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种间互作
文章数:9篇
种间互作
共生菌群影响宿主种间互作
浮游植物是生态学研究中评估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mBio近期发表的一篇Editor's Pick研究,以浮游植物为模型,研究了共生菌群对宿主发生种间互作的影响,表明共生菌群可通过促进宿主生长,来改变宿主种间互作的强度和敏感性。
种间互作
biodiversity
eukaryotic species interactions
Microbiome
species coexistence
乙烯信号
Microbiome:中科院南土所揭示间作重塑根际微生物组并促进生长的机制
植物邻近检测识别和化感应答的响应策略是物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 尽管越来越多地了解植物邻近识别和涉及植物释放挥发物的响应,但人们对于在土壤中的信号化学物质如何在植物-植物相互作用中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近日,Microbiome 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孙波课题组题为“Root ethylene mediates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when chemically detecting cyanide produced by neighbouring plant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研究了种间植物(花生与木薯)地下部化学信号识别途径,揭示了花生信号调控根际微生物的竞争性防御生存策略。
乙烯信号
邻近检测
化学信号
种间互作
氰化物
微生物组多样性
微生物组跨域及与病毒的互作(综述)
尽管热心肠日报一般将Microbiome译为菌群,但是我们知道微生物组的成分不仅仅只有菌。它的主要成员是细菌,但同时还包括真菌、古菌、病毒和一些可能的真核生物。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共同影响宿主的健康和行为。因此,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综述600篇参考文献,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总体上,人体微生物组(包括肠道、口腔、女性阴道和皮肤等)的量级估计为10^13-10^14个细菌,10^12-10^13个真菌,0-10^4蠕虫和10^14-10^15病毒。细菌主要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的微生物;真菌主要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病毒主要是有尾噬菌体、微小噬菌体和一些宿主病毒;蠕虫则包括吸虫、线虫和绦虫等。
微生物组多样性
人体微生物组
种间互作
Archaea
bacteria
微生物互作
Nature子刊:菌群内种间互作依赖于不造成代谢压力的分泌物
微生物间通过交换代谢产物进行互作,但这些代谢产物往往会为微生物带来代谢压力。本研究通过计算机建模模拟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发现微生物利用代谢压力较小的分泌物进行种间信息交流,维持微生物生态系统稳定。该成果对研究菌群建立以及菌株互作具有参考价值。
微生物互作
低消耗代谢产物
种间互作
代谢建模
微生物生态系统
真菌组
Nature综述:关注真菌组多样性
Nature微生物学综述中的一篇文章总结了当前真菌组研究的进展、问题和挑战。作者认为在测序的基础上考虑物种相互作用等方面,将促进对真菌生态系统的认知。
真菌组
高通量测序
18s rRNA基因
宏基因组
宏转录组
原生动物
使用原生动物调节根际菌群?
根际微生物组是植物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然而,驱动微生物组装配的机制尚不清楚,阻碍了对其有效管理。在这一综述中作者提出:自由生活的原生生物作为微生物组的一个被忽视但核心的组成部分,可以提供强大的杠杆作用来改善微生物组的功能。
原生动物
根际菌群
Protists
amoeba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种间互作
Cell:细菌“好朋友”帮助植物抵御真菌危害
细菌,真菌和卵菌分别产生于约 35,10 和 5 亿年前,并且在陆生植物出现 (约4.5亿年前) 之前就在土壤中共存和相互作用。Cell 上的一项研究中综合使用菌群网络分析(含3个地区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菌群构建(含148种细菌、34种真菌和8种卵菌)和体外大规模互作实验(2862对互作)确定,根际细菌才是拟南芥的“好朋友”,帮助拟南芥应对真菌的危害。
种间互作
根际菌群
bacteria
Fungi
microbe-microbe interactions
种间互作
海岸带中的细菌和古菌接力将胆碱转化为甲烷
海岸盐沼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季胺和甲基化胺,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以胆碱为例,它是一个季胺碱,其分解过程分为两步,以三甲胺为中间体。有趣的是,这两个步骤分别由细菌和古菌完成。
种间互作
互养
温室气体
海岸沉积物
DNA-SIP
合成生物学
Nature子刊: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设计多菌株群落
Nature Chemical Biology近期发表一项华人学者参与主导的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设计了具有不同互作类型的二菌株和多菌株群落,表明以细菌间的社会互作(social interactions)为驱动因素可准确预测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模式,为操纵和设计菌群打下基础。
合成生物学
菌群设计
乳酸乳球菌
种间互作
Philippe G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