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细菌分裂
文章数:1篇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王炜+杨朝勇等:肠道“暗物质”如何在体内生长分裂?新方法助你“看清”
人们分析肠道菌群目前仍以测序为主,辅以体外培养研究。然而,肠道菌群成员在肠道内如何发生各种生物学过程(比如细菌的分裂和生长),仅靠测序和体外培养是难以回答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王炜和杨朝勇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TAMP(右旋氨基酸探针序贯标记)并辅以FISH(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能够揭示不同种类的肠道细菌的在体生长和分裂模式。该方法对于研究肠道细菌的形态发生等微生物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肠道菌群中的“暗物质”——不可培养细菌,具有重要价值。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荧光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细菌生长
细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