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水稻
文章数:7篇
水稻
浙江大学:水稻抗虫的“秘密武器”
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防御植食性昆虫为害的重要武器,目前在不同植物中已经鉴定出很多抗虫相关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大都作用于害虫本身。而内共生菌普遍存在于昆虫体内,是许多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帮手”,植物次生代谢物是否可以作用于这些内共生菌还从未报道。浙江大学娄永根/李冉团队在PNAS上发表一项研究,阐述了水稻抗褐飞虱的一种新机制,即植物可以利用次生代谢产物抑制虫体内的有益内共生菌来“间接”防御植食性昆虫,该研究为褐飞虱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水稻
樱花素
病虫害防治
共生菌
褐飞虱
水产养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稻-鱼类共生如何影响罗非鱼的肌肉营养、肠道菌群及肝脏代谢
水稻-鱼类共生是一种绿色水产养殖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高学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比了水稻开花对稻田罗非鱼及池塘罗非鱼的肠道菌群、肌肉营养及肝脏代谢影响。
水产养殖
罗非鱼
水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组蛋白甲基化
国内团队揭示水稻组蛋白甲基化调控根系核心菌群
尽管表观遗传调控与宿主菌群的关系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广泛研究,但在植物中相关研究较少,2021年7月2日,JGG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研究员和曹晓风研究员团队合作题为“The rice histone methylation regulates hub species of the root microbiot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水稻根系菌群组装及核心菌群的调控作用,作者确定了水稻(Oryza sativa)组蛋白甲基化调节根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尤其是微生物网络中的核心物种。作者表明水稻组蛋白甲基化在调控根系菌群的组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植物表观遗传调控与根系微生物群之间的联系提供新思路。
组蛋白甲基化
根系菌群
核心物种
共现网络
水稻
水稻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揭示水稻SST基因调控根际微生物协同耐盐机制
SST基因与水稻耐盐相关,SST基因功能的缺失增加了植物的盐胁迫适应性。然而SST基因的突变是否能够通过调控土壤代谢物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协同缓解盐胁迫尚不清楚。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耐盐性相关基因SST如何调控根际微生物和土壤代谢产物。SST基因功能缺失可以影响根际微生物组结构和土壤代谢产物的组成。这项研究揭示了水稻SST基因、土壤代谢产物和根际微生物群落之间的联系,不仅为揭示宿主关键基因在调控根际微生物群落组装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范例,也为通过管理土壤微生物改善作物在盐碱土壤中的适应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水稻
SST变异
根际细菌群落
土壤代谢产物
耐盐
根系菌群
Nature子刊: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根系微生物组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和储成才组近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关于水稻微生物组的成果,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水稻亚种间根系微生物组与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证明了NRT1.1B在调控水稻根系微生物组的关键作用,还建立了第一个水稻根系可培养的细菌资源库,为研究根系微生物组与水稻互作及功能,为应用有益微生物、减少氮肥的施用奠定了基础。
根系菌群
氮利用
白洋
刘永鑫
水稻
水稻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微生物组全生育期动态变化规律
人类体内和植物根系都存在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随人类年龄的演化规律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之类似,植物根系微生物组随植物生长的变化规律对植物健康也非常重要,与农作物营养高效利用、连作、轮作等重要问题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的白洋课题组与合作者详细描述了水稻田间全生育期根系微生物组的变化规律。该成果说明农作物的生长时期是益生菌在农业上的施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把农作物生殖生长期需要的益生菌在幼苗期施用,效果自然不好。该成果将为水稻根系益生菌的施用提供理论支撑。该文章作为当期封面文章发表,仅一年已经引用高达16次,并提供代码 https://github.com/microbiota/Zhang2018SCLS 以及每个图片分析的详细教程,详见延伸阅读。
水稻
微生物组
时间序列
随机森林回归
Rice
体内寄生菌
水稻的芽、根及茎干中的寄生微生物群
①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阐明水稻的芽、根和茎干中寄生的微生物组群的信息;② 并且研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寄生微生物群如何转移;③ 研究结果对理解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有帮助;④ 还可应用于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组成以获得更高的稻米产量。
体内寄生菌
鞘氨醇单胞菌
假单胞菌
植物微生物组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