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江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12年博士毕业于University of Rochester,从事ncRNA的计算生物学研究,随后进入Rob Knight实验室从事微生物组学研究。2018年回国就职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大数据算法,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用率14000余次,Google Scholoar H-index 35,2020、2021年被遴选为全球高被引学者。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徐振江团队:胃癌进展期间的胃部菌群变化
① 纳入9个16S数据集,包含的健康、胃炎、肠化生和胃癌样本数分别为104、511、223和1360;② 胃癌发生过程中,胃部菌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移除幽门螺杆菌进行分析时;③ 与胃炎样本相比,梭杆菌属、纤毛菌属及几种乳酸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咽峡炎链球菌等)在胃癌样本中频繁且显著富集;④ 与肠化生样本相比,口腔菌群在胃癌样本中富集;⑤ 不同亚型的幽门螺杆菌间存在互斥性;⑥ 在胃病进展过程中,胃液和粘膜菌群发生收敛性失调。
2023-04-05
徐振江+游月华等:新方法助力区分复杂样本中的活/死菌
① 建立了一种渗透压裂解结合PMAxx的方法表征复杂样本中的活体微生物群落,优化法(LyPMAxx-qPCR/测序)可有效去除唾液和粪便中95%以上的死菌,对活菌的影响较小;② LyPMAxx会降低唾液和粪便菌群的总体微生物量和多样性,改变物种的相对丰度;③ 冷冻保存会损伤唾液和粪便中65%和94%的活微生物细胞,唾液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粪便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对冷冻最敏感;④ 样本栖息地和宿主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微生物物种对lyPMAxx和冷冻的反应。
2023-03-27
徐振江团队:食品抗菌防腐剂如何影响菌群和糖代谢?
① 在健康小鼠中评估了11个常用的合成和生物源的抗菌防腐剂(AP)对肠道菌群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② 不同来源的AP均可诱导健康小鼠产生葡萄糖不耐受并扰乱肠道菌群,其中生物源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用最显著;③ 结合靶向代谢组和菌群分析发现氨基酸代谢在AP处理后显著降低,可能影响GLP-1释放;④ Nisin通过下调GLP-1的表达改变葡萄糖调节激素的分泌,可能介导葡萄糖代谢紊乱;⑤ Nisin还增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是否参与其中还需研究。
2022-09-13
徐振江等:人类唾液菌群的日常动态变化
① 每隔10-60分钟对人唾液进行密集采样,分析菌群的动态变化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② 进食活动扰动了唾液菌群,2种舌特异性细菌和3种牙菌斑特异性细菌在餐后增加;③ 菌群组成在不同的分类群水平上呈现昼夜振荡模式,如普雷沃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在夜间增加,Bergeyella HMT 206和嗜血杆菌属在白天缓慢增加;④ 鉴定出与口腔不同部位(舌、牙菌斑)相关的唾液菌共现模式;⑤ 不同口腔部位的细菌对唾液菌群的贡献,受日常活动的动态影响。
2022-06-10
杨瑞馥+徐振江+毕玉晶: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变化,或参与高原心脏病发生
① 采用低压性缺氧(H)条件模拟高原环境诱导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在28天内监测大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和胆汁酸(BAs)的变化;② H组大鼠体重减轻、红细胞增多,发生病理性心肌肥厚,伴随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副拟杆菌属、别样杆菌属和乳球菌属丰度增加,拟杆菌属和普氏菌属比例升高;③ H刺激引起粪便和血浆中SCFAs和BAs代谢异常,扰动微生物组-代谢组互作网络;④ 粪菌移植增加H大鼠菌群多样性,恢复结构,改善SCFAs代谢和心肌肥厚。
2022-03-14
徐振江+毕玉晶等:高山症中的肠道菌群靶向调控
① 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制剂治疗可缓解大鼠长期暴露于低压缺氧(模拟海拔5000米)环境下,引起的病理性心脏肥大;② 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制剂可显著缓解低压缺氧造成的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包括乳杆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等的改变;③ 低压缺氧改变大鼠血浆短链脂肪酸(SCFAs)、胆汁酸(BAs)、氨基酸、神经递质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但不影响粪便总SCFAs和BAs量;④ 靶向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恢复血浆中氨基酸和神经递质稳态,但对其他测量的代谢物无效。
2022-02-09
王军军团队:绿茶多酚或能调肠菌治肠炎
①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绿茶多酚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口服给药能减轻结肠炎症、肠粘膜氧化应激和屏障功能障碍,而结肠给药无此效果;② 这些保护性作用与EGCG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有关,包括增加阿克曼菌属等丰度、促进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的生成;③ 在诱导结肠炎前预防性口服EGCG,也能改变小鼠肠道菌群,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④ 粪菌移植实验证明,EGCG的有益作用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
2021-09-07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12年博士毕业于University of Rochester,从事ncRNA的计算生物学研究,随后进入Rob Knight实验室从事微生物组学研究。2018年回国就职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大数据算法,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用率14000余次,Google Scholoar H-index 35,2020、2021年被遴选为全球高被引学者。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