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章数:8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早期CLL:观察等待,就是最好的治疗
① 高危因素包括弥漫性骨髓浸润(BMIP)、淋巴细胞倍增时间(LDT)<12个月、胸苷激酶>7U/L或β-2-微球蛋白(β-2-MG)>3.5mg/L;② 1997年至2004年,招募710例CLL患者,189例为高危患者(HR),1:1随机,93例早期氟达拉滨(HR-F)组,96例观察等待(HR-W&W)组,HR-F组57例(80.3%)完成6个周期;③ HR患者较LR患者PFS、TTFT及OS缩短,HR-F患者较HR- W&W的PFS、TTFT延长,OS无明显差异;④ 早期CLL患者,“观察等待”是标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高危人群
氟达拉滨
预后
总体生存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RD检测与白血病诊治:必读综述
① 自1992首次报道用流式细胞术评估微小残留病灶(MRD)以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② 虽然高通量测序和更具体的分析正在完善,流式细胞仪和聚合酶链反应是最常用的2种衡量MRD的方法;③ 患者接受化学免疫治疗(CIT)配合新药后,MRD是预测存活期(PFS)和评估总存活数(OS)独立预测因子;MRD状态对所有应答者都有预后价值,因为大多数病人都得到部分缓解;④ 需深入研究验证MRD状态作为临床治疗决策点。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灶
预后价值
化学免疫治疗
新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含依鲁替尼的联合方案治疗IGHV突变的CLL:有效率100%
① Nitin Jain在2017年ASCO年会上报道II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29例初治IGHV突变CLL或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LL),无17p缺失或TP53突变,在标准FC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obinutuzumab)方案基础上增加ibrutinib(Imbruvica),化疗周期数从6个减为3个;② 24例完成了3周期iFCG,完成3周期iFCG的患者ORR为100%,20例(83%)患者达到骨髓最小残存病灶阴性(MRD-)状态;③ 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GHV突变
最小残存病灶
氟达拉滨
ibrutini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型B细胞受体交互作用:影响CLL结局
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自主性B细胞受体(BcR)介导的信号传导是肿瘤B淋巴细胞的标志性特点;② BcR免疫球蛋白发起通过表位间的同型交互作用的细胞间信号传导,而这些表位对于携带同类临床生态学组成的亚组病人是独特的;③ BcR- BcR交互作用的分子细节决定疾病的临床过程,在惰性病例里亲和力更强、半衰期更长,在侵袭性个体中由更弱的、短暂的联系介导;④ 导致细胞自主性信号传导的同型BcR联系的多样性提供了创新性治疗策略的机会。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主性
B细胞受体
信号传导
治疗策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低剂量美罗华治疗CLL:此路不通?
① ARCTIC是一项针对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IIB期非劣性研究;② CLL的传统一线方案为FC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及利妥昔单抗),该研究假设米托蒽醌联用低剂量利妥昔单抗(FCM-miniR)不劣于FCR;③ 研究结果显示,FCR与FCM-miniR相比,CR率为76%vs55%,MRD阴性率为54%vs44%,严重副反应率为41%vs49%,PFS及OS均没有显著差异;④ FCM-miniR耐受性及疗效均劣于FCR,而毒性更大,因此不会再进行确证性临床试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低剂量利妥昔单抗
ARCTIC临床试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患者有那么多靶向药,先吃哪一个?
① Ibrutinib, idelalisib及venetoclax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CLL,但并无指南推荐其优先次序;② 研究共纳入683例患者,分别服用激酶抑制剂(KIs)或venetoclax,主要终点为PFS;③ 作为一线KI,Ibrutinib与idelalisib的ORR分别为69%与81%,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中位PFS为35个月,中位OS未达到;④ 在一线、复发难治、17p缺失及复杂核型等条件下,Ibrutinib比idelalisib有更好的疗效;⑤ 若初始KI无效,则备选KI或venetoclax相比于化疗其PFS更优。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依鲁替尼
激酶抑制剂
CLL
ibrutinib
循环肿瘤DNA
白血病疾病监测:液体活检,大有可为!
① 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来讲,新治疗方法(如各种靶向药物)的使用,更突出了传统疾病监测方法的局限性,即不能区分疾病不同受累部位的治疗反应;② 循环肿瘤DNA(ctDNA)的优势,在于可用于CLL的基因突变监测和无创性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③ 全面捕捉疾病背后的基因突变图谱;④ 整合体内不同受累部位的信息,监测肿瘤负荷;⑤ 动态监测与耐药或克隆进化有关的新的遗传改变,发现与Richter综合征相关的基因改变。
循环肿瘤DN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克隆进化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
依鲁替尼治疗CLL耐药机制:BTK C481S突变
① ibrutinib 靶向治疗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少见复发;② 复发组进行回顾性深度BTK 和PLCG2测序,筛选组前瞻性进行;③ 中位随访3.4年,4年预估的累积进展发生率为19%,基线核型复杂性、del(17)(p13.1)和年龄小于65岁为进展的危险因子;④ 85%复发者出现BTK或PLCG2获得性突变, 112例前瞻性检测,8例患者复发,所有均在复发前出现获得性耐药突变;⑤ BTK 和PLCG2突变早期出现,可作为预示复发的生物标志物,提示干预的时机。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深度测序
获得性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