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菌群-药物互作
文章数:24篇
益生菌
张家超团队:益生菌与药物的互作,可能比想象的复杂
益生菌等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降解药物等方式影响其宿主对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反应。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海南大学张家超团队的研究成果,探究了益生菌是否会影响降脂药洛伐他汀的效力。结果表明,尽管益生菌可以降解洛伐他汀,但益生菌的摄入并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反而还可起到减缓肝脏炎症反应的有益作用。这一发现可能对如何在服用药物时合理使用益生菌,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菌群-药物互作
菌群-药物互作
姜卫红等Nature子刊:阿卡波糖降糖不给力,肠菌干了啥坏事?
抗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的临床疗效因人而异,但其原因尚不明确,而肠道菌群可对药物进行修饰或降解,因此,肠道菌群是否影响阿卡波糖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近日,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姜卫红、顾阳团队联合郑州大学秦贵军教授在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文章,发现人体肠道菌群介导的降解作用可使抗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失活。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菌群
阿卡波糖
糖尿病
药物代谢
菌群-药物互作
阿片类药物如何加剧化疗药物的胃肠毒性?
阿片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癌症相关疼痛和化疗引起的腹泻。化疗药物CPT-11由于肠道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将其非活性代谢产物SN-38G解偶联成具有药理学活性的SN-38,导致严重的胃肠毒性。已知阿片类药物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那么CPT-11的抗肿瘤功效和胃肠道毒性是否因阿片类联合给药而加剧?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阿片类药物与CPT-11联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毒性增加。即肠道菌群在阿片类药物和化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肠道菌群葡糖醛酸酶或可缓解CPT-11+阿片类药物同用的患者胃肠道不适。
菌群-药物互作
阿片类药物
CPT-11
化疗
菌群-药物互作
Nature子刊:线虫研究揭示肠菌对他莫昔芬毒性的调节作用
他莫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用于治疗ER阳性乳腺癌,但高剂量他莫昔芬可无区别杀死ER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细胞。因此利用模式生物探究该现象是由他莫昔芬的脱靶效应还是毒性作用导致显得尤为重要。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了不编码ER及同源基因的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究该问题,并发现高剂量他莫昔芬具有毒性作用,其可通过补充不同的细菌介导不同的机制缓解该毒性作用。这项工作揭示了微生物群、代谢和他莫昔芬毒性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值得其他类似的研究借鉴。
菌群-药物互作
细胞死亡
药物毒性
他莫昔芬
秀丽隐杆线虫
药物反应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可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甲氨蝶呤的应答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李小峰团队在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发现,以普氏菌属为主的肠型与患者对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应答相关。
药物反应
菌群-药物互作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甲氨蝶呤
菌群-药物互作
纪立农+李俊桦+钟焕姿等:降糖药与糖尿病肠道菌群间的双向互作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小檗碱等口服降糖药具有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或功能的作用,这些药物对菌群的影响是否存在一些共性?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纪立农、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俊桦和钟焕姿、首都医科大学李玉凤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Diabetologia发表了一项随机非盲双臂试验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两种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和维达列汀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包括一些共性的菌群反应。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基线肠道菌群与药物的肠道相关疗效(GLP-1分泌)的关联,或有助于糖尿病精准治疗的患者分层。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菌群-药物互作
赵文婧+牟相宇:菌群对抗癌药物的影响(综述)
肠道菌群通过免疫调节和微生物酶降解等机制在调节抗癌药物的功效和毒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中山大学赵文婧、牟相宇团队在EBioMedicine发表综述,分析了目前关于肠道菌群、宿主反应和抗癌疗(包括细胞毒性化学疗法和靶向疗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几种菌群依赖的调节策略用以改善癌症治疗的效果,并提出了未来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因此,菌群作为癌症治疗精准医学的靶标具有令人兴奋的前景。
菌群-药物互作
抗癌药物
肠道菌群
菌群-药物互作
评估药物代谢中的宿主-肠菌互作的新方法
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药物代谢,改变药物反应。然而,在活体内定量评估宿主和微生物对药物代谢的贡献,仍有很大挑战。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的这项研究,基于线虫和大肠杆菌系统,结合氟核磁共振方法,开发了一种可用于在活体内评估含氟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宿主-肠菌互作的方法,或可用于研究菌群异质性对多种药物代谢的影响。
菌群-药物互作
方法学
线虫
