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人体微生物组
文章数:17篇
绿地暴露
中山大学:绿地暴露对人体微生物群落有何影响?
绿地通常指自然植被覆盖的区域,如城市公园、森林、道路绿化带等。最近研究发现城市绿地是城市居民接触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有关绿地暴露与人体微生物组间关系的证据仍相对有限,绿地暴露对人体微生物组的影响尚未明确。近日,中山大学杨博逸、董光辉及团队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国家大规模人群微生物组分析,揭示了绿地暴露与人类微生物组的关系,值得关注。
绿地暴露
人体微生物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样性
人体微生物组
刘洋彧Cell子刊:人体微生态操控的展望(综述)
人类体内和体表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基因统称为人类微生物组。人类微生物组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对人体微生物组有了广泛知识。然而,我们对人类微生物组的理解最终需要体现在对其进行操纵以促进健康的能力上。从生物系统学层面上,基于微生物群的疗法仍有许多基本科学和技术的问题需要解决。哈佛大学刘洋彧近期发表在Cell Systems的综述,对领域内的挑战进行了阐述,详细回顾了群落生态学、多层面网络科学和控制理论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进展,并首先引入了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模型框架作为微生物群落控制策略的基础,此外专注于简单的种群水平模型(PLMs),讨论了微生物动力学的普适性,介绍了控制微生物群落的理论框架和两种实际控制策略,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人体微生物组
微生物组控制
生态网络模型
代谢模型
微生物动力学
菌群演替
Nature Reviews:伴随人一生的菌群演替(必读综述)
在人的一生中,共生菌群在不断发生变化。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Rob Knight团队的综述,总结了人体不同部位的共生菌群从出生到死亡的三个演替阶段,以及死后的菌群演替变化,并探讨了研究方法和未来研究方向。重磅综述,推荐专业人士学习参考。
菌群演替
微生物生态学
人体微生物组
综述
口腔菌群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腔菌群特征
口腔微生物与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他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鉴于口腔与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联系,口腔菌群的组成不仅与口腔健康有关,还影响全身的系统过程。然而,我们对形成健康口腔菌群组成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发表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千余名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西班牙人的口腔菌群特征,有助于发展基于口腔菌群的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个体化预防、诊断及治疗策略。
口腔菌群
年龄
人体微生物组
人体微生物组
新生儿微生物组学干预面面观(观点)
发表在《Microbiome》上的观点文章总结了目前对新生儿微生物组的作用、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的前沿性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体微生物组
其他
婴儿
剖宫产
粪便菌群移植 (FMT)
人体微生物组
Nature子刊:21世纪的人体微生物组(评论)
作者评论了人体微生物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首先谈到从无菌小鼠中得到的见解与认识,其次谈到微生物代谢活动可能会影响人体生理状况并论述了人类微生物组的发展,最终展望了人体微生物组研究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人体微生物组
代谢物
微生物功能
定殖
宿主遗传
宇航员
国内团队:宇航员在模拟太空舱长期生活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变化
山东大学冯强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莹辉与团队,近期在Gut发表通讯文章,报道了宇航员在地面太空舱进行长期封闭模拟训练期间,多个身体部位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物组的变化和联系。
宇航员
人体微生物组
代谢组
结直肠癌
Cell子刊:大肠癌早期微生物变化具有潜在因果关系
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CRC)有关,但其在CRC发生之前的因果改变尚未被阐明。最新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的研究对CRC发生前微生物组的变化进行前瞻性评估。该研究证实,利用微生物组监测腺瘤的效果或许有限,但在结肠肿瘤中,这些早期微生物的变化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
结直肠癌
metagenomics
metatranscriptomics
human microbiome
Lynch Syndrome
人体微生物组
用靶向性方法,丰富人类细菌基因组数据库
mSystems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有选择性的优先测序并组装了665个新的人体细菌菌株基因组,有效扩展了已有的人体细菌基因组数据库。
人体微生物组
HMP
Genome
human microbiome
Microbiome
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
Cell子刊:揭秘人肠道细菌的CRISPR-Cas系统
噬菌体大量存在于人类肠道,但其与肠道细菌的相互作用有待探究,尤其是在细菌的“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层面。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对一种常见人肠道细菌——迟缓埃格特菌的CRISPR-Cas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构建了一个人类病毒组数据库,可用于搜索CRISPR的靶标噬菌体,有助于深入分析肠道细菌与噬菌体的互作机制。
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
CRISPR-Cas系统
人体微生物组
肠道细菌
噬菌体
药物-菌群互作
菌群-药物互作影响药物效果(综述)
药物与菌群的互作是菌群研究的热点问题,《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近期发表综述,着重讨论了口服药物与肠道菌群的互作,特别是菌群对药物的修饰和代谢及其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药物-菌群互作
Microbiome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logy
xenobiotics
微生物组多样性
微生物组跨域及与病毒的互作(综述)
尽管热心肠日报一般将Microbiome译为菌群,但是我们知道微生物组的成分不仅仅只有菌。它的主要成员是细菌,但同时还包括真菌、古菌、病毒和一些可能的真核生物。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共同影响宿主的健康和行为。因此,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综述600篇参考文献,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总体上,人体微生物组(包括肠道、口腔、女性阴道和皮肤等)的量级估计为10^13-10^14个细菌,10^12-10^13个真菌,0-10^4蠕虫和10^14-10^15病毒。细菌主要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的微生物;真菌主要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病毒主要是有尾噬菌体、微小噬菌体和一些宿主病毒;蠕虫则包括吸虫、线虫和绦虫等。
微生物组多样性
人体微生物组
种间互作
Archaea
bacteria
伦理
马永慧等:菌群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Protein & Cell中国肠道大会专刊发布厦门大学医学院马永慧主笔的评论文章,从多个角度,全面详细的探讨了人体菌群研究和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等问题,呼吁减少炒作、理性的促进菌群研究和转化应用。
伦理
人体微生物组
Anna Peters
Claudia Stäubert
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Nature子刊:利用微生物组序列分析,合成新抗生素
人体微生物组,一定蕴藏着新药、新抗生素、新益生菌宝藏,这些宝藏时刻都在,但挖到需要高超的技巧。这篇最近Nature Chemical Biology 上的逆天文章,仅仅依靠微生物组一级序列分析,就可以预测出潜在抗生素的结构,而后通过化学合成出新的抗生素,这样的抗生素大大提高了小鼠抵抗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能力!这篇文章的作者,无疑挖到了宝藏,而且发明了挖宝藏的方法,也想挖宝藏的人,还不赶快认真读一读!
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humimycin
抗生素
人体微生物组
J Peter W Young
新书
FM:再次推荐好书Follow your gut
Rob Knight的 Follow your gut,群里推荐过n次了,原版pdf也流传过,看过的人,建议多次阅读,没看过的人,一定看看哦。
新书
人体微生物组
肠道微生物组
人体
微生物学-科学传播
人体微生物组
Cell子刊:在健康和疾病中,如何个体化利用微生物组?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Eran Segal、Eran Elinav和团队的重要综述:① 特别讨论:个性化了解每个人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如何能促进个性化诊断、风险评估、疾病预防、疗法决策和患者随访;② 分析相关领域有什么局限性、误区和挑战;③ 探讨通过营养、益生元、益生菌、代谢产物的干预都有什么办法可以调控微生物组。
人体微生物组
个性化健康
个性化医疗
人体微生物组
JAMA:人体微生物组及未来医学实践
小秘书推荐这篇文章,是为了推荐里面的图,转需。
人体微生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