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Zhong Wei
文章数:10篇
根际噬菌体
韦中团队:根际噬菌体组如何调控土壤青枯菌生物障碍的发生?
细菌病毒/噬菌体,在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周转和细菌裂解中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噬菌体在土壤中很丰富,但它们对植物病原体和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却不甚了解。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韦中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结合噬菌体组、宏基因组、培养组等多组学方法,发现土壤抑制性可能是由根际噬箘体群落驱动的,根际噬箘体群落可以调节R. solanacearum的密度和与病原体抑制细菌的干扰竞争的强度,进而揭示了根际病原菌青枯菌专性噬菌体和土著细菌噬菌体介导土壤青枯菌生物障碍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总之,该研究为利用噬菌体消减土壤青枯菌生物障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值得关注。
根际噬菌体
青枯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土著细菌
植物菌群
郝格非+韦中等:一文读懂植物微生物群介导的长距离信号转导(综述)
植物调节生理反应是基于它们感知环境信号的内在能力,以及通过与植物共生微生物的直接互作。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韦中、贵州大学郝格非及Mo-Xian Chen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综述,详细总结了由共生微生物群介导的植物内长距离信号传导机制,并列举了参与信号转导的生物学靶点和代谢产物,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化学物质来调控植物微生物组及植物环境适应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值得关注。
植物菌群
信号传导
综述
基础研究
根际微生物
细菌多样性
韦中+周新刚:国内团队揭示生物炭抑制作物土传病害机理
南京农业大学韦中和东北农业大学周新刚与团队,近期在iMeta发表研究,探究了生物炭是否能促进植物招募有益细菌到根际,从而形成抑病型根际菌群。本研究表明,生物炭增强了番茄根际菌群的抑病能力,能促进番茄有效地招募抑病型根际菌群来抵御枯萎病。本研究结果让人们认识到通过农业措施增强对根际有益菌群的招募会有助于抑制土传病害,并可提高农业可持续性。
细菌多样性
病害抑制
枯萎病
菌群招募
根际菌群
Nature子刊:铁载体——根际能否阻断病原菌传播的关键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团队的徐阳春、韦中实验室,近日在 Nature Microbiology 上发文,描绘了植物根际菌群与植物病原菌针对于铁元素尔虞我诈的江湖。我们知道三价铁就是根际微生物争夺的稀缺资源,为了获取铁,微生物会产生一种高效结合Fe3+的低分子化合物——铁载体。理论上来说,每个微生物的铁载体都是有识别码的。如果病原菌掌握了这些识别码,就可以窃取这些铁载体,这样的微生物反而成为病原菌的傀儡和帮凶。而只有产生铁载体的能力强,并且又不能被病原菌识别利用的根际微生物才能更好地保护植物健康。
根际菌群
微生物生态学
铁载体
菌株共培养
青枯病
噬菌体疗法
南京农大沈其荣、韦中等:使用复合噬菌体疗法防治番茄青枯病取得重大突破
本期日报,我们特别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微生态与根际健康实验室”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发表的最新成果:利用复合噬菌体疗法防治番茄青枯病。 尽管噬菌体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很早就被提了出来,但是在应用上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特别是在噬菌体疗法的安全性、特异性和诱导抗性等方面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以实验方法证实噬菌体疗法的可靠性、安全性显得尤为关键。在小编看来,由于这项研究使用了田间试验的设计,所以成果非常贴近实际。其主要结论之一,使用噬菌体治疗后,可以帮助根际菌群的结构向好,对于我们在肠道或者人类健康领域使用符合噬菌体疗法提供了十分积极的生态学观点指引。 消息传来,热心肠研究院第一时间联系采访了论文第一作者“90后”副教授王孝芳和通讯作者之一“85后”教授韦中两位老师,请他们讲讲如何把噬菌体疗法落到中国大地的精彩故事。
噬菌体疗法
根际菌群
根际菌群
噬菌体
青枯病
土壤菌群
Science子刊:南农沈其荣、徐阳春团队证实苗期土壤菌群微生态决定作物未来健康
沈其荣教授领衔的南京农业大学微生态与根际健康研究团队继上个月发表Nature子刊(http://mr-gut.cn/papers/read/1073890272)之后,又在Science子刊发表论文。论文研究发现,苗期土壤菌群的结构可以决定作物未来是否发病,从实践上明确了早期土壤菌群的重要功能,为未来可能开展的植物微生态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植株“儿童”时期的菌群决定“长大”后能否发病,这一结果在肠道菌群研究中似曾相识。
土壤菌群
根际菌群
土壤菌群
植物健康
微生态
根际菌群
南京农大沈其荣+韦中:土著根际菌群中的“便利关系”也为外来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便利”
根际菌群中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以互利共生为代表的“便利”型关系和以竞争为代表的“对抗”型关系。在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时,充满合作的“便利”型关系难道不能兄弟同心,一致对外吗?
根际菌群
Antagonism
community ecology
facilitation
invasion resistance
植物相关菌群
TPS:植物育种中的植物相关菌群
① 传统的植物育种通过改善植物基因组以获得更好的植物性状;②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获得新表型的替代架构,通过修饰植物基因组信息及植物相关菌群;③ 用于将内生植物菌群传播给下一代植物的新技术的发展让这种概念成为可能,在亲本植株中接种可垂直传播的菌群可让后代植物获得接种的菌群及相应的性状;④ 仍缺乏在植物功能共生体水平的研究,需克服菌群从F1代向后代垂直传播的限制。
植物相关菌群
植物育种
益生菌
mBio:假单胞菌促进抑制植物根部病原体
抑制植物病害,特定益生菌可能能大放异彩,这个研究就发现了假单胞菌促进抑制植物根部病原体青枯雷尔氏菌。值得看看的研究哦。
益生菌
根围菌群
Weintraub A
Nord CE
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
南京农大韦中:噬菌体和细菌竞争者能够协同抑制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的生存
这是韦中教授2016年底发表在《Evolution》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是2019年《Nature Biotechnology》文章的重要基础之一(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52413408)。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发现噬菌体和细菌竞争者共同存在的时候,病原菌在同时应对二者的作用时有点“顾此失彼”,即产生了对噬菌体抗性的病原菌,在面对细菌竞争者时更加脆弱。所以,噬菌体和拮抗菌的组合能够更好的抑制病原菌的活性。
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
根际菌群
噬菌体
青枯病
青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