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定殖
文章数:6篇
光照
Nature子刊:根系微生物可以远程提高植物应对地上部环境胁迫的能力
本研究首次发现植物根系菌群可以通过根系菌群--根系--植物地上部轴线拯救了植物在光照不足情况下的生长。该发现证明了植物根系菌群除了可以调控植物同区域内地下部环境胁迫外,还可以远程帮助植物应对地上部环境胁迫。同时,该发现首次印证了在植物体内存在着类似动物肠道菌群与大脑间远程反馈调节的枢纽——根系菌群和植物地上部远程反馈调节枢纽。该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根系菌群帮助植物应对地上部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结果将更好地指导人类运用合成菌群提高植物抵御地上部环境胁迫的能力,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可借鉴作用。
光照
防御
植物生长
拟南芥
合成菌群
人体微生物组
Nature子刊:21世纪的人体微生物组(评论)
作者评论了人体微生物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首先谈到从无菌小鼠中得到的见解与认识,其次谈到微生物代谢活动可能会影响人体生理状况并论述了人类微生物组的发展,最终展望了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人体微生物组
代谢物
微生物功能
定殖
宿主遗传
整合分析
ISME:整合分析揭示塑料圈微生物组的全球多样性
本研究首次对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的所有塑料圈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再分析。通过机器学习方法,作者发现环境因素(例如环境和光的可用性)以及研究设计的各个方面(例如引物对和孵育时间)在影响塑料圈群落组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与对照生物膜相比,不同塑料材质类型和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都可以对其进行区分。作者确定了在塑料上形成的生物膜中比对照生物膜中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成员。这突出表明,迫切需要确定这些微生物是否具有塑料生物降解能力,或者是人类或其他生物体的病原体。作者还确定了一些他们甚至缺乏基础知识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其他关键领域。显然,塑料污染是人类世界的关键指标,如果希望减轻其影响,则必须将未来的研究重点放在作者在此强调的知识空白上。
整合分析
塑料圈
定殖
塑料生物降解能力
群落演替
黏附素
表面偶联黏附素,改善活菌定殖及功能
活的治疗细菌(LTB)有望治疗微生物相关的疾病,其中活菌定殖是活细菌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但鲜有方法能改善LTB在肠道的定殖能力。《Small》最近发表的文章,对LTB的表面进行了修饰,将合成粘附素(SA)作为一种抗体,偶联在LTB表面,并检测了修饰后细菌的粘附性、对病原菌的定殖抵抗、药代动力学及小鼠肠道内的定殖情况。本方法或可通过控制LTB及其粘附目标之间相互作用来调节活菌在肠道中的定殖,并有助于活菌疗法的开展、提高活菌治疗疗效。
黏附素
活菌疗法
表面修饰
定殖
定殖
中科院先进院发现空间扩展生境定殖的进化稳定性策略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刘陈立研究员实验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泰立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团队根据模型计算和实验验证推导出一个简单定量公式,包含生存面积、运动速度、生长速度这三大关键因素。根据该公式,在已知空间大小的条件下,便能算出迁徙进化的最优策略。作为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从细菌上学习到的生物迁徙进化规律,能够从理论上指导多细胞生物或生态体系的构建。未来,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调控细胞运动、生长速度,定量计算细胞在空间中的分布位置,有望实现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工程化合成。
定殖
迁移速率
进化策略
扩张策略
Xian-Wei Wang
个性化医疗
Cell子刊:研究益生菌的定殖机制,有助于开发“个性化”菌群疗法
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对Suez等人及Zmora等人最新在Cell上发表的两篇重磅益生菌相关研究发表了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深入研究益生菌在体内的定殖机制,有利于未来研发“个性化”的细菌疗法。
个性化医疗
益生菌
益生菌
定殖抗性
定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