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Thomas F Meyer
文章数:5篇
结直肠癌
Cell子刊:大肠杆菌产生的基因毒素如何促大肠癌(评论)
近年多项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产生的基因毒素colibactin促进大肠癌的机制。Cancer Cell近期发表的评论文章对相关发现进行了总结,提出colibactin诱导的宿主细胞DNA损伤反应的两种结果,分别导致特征性的DNA损伤基序和染色体不稳定,而后者可能是其促大肠癌的主要方式。
结直肠癌
促癌细菌
colibactin
基因毒性
DNA损伤
结直肠癌
Nature 子刊:产colibactin大肠杆菌促大肠癌的新证据
在结直肠癌(CRC)小鼠模型中,产生colibactin的pks+大肠杆菌诱导DNA双链断裂、突变,并促进肿瘤的发展。目前尚不清楚健康的原代结肠上皮细胞是否对感染有同样的反应。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发表的研究,利用小鼠结肠类器官,证明了pks+大肠杆菌可以在体外促进结肠类器官的恶性转化,强调了复制数变异与驱动结肠癌早期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
colibactin
pks+大肠杆菌
染色体畸变
类器官
肠道再生
Nature子刊:肠道干细胞受损后的自愈机制
通常情况下,当肠壁细胞受损时,位于肠黏膜深处的肠道干细胞便会加速增殖,产生子细胞替代受损的肠壁细胞,恢复肠道的屏障保护功能。但如果肠道干细胞自身也受到感染会怎样呢?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基于小鼠的研究发现,位于受损肠壁细胞层下的肌肉细胞能在干细胞功能受损时释放一种名为R-spondin 3的信号传导蛋白,让其余的健康细胞承担起干细胞的任务,增殖产生子细胞,修复受损区域组织。这个结果表明,人体在正常的肠道干细胞修复机制失灵时,还会启动 “紧急预案”。找到激活这种肠道紧急自愈机制的方法,也许会对治疗肠道疾病产生积极影响。
肠道再生
Rspo3
肠道干细胞
肠损伤
Wnt signalling
类粘膜培养
Gut:利用单层胃粘膜上皮构建的类粘膜模型
Gut[IF:16.658]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用胃窦腺体组织在体外成功获得类粘膜培养物,并以此研究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机制。未来,这种类粘膜模型或许还可用于药物筛选。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类粘膜培养
幽门螺旋杆菌
胃粘膜
胃窦细胞
Francesca De Filippis
肠道菌群
系列综述:② 菌群与肠上皮免疫系统如何共同进化
12篇系列综述第2篇。
肠道菌群
胃肠道上皮免疫系统
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