
内共生菌
核心菌群
Microbiome:木虱内共生菌的群落动态
这是在木虱中所作的菌群生态学研究,推荐专业人士阅读。
核心菌群
木虱
内共生菌
core microbiota
symbi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