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大熊猫
文章数:5篇
微生物基因组目录
魏辅文+赵方庆等:构建大熊猫高质量肠道微生物组目录
肠道菌群在宿主适应和进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野生哺乳动物自然种群中研究不足。从宏基因组学的角度可进一步探究宿主的适应性进化和加强濒危哺乳动物的保护工作。近日,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439份大熊猫粪便样本长、短读长测序数据,构建大熊猫高质量肠道微生物组目录(PandaGut),共识别出820个MAGs和237万个独特基因,并构建划分出三种代表性肠型,值得关注。
微生物基因组目录
大熊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大熊猫
中科院动物所:共生菌介导大熊猫的“气味”物质合成
化学通讯是野生动物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作为独居性物种,大熊猫主要依赖于肛周腺分泌物(AGS)和尿液进行化学标记来传播信号,而AGS标记是最为独特的一种。野外研究表明,这种标记行为存在季节性差异,也受环境条件影响。标记物中的小分子化学信号物质传递着重要的个体信息,起着促进繁殖、建立领地和稳定社群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这些重要化学信号物质的合成过程尚不清楚。在The ISME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聂永刚研究团队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GC-MS)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了野生和圈养大熊猫AGS和粪便中的气味物质和共生菌群组成,发现气味物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共生菌群组成差异导致的。该研究为理解大熊猫化学通讯这一重要行为特征提供了新见解,也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圈养种群繁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大熊猫
化学信号
动物共生菌群
宏基因组
脂质代谢
动物菌群
四川农业大学:饮食、栖息地环境及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大熊猫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对于大熊猫的健康十分重要。四川农业大学的邹立扣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详细分析了饮食、栖息地环境及生活方式对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包括细菌与真菌)的影响。
动物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大熊猫
肠道噬菌体
广东科学院:大熊猫的肠道噬菌体的年龄相关变化
广东科学院的Libiao Zhang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大熊猫幼仔及成年大熊猫的肠道噬菌体,鉴定出了随大熊猫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肠道噬菌体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肠道噬菌体
Giant panda
Gut bacteriophages
Dynamics between bacteriophages and bacteria
Dietary intake
大熊猫
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可能并没有特化出发酵纤维素的能力
大熊猫拥有和别的食肉动物类似的短而简单的胃肠消化系统,但是却以竹子为主要食物,这一现象使其成为现生哺乳动物中的神秘物种。近年来,除了针对大熊猫自身取得的突出研究进展,其取食习性的适应性现状也是生物科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畜遗传资源勘查与创新重点实验室李英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伙伴使用短读长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大熊猫的粪便进行了研究,并将大熊猫粪便样品的宏基因组数据与哺乳动物中的植食类、肉食类和杂食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揭示大熊猫肠道菌群与熊等食肉动物更为近似,而明显不同于植食类群,以及大熊猫肠道菌群并没有产生消化竹子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特化。
大熊猫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学
酶活
饮食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