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ichael Sigal
文章数:3篇
大肠杆菌
产colibactin大肠杆菌如何促结肠炎?
colibactin是一种由携带pks基因组岛的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细菌基因毒素,可诱导细胞病变效应。colibactin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结肠黏膜完整性,以及pks+大肠杆菌是否参与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柏林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pks+大肠杆菌是促进严重损伤的致病共生菌,在与结肠上皮接触时会启动促炎轨迹,引发组织完整性造成慢性损伤,值得关注。
大肠杆菌
黏膜屏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无菌小鼠
肠道发育
Nature子刊:研究肠隐窝及其间充质微环境互作的新型类器官
胃肠隐窝的细胞组织是由基质微环境的不同细胞协调的,但可用的体外模型未能完全重现上皮和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构建了一个由上皮细胞和不同基质细胞亚型组成的结肠组装体系统,可重现上皮隐窝和间充质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肠道发育
上皮隐窝
肠间充质细胞
结直肠癌
Nature 子刊:产colibactin大肠杆菌促大肠癌的新证据
在结直肠癌(CRC)小鼠模型中,产生colibactin的pks+大肠杆菌诱导DNA双链断裂、突变,并促进肿瘤的发展。目前尚不清楚健康的原代结肠上皮细胞是否对感染有同样的反应。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发表的研究,利用小鼠结肠类器官,证明了pks+大肠杆菌可以在体外促进结肠类器官的恶性转化,强调了复制数变异与驱动结肠癌早期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
colibactin
pks+大肠杆菌
染色体畸变
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