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ens Puschhof
文章数:5篇
肠道类器官
Nature子刊:如何进行肠道类器官与微生物的共培养?
Nature Protocols近期发表的文章,详细描述细菌和类器官共培养的方法步骤,并讨论了通过RNA和DNA测序评估细菌对基因表达和突变的影响时需考虑的因素。该方案需要标准的哺乳动物组织培养设备,细菌或病毒培养,以及显微注射设备。推荐专业人士阅读!
肠道类器官
类器官与微生物共培养
类器官与病毒共培养
类器官
Cell子刊: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助力肠道-细菌互作研究(综述)
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综述文章,总结了肠道-微生物共培养的最新进展,并将快速发展的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与其他标准模型进行了比较,强调了每种培养模型的优点,并讨论了未来构建更复杂的共培养模型体系的可能性。
类器官
器官芯片
人体肠道-细菌互作
人肠内分泌细胞
Cell:描绘人肠内分泌细胞的mRNA和分泌蛋白质组的高分辨率图谱
肠内分泌细胞(EEC)可感知肠道内容物并释放激素,调节胃肠道活动、全身代谢和食物的摄入。但EEC总体数量少且没有相关体外模型,对EEC各亚型及其分泌产物的研究具有挑战。近期发表在《Cell》的文章,创建了体外类器官诱导产生肠段特异性EEC和基因编辑标记EEC分泌激素的技术,绘制出人EEC表达图谱和分泌蛋白质组图谱,为深入了解人EEC的发育和功能提供了宝贵资料。
人肠内分泌细胞
mRNA图谱
分泌蛋白质组图谱
enteroendocrine cell
Organoids
新冠病毒
Science:新冠病毒感染肠道再添新证
多项证据显示,肠道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感染部位。一方面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细胞的关键受体ACE2在肠上皮高度表达,另一方面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胃肠道症状,并且粪便中能持续检测到病毒RNA。《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采用体外类器官模型,证实了新冠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都能有效感染肠上皮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这些发现不仅为新冠病毒感染肠道添加了新证据,也表明人肠道类器官可作为研究冠状病毒的体外模型。
新冠病毒
病毒感染
冠状病毒
类器官
肠上皮细胞
结直肠癌
Nature:基因毒性大肠杆菌导致大肠癌的新证据
Colibactin存在于携带pks毒力基因岛的大肠杆菌中,是近两年来研究得比较多的促大肠癌细菌产物。研究显示,Colibactin具有基因毒性,可导致DNA双链断裂,从而引起宿主细胞基因突变,但由其造成的基因突变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尚不清楚。Nature上周上线的一项最新研究,以人类肠道类器官作为研究模型,首次从基因突变特征的角度为这类大肠杆菌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性关联,提供了直接的支持性证据,为防治大肠癌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中也存在pks毒力基因岛,而且有研究显示该菌的某些益生作用与pks存在关联,提示该益生菌的长期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直肠癌
cancer genetics
Cancer microenvironment
Cancer models
intestinal stem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