菌群与癌症治疗
于君团队:靶向菌群,优化癌症治疗(综述)
肠道菌群与癌症及其治疗的关系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Gut近期发表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的重磅综述,总结了菌群与化疗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的药物微生物组学互作,重点阐释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机制,探讨了这些发现的转化潜力,以及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推荐专业人士学习参考。
菌群与癌症治疗
药物微生物组学
化疗
免疫治疗
菌群调节
菌群-药物互作
Nature:阿卡波糖降糖不理想?有菌群酶让药失活
阿卡波糖源自土壤细菌,能通过抑制α-葡糖苷酶来减少生物体对复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这一作用机制使得阿卡波糖被开发为抗糖尿病药,能改善患者的餐后血糖。但阿卡波糖也会抑制细菌的α-葡糖苷酶,从而对人体菌群造成影响。那么人类微生物组中是否也存在抵抗阿卡波糖的机制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Mohamed S. Donia作为通讯作者,与罗格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团队合作,通过宏基因组学、生化和结构生物学方法,找到了在人体菌群中广泛存在的能让阿卡波糖失活的细菌酶(Maks),并通过分析已发表的临床试验数据(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8753988),初步证实了这类酶可能是削弱阿卡波糖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罪魁祸首”。该研究还进一步找到了能生成阿卡波糖样分子的人类口腔细菌,提示Maks可能是人体菌群抵抗这种内源性阿卡波糖的适应性策略。总之,该研究为菌群-药物互作提供了又一个范式,或能在临床上指导糖尿病患者用药。相关成果已在Nature发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菌群-药物互作
阿卡波糖
细菌酶
2型糖尿病
口腔菌群
药代动力学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和宿主Cyp450酶如何影响脂肪肝炎小鼠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疾病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但其基本机制仍不清楚。Cyp450酶主要在肝脏中表达,是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此外,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也有明显影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陈尧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为模型,分析了宿主Cyp450酶和肠道菌群对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变异性的贡献和差异。
药代动力学
肠道菌群
菌群-药物互作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小鼠
菌群-药物互作
Nature重磅:肠道细菌“吃”药,影响药物效果
药物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肠道菌群调节药物治疗效果的一个目前公认的主要机制,是菌群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而Natur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即肠道细菌将药物积累在自身内。这种生物积累作用一方面直接减少了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改变细菌代谢来间接影响菌群组成。这一新机制的发现,扩展了人们对细菌-药物相互作用的认知,为进一步阐明菌群如何影响药物的个体化疗效和副作用带来新启示。
菌群-药物互作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菌群影响帕金森病新药FLZ的吸收
FLZ是一种潜在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可穿过血脑屏障,并在多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起到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目前正处于临床1期试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丹、王琰、鲍秀琦与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发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的CYP51主要介导了FLZ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及吸收,而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抑制FLZ对帕金森病的疗效。
菌群-药物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帕金森病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菌群影响甲氨蝶呤对RA患者的疗效
约50%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对甲氨蝶呤治疗不产生充分的应答,但缺乏可预测患者应答的预后标志物。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对甲氨蝶呤治疗应答及不应答的RA患者在治疗前的肠道菌群差异,发现基于菌群建立的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患者对甲氨蝶呤治疗的应答。另外,体外共培养肠道菌群与甲氨蝶呤的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对甲氨蝶呤的代谢或清除可能抑制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
菌群-药物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队列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
菌群-药物互作
肠道细菌可能引起帕金森药物副作用
肠道菌群与药物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相互作用。BMC Biolog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特定的肠道细菌能通过脱氨基作用,将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转化为抑制肠道蠕动的代谢产物,提示肠道细菌可能促进药物副作用。
菌群-药物互作
Non-motor symptoms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Clostridium sporogenes
Drug side effects
抗生素
抗生素对人体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
