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文章数:5篇
菌群成像
王炜+杨朝勇+魏泓:人肠道细菌的在体生长模式成像
Gut Microbes近期发表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炜、杨朝勇团队以及魏泓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在此前研发的菌群在体成像方法(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3691421)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将该方法应用于菌群人源化小鼠,以研究人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的在体生长模式,并建立了肠道细菌成像数据库Microiome Atlas(https://www.microbiome-atlas.com/)以便同行研究使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菌群成像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人源化小鼠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王炜+李小卫+杨朝勇:新方法看清菌群在肠内的3D空间分布
受限于现有的研究方法,人们对于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的三维空间分布情况仍所知甚少。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炜、李小卫和杨朝勇与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发表的一项最新工作中,报道了一种结合了组织透明化和新型DAA在体标记策略的方法,能实现肠道细菌在肠道内的原位3D高分辨率定量成像。该方法有助于直观地揭示菌群-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3D荧光图像非常炫酷,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metabolic labeling
Gut microbiota
tissue clearing
3D imaging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王炜+杨朝勇等:肠道“暗物质”如何在体内生长分裂?新方法助你“看清”
人们分析肠道菌群目前仍以测序为主,辅以体外培养研究。然而,肠道菌群成员在肠道内如何发生各种生物学过程(比如细菌的分裂和生长),仅靠测序和体外培养是难以回答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王炜和杨朝勇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TAMP(右旋氨基酸探针序贯标记)并辅以FISH(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能够揭示不同种类的肠道细菌的在体生长和分裂模式。该方法对于研究肠道细菌的形态发生等微生物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肠道菌群中的“暗物质”——不可培养细菌,具有重要价值。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荧光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细菌生长
细菌分裂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杨朝勇+王炜团队:利用D-型氨基酸探针定量细菌在肠道内的代谢活性
能够了解各类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代谢水平,这对研究菌群的在体活动及其对宿主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目前仍然缺少能够直接评估肠道细菌生长代谢活性的方法。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的杨朝勇、王炜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最新研究,开发了基于在体D-型氨基酸荧光探针代谢标记与FISH技术的MeDabLISH的策略,能够对各类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代谢水平进行量化。作为首个可以对细菌在体活性进行直接定量的方法,这种新技术对直观、可信地探究各类肠道细菌在体的微生物活动及其动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配合传统的基于16S rDNA 测序的菌群研究思路,将有望把肠道菌群的研究往更深层次推进。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荧光探针
代谢标记
Si Chen
Aiping Fang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Science:各路微生物基因组工具助力抵御疾病
在菌群研究和产业转化进程中,方法学和工具必不可少,这篇Science文章介绍了新兴的基因组测序相关工具,必读!
肠道菌群研究工具
粪便样本收集
基因组工具
生物收集器
测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