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选
|
|
Lancet子刊:微生物组生物标志物,如何从前沿研究到临床应用?(综述)
人类微生物组行动联盟通过德尔菲调查法,汇总了关于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生物标志物的需求、挑战和限制的专家共识。 2024-09-13 | |
【第二轮通知】2024·第六届中国 GI(血糖生成指数)国际会议
诚挚欢迎感兴趣的同仁参与本次会议! 2024-09-19 | |
热心肠智库
|
|
李福勇等:人类粪便样本中的细菌精准计数
浙江大学李福勇团队与合作者比较了定量PCR(qPCR)和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在人粪便样品中对细菌精准计数的表现,并为菌株特异性引物设计与验证开发分步方案。 2024-09-13 | |
王卫庆/王计秋/刘瑞欣等Nature:大脑如何影响肠道脂肪吸收?新发现揭示脑-肠轴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王卫庆和王计秋作为通讯作者、刘瑞欣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研究,揭示了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在控制肠道脂肪吸收中的关键作用,天然化合物葛根素可调节该脑-肠轴以减少脂肪吸收,为肥胖和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2024-09-12 | |
洪睦铿/李娟/周宏伟/李壮Cell子刊 :饮食节律诱导肠道菌群的节律振荡,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节奏
南方医科大学的洪睦铿、李娟、周宏伟、李壮与团队,揭示了饮食的时间规律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群的昼夜节律变化来调节类风湿关节炎(RA)的炎症节奏,为缓解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2024-09-12 | |
牟相宇+赵文婧:肠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加剧小鼠结肠炎
中山大学牟相宇、赵文婧团队针对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pulmonis)对结肠炎的促炎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肠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T3SS)加剧小鼠结肠炎,并可能作为克罗恩病(CD)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2024-09-10 | |
袁慧娟团队:治疗2型糖尿病的双效口服仿生纳米造氢器
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团队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问题,设计了以空心介孔硅纳米颗粒、氨硼烷和生姜外泌体组成的仿生口服氢气发生器HMS/A@GE。 2024-09-10 | |
孔庆鹏+张志刚+罗勇军:肠道菌群有助于人类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孔庆鹏、云南大学张志刚、陆军军医大学罗勇军共同通讯在Genome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对同组45名健康的汉族成年人进行为期108天纵向研究,这些参与者从低地的重庆(海拔243米)前往高原的西藏拉萨(海拔3658米),然后返回,探究高海拔暴露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 2024-09-10 | |
热心肠日报
|
|
全球胃肠癌负担几何?GUT发表大规模研究数据
本期话题:消化系统癌症,流行病学,TEX264,幽门螺杆菌,癌症分型,结直肠癌,脑垂体肿瘤,器官保留,药物临床。 2024-09-16 | |
减少炎症,主食多吃全谷物
本期话题:全谷物,炎症,低炎症饮食,地球健康饮食,心血管,肝脏健康,超加工食品,食品安全,母婴。 2024-09-15 | |
肠道如何耐受食物抗原?67.7分综述详解口服耐受机制新见解
本期话题:口服耐受,小菌素,抗生素,IBD,肠道免疫,肠脑轴,肺肠轴,肠肝轴,肌肉,高胆固醇血症。 2024-09-14 | |
专家共识:微生物组生物标志物,如何迈向临床应用
本期话题:生物标志物,方法学,肠道共生原虫,霍乱弧菌,端粒,胃肠化生,幽门螺杆菌,生物乙醇,环境微生物。 2024-09-13 | |
王卫庆/王计秋/刘瑞欣等Nature突破:葛根素如何通过脑-肠轴调控脂肪吸收
本期话题:脂肪吸收,脑肠轴,关节炎,潘氏细胞,大肠癌,IBD,IBS,母乳菌群,定植抵抗,噬菌体疗法。 2024-09-12 | |
17页综述详解:肠菌如何远距离影响肿瘤免疫
本期话题:癌症免疫监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ILC,肠脑轴,高龄老人,抗菌肽,IBD,糖脂吸收,标志物。 2024-09-11 | |
肠屏障在肠脑互作疾病中有何关键作用?25.7分综述一文读懂
本期话题:肠屏障,IBD,自身抗体,纳米医学,III型分泌系统,关节炎,糖尿病,缺氧适应,微生物基因组目录。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