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体外培养
文章数:4篇
肠类器官
肠道类器官可分化出血管内皮细胞
一些在原生器官中出现的细胞群体,包括血管系统,在人多能干细胞(hPSC)来源的肠类器官(HIO)中还未观察到。Developmental Cell近期发表的文章,利用单细胞RNA测序观察到HIO早期出现了一群内皮细胞(EC),经过转录组比较发现,其与胎儿小肠EC的器官特异性表达谱相似性最高,表明HIO可以在体外共分化出一个具有肠道特异性EC转录特征的EC群体。
肠类器官
endothelial cells
human development
Organoids
human intestinal organoids
人体皮肤菌群
国内团队:人体皮肤菌群中的益生菌用于抗感染药物开发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上面定居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和彼此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共生皮肤细菌是维持皮肤屏障的基础,可防止病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但利用细菌间抑制现象作为抗菌策略的来源用于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来自上海交大李敏团队、武汉大学孙宇辉团队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Michael Otto教授在《Microbiome》上发表一项研究,他们从人体皮肤分离了众多的细菌培养物,发现人葡萄球菌(S.hominis)S34-1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S34-1产生的微球菌素P1(MP1)导致了该抑制作用的产生,且S34-1菌株和装载MP1的纳米颗粒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感染活性。该研究表明通过分析人类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相互作用来开发新的、有效的抗感染策略的可行性及潜力。
人体皮肤菌群
体外培养
生长抑制
微球菌素P1
微生物相互作用
药物研发
Nature子刊:用于口服药物筛选的胃肠道新模型
利用癌细胞测试口服药物的传统方法,无法有效预测药物在肠道中的体内吸收情况,且存在效率低的问题。《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的一项研究建立了一个使用猪胃肠组织外植体的机器人培养系统,可用于高通量分析预测口服药物在人体肠道中的吸收情况。
药物研发
口服药物
药物吸收
高通量筛选
体外培养
药物-菌群互作
快速测定个体肠道菌群药物反应的新方法
很多口服药物都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称为RapidAIM的体外检测方法,可测定药物对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药物-菌群互作
gut microbiome
Drug response
In vitro culturing
Metaprote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