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非编码RNA
文章数:8篇
炎症性肠病(IBD)
朱书团队:IBD新型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慢性肠道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局限性,存在药物应答率低及耐药性等问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耶鲁大学Richard A. Flavell、哈佛医学院黄海亮、上海交通大学李华兵及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临床大样本分析、动物实验证明Carinh是IBD的新型易感基因,该基因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免疫微环境,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其可作为靶向IL-18精准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敏感标志物,值得关注。
炎症性肠病(IBD)
易感基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
菌群-宿主互作中,非编码RNA起什么作用?(综述)
近期研究显示,微小RNA(mi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非编码RNA(ncRNA),可能在菌群-宿主互作中扮演重要角色。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介绍了ncRNA及其在菌群-宿主双向互作和菌群相关疾病中的介导性作用,推荐专业人士学习。
非编码RNA
菌群-宿主互作
环状RNA
微小RNA
结直肠癌
中山大学团队:可预测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综述)
II/III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治疗策略仍有争议,目前主要根据组织病理特点和临床危险因素判断是否进行辅助化疗,然而,也只有小部分患者能从辅助化疗中受益。因此,迫切需要更严格的分层生物标志物来帮助进一步区分这些患者群体。来自中山大学的徐瑞华及研究团队最新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的综述,讨论了发现生物标志物的策略,总结了之前发表的生物标志物在CRC中的地位并评估其效用。
结直肠癌
预后
预测
基因组
转录组学
结直肠癌
外泌体ncRNAs在大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综述)
最近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ncRNAs)可以选择性地包装成外泌体,并从供体细胞传递到受体细胞,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行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转移或非转移的结直肠癌(CRC)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中,血液中的外泌体ncRNAs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此外,外泌体ncRNAs可参与调控肿瘤微环境、建立转移前生态位以及通过细胞-细胞交流诱导耐药。外泌体ncRNA有潜力作为CRC患者诊断、预后预测和治疗反应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Noncoding RNA
exosom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结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大肠癌患者或可获益于lncRNA靶向治疗
染色体不稳定(CIN)是一种致癌事件,可促进肿瘤转移和治疗抵抗。编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的表达与CIN相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发现,结肠细胞中过表达CCAT2可通过稳定和诱导AURKB激活因子BOP1的表达,促进CIN和癌变。靶向这一途径的策略可能被开发用于微卫星稳定的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
结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非整倍性
肿瘤发生
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
胃肠道癌中的非编码RNA(综述)
最新发表在Gut上的综述总结了三种最常研究的非编码RNA(ncRNAs)——microRNAs、长非编码RNA和循环RNA)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生物学及转化价值,如作为胃肠癌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此外,基于ncRNAs的新疗法主要为靶向抑制过度表达的致癌ncRNA,以及恢复被下调的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ncRNA。
非编码RNA
cancer genetics
colorectal cancer
gastric canc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炎症性肠病
Nature Reviews:炎症性肠病的分子表型(综述)
炎症性肠病(IBD)具有高度异质性,《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综述,回顾了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IBD分子表型所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基因表达、表观遗传和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不同IBD亚型背后的分子机制和研究个性化疗法,很有参考意义。
炎症性肠病
分子表型
基因表达谱
基因表达调控
表观遗传
表观遗传学
TM:第二基因组如何控制表观基因组?(推荐必读)
Trends in Microbiology最新online的观点文章,很有启发性,推荐必读!
表观遗传学
第二基因组
膜外囊泡
非编码RNA
外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