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HIV/AIDS
文章数:2篇
HIV/AIDS
母亲HIV感染,或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目前,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减少新生儿的HIV阳性率。但是ART对新生儿其他健康方面的影响并未阐明。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队列研究设计,发现ART治疗可能影响新生儿的体重发育,而这其中肠道菌群变化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HIV/AIDS
研究论文
新生儿
肠道菌群
HIV感染
靶向线粒体PPARα或可恢复HIV感染引起的肠道屏障受损
HIV感染早期可减少粘膜CD4+ T细胞并导致肠道上皮屏障受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抑制HIV病毒,但无法修复“肠漏”。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HIV感染的恒河猴模型中,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伴随着线粒体功能失调,植物乳杆菌可通过靶向PPARα信号,修复线粒体的脂肪酸β-氧化并恢复肠道屏障功能。
HIV感染
HIV/AIDS
PPARα
SIV
gut epithel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