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微生物相互作用
文章数:4篇
微生物相互作用
刘洋彧等:生态动力学对微生物溯源的挑战
量化可能的环境来源(“源”)对特定菌群(“汇”)的贡献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称为微生物溯源(MST)。解决MST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菌群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在污染控制、公共卫生和法医学方面具有深远的应用。哈佛大学刘洋彧团队在iMeta发表研究,表明生态动力学对基于群落结构的微生物溯源构成了根本性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审慎地解释现有微生物溯源求解器的结果。
微生物相互作用
微生物溯源 (MST)
优先效应
胞外囊泡(EVs)
国内团队: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如何实现交换?
微生物群内多种功能基因的交换对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和功能是有利的。然而,环境中可移动基因库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因而阻碍了我们对自然微生物群落中基因转移过程的理解。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生物体释放的EV (细胞外囊泡) 是微生物与栖息地之间互作的重要途径。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的文章研究了三种典型微生物栖息地中EV的流行情况、来源和DNA载体,在人类粪便、废水和土壤中发现了大量的EV。宏基因组分析显示,与源微生物组相比,EV相关DNA的分类学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并确定了一系列生产EV的高效物种。该研究为解释EV作为自然环境中移动功能基因的储存库提供了新的见解。
胞外囊泡(EVs)
糖苷水解酶
GH25
微生物相互作用
微生物
人体皮肤菌群
国内团队:人体皮肤菌群中的益生菌用于抗感染药物开发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上面定居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和彼此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共生皮肤细菌是维持皮肤屏障的基础,可防止病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但利用细菌间抑制现象作为抗菌策略的来源用于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来自上海交大李敏团队、武汉大学孙宇辉团队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Michael Otto教授在《Microbiome》上发表一项研究,他们从人体皮肤分离了众多的细菌培养物,发现人葡萄球菌(S.hominis)S34-1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S34-1产生的微球菌素P1(MP1)导致了该抑制作用的产生,且S34-1菌株和装载MP1的纳米颗粒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感染活性。该研究表明通过分析人类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相互作用来开发新的、有效的抗感染策略的可行性及潜力。
人体皮肤菌群
体外培养
生长抑制
微球菌素P1
微生物相互作用
宏基因组
Methods:微生物相互作用,你能算出来么?
深挖文献,算出关系,发大paper!欢迎大家深挖MC,发点中文期刊综述还是很方便的。
宏基因组
微生物相互作用
文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