抗生素能对肠道菌群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长期作用尚需更多数据。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中老年人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
抗生素
Gut microbiota
antimicrobial use
macrolides and lincosamides
quinolones
抗生素
抗生素扰动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综述)
Genome Medicine近期发表的综述文章,详细总结了抗生素对不同阶段人体肠道菌群的扰动作用,归纳了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抗生素
gut microbiome
Resistome
antibiotics
Perturbation
菌群-药物互作
赖信志等:从肠道菌群角度解析中药功效(综述)
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药活性成分的互作,在发挥中药疗效中有重要作用。Protein & Cell近期发表了来自台湾长庚大学赖信志团队的综述,从中药多糖、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角度,总结了菌群与中药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使用基于菌群的多组学平台研究中药衍生的活性代谢物的路线图,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菌群-药物互作
传统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s
microbiota
菌群-药物互作
Cell子刊:二甲双胍降糖效果不好?可能是一种菌群代谢物在捣乱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疗效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可能与二甲双胍对AMPK的活化效果和对肠道菌群的改变情况有关。瑞典哥德堡大学Fredrik Bäckhed团队此前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咪唑丙酸可损伤胰岛素信号促进糖尿病(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47259950),他们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咪唑丙酸还能干扰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并揭示了背后的信号通路机制。这些发现扩展了人们对菌群-药物互作的认知,为基于菌群的个体化治疗带来启示。
菌群-药物互作
microbiota
microbial metabolites
imidazole propionate
Diabetes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IBD治疗药物的代谢(综述)
肠道菌群在药物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共列入了89篇文献,以总结肠道菌群在IBD治疗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强调了肠道菌群可能对IBD治疗药物的疗效产生的潜在影响。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rug metabolism
microbiota
菌群-药物互作
菌群-药物互作
菌群-药物互作可影响疗效(综述)
肠道微生物与常用非抗生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和双向的。Gut近期发表综述,探讨了肠道菌群与药物之间的双向作用,描述了常用非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潜在的临床后果,并总结了微生物群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值得阅读。
菌群-药物互作
质子泵抑制剂
二甲双胍
免疫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
Nature:他汀类药物或能帮助改善肥胖者的肠道菌群健康
此前研究表明,人的肠道菌群或能根据优势细菌的种类,划分为4种肠型。其中Bact2肠型以拟杆菌属占比高、粪杆菌属占比低、微生物密度较低为特征,与系统性炎症和便溏(稀便)存在关联,是潜在的菌群失调肠型。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欧洲BMIS队列参与者进行了横断面相关性分析,发现Bact2肠型在肥胖人群中明显更加普遍,但在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药)的肥胖者中,这一比例从17.7%降到了5.9%。未来需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来检验他汀类药物对菌群的组成和健康是否具有调控作用。
肠道菌群失调
Clinical microbiology
Metabolic syndrome
metagenomics
Microbiome
生物利用度
赵伟、张烽团队: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功能食品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综述)
如何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命题。人们经常发现许多功能食品和药物(尤其是中药)虽然效果明显,但生物利用度并不高。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的发展为解释这一矛盾现象提供了可能。《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最新发表了来自江南大学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赵伟、张烽团队的综述文章,从肠道菌群影响功能食品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经常发生的疗效和生物利用度之间不匹配的可能机制,提出了肠道菌群参与调节母体化合物(parent compounds)生物利用度的4条路径,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功能食品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4条解决方案。该综述为新食品功能因子和药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食品和药品生物利用度的概念与理论或被重新定义和丰富。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Gut microbiota
host metabolism
nutrient and drug outcomes
菌群-药物互作
解析肠道菌群与外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综述)
《Pharmacological Reviews》发表的长篇综述文章,聚焦肠道菌群与药物等外源化合物的双向互作,重点介绍了菌群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机制,以及二者互作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推荐专业人士学习参考。
菌群-药物互作
外源性物质
外源性物质代谢/异源物质代谢
药物微生物组学
Edgardo Somigl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