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Xiang Liu
文章数:10篇
益生菌
曹海龙+王邦茂:布拉氏酵母菌如何改善小鼠的IBS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真菌益生菌,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然而,布拉氏酵母菌缓解IBS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的曹海龙和王邦茂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于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的一项动物研究发现,布拉氏酵母菌可通过激活EGFR上调SERT,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最终抑制肠道运动改善IBS症状。
益生菌
布拉氏酵母菌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肠道菌群
肠道肿瘤
曹海龙等:早期定植LGG可抑制肠道肿瘤形成
研究显示,鼠李糖乳杆菌GG(LGG)在生命早期的定植对健康有长期积极的影响。天津医科大学的曹海龙、Weilong Zhong和姜葵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发表文章,发现LGG在生命早期的定植有助于抑制子代成年期的肠道肿瘤形成。
肠道肿瘤
鼠李糖乳杆菌LGG
早期定植
肠道炎症
曹海龙+雷平+王邦茂:新生小鼠定植鼠李糖乳杆菌可减轻炎症反应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曹海龙、雷平和王邦茂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发表文章,发现给怀孕的小鼠或新生小鼠定植鼠李糖乳杆菌GG(LGG)可缓解子代的炎症反应,保护肠道。研究或可为预防年龄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肠道炎症
鼠李糖乳杆菌LGG
生命早期
产前压力
曹海龙团队:出生前的母亲压力可恶化后代小鼠的结肠炎
天津医科大学的曹海龙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出生前的母亲压力可通过诱导后代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并损伤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导致低度肠道炎症,并恶化成年后的DSS诱导结肠炎。
产前压力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母婴
乳化剂
曹海龙+王邦茂:母亲吃太多乳化剂,或导致后代菌群失调及肠道炎症
聚山梨酯80(P80)是一种常用于食品工业及药物制剂中的乳化剂。来自天津总医院的曹海龙、王邦茂与研究团队在mSystem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母鼠摄入P80后,可通过扰乱肠道菌群,破坏后代小鼠的肠道屏障并诱导低度肠道炎症,同时可恶化后代小鼠成年后的DSS诱导的结肠炎。
乳化剂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母婴
结直肠癌
天津总医院+南开大学:白杨素或可抑制大肠癌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王邦茂和曹海龙、南开大学的孙涛和杨诚与团队发表在Theranostics的研究发现,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可与肌动蛋白结合转胶蛋白(TAGLN)互作,促进结直肠癌(CRC)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通过对传统中药数据库进行高通量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发现白杨素可靶向COMP/TAGLN复合物,并可在体内外抑制CRC细胞生长和EMT。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EMT
COMP
TAGLN
采样方法
天津总医院:肠道菌群的采样方法(综述)
对肠道菌群的研究离不开标准化的采样方法,目前的肠道菌群主要采用粪便、肠粘膜活检、肠液等作为研究样本,但都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完整反映肠道菌群的组成。天津总医院曹海龙和王邦茂与团队,近期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发表综述,总结了目前常见的肠道菌群采样方法,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未来开发新的采样方法提出了建议。
采样方法
Gut microbiota
sampling methods
feces
biopsy
结直肠癌
天津总医院:丁酸梭菌调控菌群并抑制肠道肿瘤形成
结直肠癌患者中可观察到产丁酸菌的减少。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天津总医院的曹海龙及王邦茂团队在Cancer Lett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作用于GPR43、抑制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改变菌群代谢产物等方式,抑制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肠道肿瘤形成。
结直肠癌
Clostridium butyricum
Gut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s
Wnt signaling pathway
结直肠癌
天津总医院: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大肠癌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CRC)之间存在密切关系,90%以上的CRC由腺瘤发展而来。天津总医院的曹海龙、姜葵和王邦茂与团队近期发表在EBioMedicine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腺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对抗生素处理之后的Apcmin/+ 小鼠进行CRC患者或健康对照的粪菌移植,发现CRC患者肠道菌群可破坏小鼠肠道物理、化学和免疫屏障,诱发慢性炎症,促进小鼠肠道肿瘤形成。其机制在于肠道菌群可改变肠道组织基因表达谱,激活参与肿瘤形成的Wnt信号通路。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肠道微生物群对抗CRC的新策略,为未来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Gut microbiota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nt signalling pathway
便秘
SR:便秘人的粪菌让小鼠便秘,或与五羟色胺关系不小
这是Scientific Reports[IF:4.259]发表的探寻肠道菌群与便秘的关系的研究,将便秘/非便秘人的粪菌移植给小鼠,发现菌群、5-羟色胺及其转运体都发生变化。很重要的便秘机制研究,值得好好看看。
便秘
5-羟色胺转运体
5-羟色胺
Mehri Jamilian
Zatollah As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