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焕姿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准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员
钟焕姿,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微生物组多组学技术及方法搭建,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大规模自然人群及疾病队列探究人肠道微生物组在肥胖、2型糖尿病、衰老的作用、药/食物疗效与肠道菌群互作机制等方向研究。截止2023年12月,在上述相关领域累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Ag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Microbiome, EBioMedicine等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逾15篇,累计参与发表论文超过40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3000次。
王卫庆+钟焕姿:补充鱼油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王卫庆、华大基因钟焕姿与团队发表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评估了n-3脂肪酸补充剂(鱼油)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影响。
08-25
王卫庆/毕宇芳/钟焕姿/李俊桦Nature子刊:更年轻化的肠菌或可降低代谢不健康相关心血管病风险
瑞金医院王卫庆、毕宇芳和华大基因钟焕姿、李俊桦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研究,揭示与年龄和代谢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
06-12
钟焕姿/顾燕云/王卫庆等:人体肠道菌群和口服降糖药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与共性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钟焕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燕云、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王卫庆与团队发表研究,通过整合6项临床研究的1,045份粪便宏基因组数据,揭示了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和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之间独特与共性的相互作用模式。
05-03
纪立农+李俊桦+钟焕姿等:降糖药与糖尿病肠道菌群间的双向互作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纪立农、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俊桦和钟焕姿、首都医科大学李玉凤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Diabetologia发表了一项随机非盲双臂试验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两种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和维达列汀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包括一些共性的菌群反应。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基线肠道菌群与药物的肠道相关疗效(GLP-1分泌)的关联,或有助于糖尿病精准治疗的患者分层。
2022-08-12
纪立农+李俊桦+钟焕姿等:降糖药与糖尿病肠道菌群间的双向互作
① 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用阿卡波糖或维达列汀治疗6个月;② 两种药物引起了肠道菌群的药物特异性变化,以及共性变化(青春双歧杆菌增加,拟杆菌属和副拟杆菌属的5个菌种减少),阿卡波糖对菌群的影响更大;③ 纳入另一项独立试验表明,阿卡波糖治疗3和6个月时,微生物α多样性、物种和通路丰度的变化高度一致;④ 基线肠道菌群与治疗后(特别是维达列汀)的GLP-1反应相关,如PWY-6588途径(丙酮酸发酵生成丙酮)与GLP-1反应负相关。
2022-08-05
王卫庆、李俊桦等:小檗碱+益生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脂
① 纳入PREMOTE研究的365名2型糖尿病(T2D)受试者,评估益生菌(Prob,含9菌株)和小檗碱(BBR)联合治疗对餐后血脂的影响;② 干预12周后,与单独治疗相比,Prob+BBR联合治疗改善了患者的餐后血脂(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多种脂质代谢物);③ 该效果与粪便中的短双歧杆菌(Bb)富集有关;④ Prob的Bb菌株中存在4个编码长链酰辅酶A合成酶的fadD基因,体外培养实验中,BBR能上调fadD基因表达,进一步降低培养基中的游离脂肪酸。
2021-12-20
国内团队:新冠重症患者的呼吸道菌群失调特征
① 收集广东省8例轻症和15例重症新冠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超深度宏转录组测序和诊断分析;② 在4例重症患者中检测到其他人类呼吸道病毒,但在所有轻症患者中均未检出;③ 重症患者的主要呼吸微生物类群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表皮葡萄球菌或支原体,3例重症病例呼吸道标本的临床培养证实存在前两类细菌;④ 在1名重症患者中检测到表达多种毒力因子的B. cenocepacia的继发性感染,或许加速了患者病情恶化并致其入院后1个月死亡。
2021-04-13
张涛+贾慧珏+侯勇:深度剖析中国人的遗传-菌群关联
① 纳入632名中国人,通过深度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宿主遗传和肠道菌群的关联,并在另外663人的队列中进行验证;② 鉴定出与特定细菌分类群显著相关的37个基因座、47个基因和18个拷贝数变异,可共同解释至少20%的肠道菌群组成;③ 这些遗传信号主要集中在代谢、神经和免疫功能等方面;④ 鉴定出2个与肠型有关的基因座,解释11%的普氏菌肠型和拟杆菌肠型的差异;⑤ 鉴定出33个男性特异和37个女性特异的菌群-宿主遗传关联。
2021-02-09
纪立农+李俊桦等:Nature子刊揭秘成年人肠道微生态“变迁史”
① 以北京平谷队列为基础,综合中国、以色列和荷兰超过5000名成年人的肠道微生态数据,发现成年人肠道菌群组成和变化具有普适的性别差异性;② 肠道微生态存在性别差异,绝经前女性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同龄段男性,女性肠道中富集了更多对宿主代谢有益的微生物;③ 随着宿主年龄的增加,肠道微生态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④ 不同人种、性别间,肠道菌群随宿主年龄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肠道中出现的口腔共生菌群可作为指示宿主年龄的最优指标。
2021-01-14
王卫庆+李俊桦:小檗碱+益生菌,更好改善糖尿病
① 纳入409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庆大霉素预处理1周后,接受益生菌、小檗碱(BBR)、益生菌+BBR或安慰剂治疗12周;② 与安慰剂和单独使用益生菌相比,益生菌+BBR和单独使用BBR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改变更明显,益生菌能促进BBR对年长患者的血糖控制,BBR引起更多的胃肠副作用;③ BBR改变肠道菌群以及菌群相关的胆汁酸代谢(BA)和血液BA组成;④ BBR可能通过抑制布氏瘤胃球菌(R. bromii)产生次级胆汁酸DCA来发挥降血糖作用。
2020-10-06
国内团队:前驱糖尿病与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① 纳入77名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名前驱糖尿病患者、97名血糖正常受试者,分析对比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差异;② 通过宏基因组分析揭示,3组受试者之间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存在差异;③ 前驱糖尿病患者中大肠杆菌富集,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拟杆菌属的丰度升高,前驱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与能量代谢及细菌生长有关降低;④ 通过宏蛋白组分析揭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粪便中,几种抗菌肽的水平显著降低。
2019-09-01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2
2021
2020
2019
2017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准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员
钟焕姿,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微生物组多组学技术及方法搭建,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大规模自然人群及疾病队列探究人肠道微生物组在肥胖、2型糖尿病、衰老的作用、药/食物疗效与肠道菌群互作机制等方向研究。截止2023年12月,在上述相关领域累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Ag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Microbiome, EBioMedicine等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逾15篇,累计参与发表论文超过40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3000次。
2016年12月~2020年10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
2007年9月~2010年6月:厦门大学,硕士
2003年9月~2007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学士
2010年7月~至今: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