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Huanzi Zhong
文章数:15篇
菌群-药物互作
纪立农+李俊桦+钟焕姿等:降糖药与糖尿病肠道菌群间的双向互作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小檗碱等口服降糖药具有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或功能的作用,这些药物对菌群的影响是否存在一些共性?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纪立农、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俊桦和钟焕姿、首都医科大学李玉凤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Diabetologia发表了一项随机非盲双臂试验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两种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和维达列汀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包括一些共性的菌群反应。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基线肠道菌群与药物的肠道相关疗效(GLP-1分泌)的关联,或有助于糖尿病精准治疗的患者分层。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餐后血脂
王卫庆、李俊桦等:小檗碱+益生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脂
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常有餐后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顾燕云、张翼飞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俊桦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Gut Microbes发表研究,基于我国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PREMOTE研究(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57591450),探索了益生菌(含9个专利菌株)+小檗碱的联合治疗对T2D患者餐后血脂的改善效果,并发现小檗碱可能通过激活益生菌中的短双歧杆菌的fadD基因表达,促进其脂代谢作用,来减少肠腔内可吸收的脂质,从而发挥联合治疗的协同降低餐后血脂的作用。
餐后血脂
2型糖尿病
益生菌
小檗碱
随机对照试验
新冠肺炎
国内团队:新冠重症患者的呼吸道菌群失调特征
目前尚不清楚新冠患者的呼吸道和其他感染组织的微生物组成以及它们对不同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的可能致病作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金存、黎毅敏和深圳华大研究院李俊桦、徐讯与研究团队,近期发表于Cell Discovery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广谱抗菌治疗的新冠重症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微生物失调特征。
新冠肺炎
呼吸道菌群
遗传-菌群互作
张涛+贾慧珏+侯勇:深度剖析中国人的遗传-菌群关联
人体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但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Cell Discovery近期发表了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涛、贾慧珏、侯勇与研究团队的成果,纳入近1300名中国人,首次通过深度的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宿主遗传(常见变异、罕见变异和拷贝数变异)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并首次揭示了这些关联中的性别差异。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宿主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有重要参考意义。
遗传-菌群互作
微生物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性别差异
微生态变迁
纪立农+李俊桦等:Nature子刊揭秘成年人肠道微生态“变迁史”
肠道共生微生物伴随人类一生,影响宿主并受宿主的代谢、饮食等多重因素影响。Nature Aging近期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俊桦与研究团队的大人群数据研究,发现肠道共生菌群结构的宿主性别差异性、随宿主年龄的变化规律均具有跨人种的普适性,指出了宿主激素水平-肠道共生菌群-宿主代谢之间的重要关联。本研究开创性地探讨肠道共生微生态变化的普遍规律,对于揭示共生微生态-宿主互作、开发普适性的菌群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
微生态变迁
微生态-宿主互作
大数据研究
消化道微生态
人
2型糖尿病
王卫庆+李俊桦:小檗碱+益生菌,更好改善糖尿病
小檗碱除了能治疗腹泻,对于一些代谢疾病也有改善作用,但其作用靶点和机制仍待研究。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了由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团队与深圳华大研究院李俊桦团队联合主导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在抗生素预处理后,小檗碱(单独使用或与特定混合益生菌联用)能有效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并揭示了其潜在的肠道菌群靶点和作用机制。这些发现为靶向肠道菌群以改善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带来了新启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2型糖尿病
小檗碱
益生菌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肠道菌群干预
2型糖尿病
国内团队:前驱糖尿病与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团队与苏州疾控中心团队合作在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对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前驱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正常的健康人的肠道宏基因组及宏蛋白组进行分析对比,鉴定出了2组患者在肠道菌群及功能上的变化。
2型糖尿病
metagenomics
Metaproteomics
prediabetes
Treatment-naïve type 2 diabetes
儿童肠道菌群
学龄儿童可能存在3种肠型特征
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荷兰10岁以下的学龄儿童的肠道菌群特征,鉴定出3种肠型,与哺乳期长短和学前饮食习惯相关,并分析了每种肠型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发现肠型可影响饮食与代谢表型的关联。
儿童肠道菌群
School-age children
Gut microbiota
enterotype
Metabolic phenotypes
胆汁酸
NC:肠道菌群不同,阿卡波糖治糖尿病的效果不同
这是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和华大基因团队所做的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药物的潜在个体化应用研究,值得好好看看。
胆汁酸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Rima H Mistry
Uwe J F Tietge
肥胖
Nature医学:中国年轻人群的肠道菌群及血清代谢组
由上海瑞金医院和华大合作的研究,最近也是火爆了朋友圈,很重磅的成果,必须值得认真读一读。
肥胖
减肥干预
血清代谢组
小菜蛾
FM:小菜蛾的肠道菌群具有对植物防御物质进行解毒的功能
福建农林大学团队对害虫小菜蛾肠道菌群的研究,值得一读。
小菜蛾
食草动物
共生体
植物细胞壁分解
植物酚类脱毒
参考基因集
史上最多双胞胎菌群测序:250人,鉴1140万基因+800万SNP
华大基因参与的一项研究,对250名成年英国双胞胎进行粪便菌群宏基因组测序,建立起包含1140万个基因的肠道菌群参考基因目录(比2014年同样由华大参与并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988万又多了一百多万个),同时还鉴定出肠道菌群中的8百万个SNP,并明确肠道菌群的可遗传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又是一篇宏基因组测序的重要文章,特别推荐!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主要作者都在我们的Hi Microbes系列群里,这篇文章也是今年群友发出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参考基因集
宏基因组测序
SNP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无谷蛋白饮食
短期无谷蛋白饮食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① 21名健康志愿者食用无谷蛋白饮食(GFD)4周后,对比基线时、食用GFD期间及恢复正常饮食后的粪便菌群的变化;② 短期GFD干预个体肠道菌群变化保持稳定,有些类群出现差异,特别是梭状芽胞杆菌纲显著减少,但未引起常量营养素吸收种类的显著改变;③ 显著变化的细菌类群与淀粉代谢相关;④ 功能预测分析发现21个代谢通路的活性与饮食改变相关,如色氨酸代谢、丁酸盐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⑤ GFD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改变微生物代谢途径的活性。
无谷蛋白饮食
肠道菌群
Molly Gibson
Gautam Dantas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及肠道菌群受到扰乱且在治疗后部分恢复
① 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及健康人的粪便、牙齿及唾液样品,分析三个部位样品菌群组间差异;② RA患者口腔及肠道菌群失调,且具有一致性,治疗后菌群可部分恢复;③ RA患者样本中,嗜血杆菌属消失殆尽且与血清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唾液乳酸杆菌过表达且与RA活跃程度正相关;④ 在功能上,RA患者体内的氧化还原环境、铁、硫、锌和精氨酸的转运和代谢发生改变;⑤ 检测到与RA相关的人类抗原的分子拟态,提出利用菌群进行预后和诊断的可能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
口腔菌群
肠道菌群
W H Wilson Tang
Stanley L Hazen
婴儿肠道微生物
Cell子刊:出生第一年,人的肠道菌群会怎么变?(综述)
① 纳入98对母子,并对其出生后第一年的肠道微生物进行测定;② 与经阴道分娩的婴儿相比,剖腹产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与母亲肠道微生物群的相似性明显降低;③ 营养和外源代谢的变化标志着肠道微生物群的成熟;④ 营养对早期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有重大影响,停止母乳喂养对于婴儿肠道微生物转变为成人样微生物群是必需的,而引入固体食物是非必需的;⑤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生态网络在每个采样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匹配相一致。
婴儿肠道微生物
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