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ircRNAs
文章数:1篇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刘克玄+李偲等Nature子刊: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调控新机制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没有最佳的诊断标志物,也没有明确的分子病因学见解。血浆外泌体环状RNAs(circRNAs)是各种疾病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但它们在肠I/R损伤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李偲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血浆外泌体circEZH2_005有望作为肠I/R肠损伤敏感及特异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还阐明了circEZH2_005/hnRNPA 1/Gprc5a信号调节肠I/R肠损伤的新机制,为临床上防治肠损伤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值得关注。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标志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circ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