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君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吉尔·罗伯茨IBD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春君是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炎症性肠病研究吉尔罗伯茨研究所 (JRI) 的助理教授。郭博士的研究项目侧重于剖析微生物组与人类相互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他的团队将使用生物信息学、分子遗传学、代谢组学,和化学生物学方法来研究肠道微生物组代谢如何影响宿主代谢和免疫。通过微生物组基因编辑、代谢组学和使用不同的疾病模型,他的实验室致力将小鼠模型中的研究成果临床转化为创新的免疫/代谢介导疾病的治疗方法。
日报3000期|郭春君:点滴陪伴,见证成长
无论是在求职路上、科研工作中,还是在与同行的交流中,《热心肠日报》都为我提供了极大帮助,成为我日常科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9-09
郭春君等:非模式肠道菌基因编辑工具
康乃尔大学医学院金文兵和郭春君发表文章,介绍了一系列详细的基因编辑工具相关的实验步骤,针对非模式肠道革兰氏阴性拟杆菌和革兰氏阳性梭菌建立有效的基因转移方法并开发其基因编辑系统。
07-11
郭春君等Nature:菊粉如何通过菌群促进2型炎症?
Nature最新发表了美国康奈尔大学David Artis, Frank C. Schroeder和郭春君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发现富含可发酵纤维菊粉的饮食可以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导致胆酸等胆汁酸水平升高,促进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特征的黏膜2型炎症反应,从而加剧过敏并增强抗寄生虫免疫。这些发现阐释了膳食纤维如何通过肠道菌群代谢物来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新机制,也揭示了膳食纤维-菌群-宿主免疫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和多面性。
2022-11-03
郭春君团队Cell突破:在复杂菌群中揭示单个肠菌基因功能,新方法来了
Cell最新发表来自康奈尔大学郭春君团队的研究,开发了一套用于对非模式肠菌进行基因操纵的流程,大幅拓展了可进行基因操纵的肠道细菌的范围,并在一项概念验证研究中揭示了单个肠菌基因在具有复杂菌群的小鼠中的功能。
2022-01-20
郭春君等Nature:菊粉如何通过菌群促进2型炎症?
① 富含菊粉的高纤维饮食可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引起菌群衍生代谢物水平的广泛改变,伴随结肠和肺部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提示菊粉可促进2型炎症反应;② 机制上,菊粉改变菌群代谢,通过依赖于肠菌胆盐水解酶的方式,使血液中的胆酸等胆汁酸水平升高,胆酸通过作用于受体FXR上调基质细胞的IL-33表达,从而诱导ILC2生成IL-5,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③ 在定植人类肠道菌群的小鼠中也观察到菊粉的这些效应;④ 菊粉的促2型炎症作用,可加剧过敏原诱导的呼吸道炎症,也可增强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
2022-11-02
郭春君团队Cell突破:在复杂菌群中揭示单个肠菌基因功能,新方法来了
① 开发一套对5个菌门的非模式肠道细菌进行基因操纵的高通量流程;② 通过多因子优化,确定了对梭菌纲38个非模式菌株进行基因转移的方法,对其中28个菌株建立了基于CRISPRi或II类内含子的基因编辑工具;③ 该方法能有效进行细菌基因编辑,并在体外和小鼠体内调节对应的细菌代谢产物(如SCFA);④ 构建敲除baiH(胆汁酸7α脱羧通路的关键基因)的某梭菌菌株,将该突变株或对照菌株定植到有复杂菌群的小鼠中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敲除baiH影响了宿主的胆汁酸池和菌群组成,并通过减少丹毒丝菌科的扩张减轻了结肠炎症。
2022-01-19
Cell子刊: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驱动肠道炎症
① 克罗恩病(CD)患者的肠道菌群中,编码丙二醇脱水酶(PduC)的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增加;② PduC代谢产物丙酸与LPS协同刺激CX3CR1+单核巨噬细胞(MNP)产生IL-1β;③ 小鼠模型中,MNPs产生的IL-1β进一步诱导Th17细胞,驱动肠道炎症的发生,该过程依赖于PduC代谢活性;④ AIEC可将岩藻糖发酵产生的丙二醇作为碳源,在粘膜层大量增殖,从而引发炎症;⑤ 限制岩藻糖利用度可降低炎症和丙酸产生,表明微生物代谢可作为CD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1-02-03
Science:研究肠道菌产物对宿主影响的新利器
① 开发一种基于CRISPR-Cas9的方法,可实现对肠道共生梭菌的多基因敲除;② 以生孢梭菌(Cs)为模式菌,成功敲除了10个Cs衍生分子(三甲胺、多种短链脂肪酸(SCFA)和支链SCFA等)合成通路中的基因;③ 并用质谱方法和无菌小鼠定植试验证实,得到的突变株无法产生相应的分子产物;④ 对比定植野生型Cs菌株和无法产生3种支链SCFA(异丁酸、2-甲基丁酸、异戊酸)的双基因敲除Cs突变株的小鼠,发现这些分子可调控宿主产生IgA的浆细胞。
2019-12-13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菌群分子靶点
① 给无菌小鼠定殖三甲胺(TMA)和氧化三甲胺(TMAO)生成能力不同的人体粪菌,以及胆碱利用C基因(CutC)功能水平不同的特定菌群或菌种(生孢梭菌);② 肠道菌群中CutC的功能水平可通过粪菌移植传递给受体小鼠,同时传递的还有将膳食胆碱转化为TMA和TMAO的能力,以及血小板反应性和血栓形成潜力,均依赖于菌群中CutC的存在和表达;③ 菌群的胆碱TMA裂解酶途径,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分子靶点,抑制细菌CutC或是有效的治疗策略。
2018-10-26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吉尔·罗伯茨IBD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春君是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炎症性肠病研究吉尔罗伯茨研究所 (JRI) 的助理教授。郭博士的研究项目侧重于剖析微生物组与人类相互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他的团队将使用生物信息学、分子遗传学、代谢组学,和化学生物学方法来研究肠道微生物组代谢如何影响宿主代谢和免疫。通过微生物组基因编辑、代谢组学和使用不同的疾病模型,他的实验室致力将小鼠模型中的研究成果临床转化为创新的免疫/代谢介导疾病的治疗方法。
复旦大学,药学院,学士
南加州大学,药学院,理学博士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助理教授
肠道菌群和宿主互作的分子机理,肠道菌群小分子,基因编辑和改造肠道菌群
2020,oster & Science Microbiome Prize Finalist
2020,AGA-Allergan Foundation Pilot Research Award
201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创新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