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上皮屏障
文章数:7篇
纳米医学
四川大学:奥沙拉秦纳米针与菊粉凝胶,双剑合璧治肠炎
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肠道菌群在肠道稳态和生态失调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群落代谢物的改变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口服药物还受到胃肠道中复杂恶劣的理化环境的挑战,如酶、细菌、不同的pH值和加速的肠道蠕动。近日,四川大学何斌、蒲雨吉及团队在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口服Cu2(Olsa) 纳米针菊粉凝胶复合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在小鼠中实测效果较好,或可用于重塑肠道稳态和治疗IBD,值得关注。
纳米医学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3-苯基丙酸
华中农业大学:肠菌衍生的3-苯基丙酸或可增强肠上皮屏障功能
肠上皮屏障可保护肠道免受病原体入侵、食物抗原和毒素的侵害。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肠道菌群与肠上皮屏障功能联系起来。因此,挖掘促进肠上皮屏障功能的肠道菌群是迫切需要的。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晏向华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和16S测序评估7个猪品种的肠道菌群景观,通过粪菌移植发现中国本土江香猪肠菌中脆弱拟杆菌衍生的3-苯基丙酸通过激活芳烃受体(AhR)信号传导促进肠上皮屏障,值得关注。
3-苯基丙酸
肠上皮屏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肠上皮屏障
国内团队:肠屏障功能紊乱会导致菌群失调
导致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的因素包括遗传多态性、屏障丧失和菌群失调。上皮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是细胞旁屏障的关键调节因子,但MLCK激活对上皮内细菌(IEB)和微生态失调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台湾大学余佳慧团队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发表文章,发现屏障功能紊乱会导致菌群失调和入侵微生物增加,从而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和粘膜炎症。
肠上皮屏障
昼夜节律
上皮内细菌
肠上皮屏障
Cell子刊:ATF5调节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以维持肠屏障功能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减轻线粒体应激的途径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线虫的转录因子ATFS-1调节URPmt以抵御病原体针对线粒体的攻击。ATF5是哺乳动物中ATFS-1的同源蛋白,但ATF5在宿主对抗病原体过程中的功能还不清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研究人员近日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发现肠道ATF5通过饱腹反应介导的肠上皮细胞糖代谢控制和URPmt以维持肠屏障的完整性,揭示了ATF5-URPmt在保护宿主免受肠道病原体侵害中的重要作用。
肠上皮屏障
研究论文
ATF5
线粒体
未折叠蛋白反应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Nature子刊:孢子侵入肠上皮是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帮凶
感染过程中产生的孢子是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艰难梭菌孢子通过其表面的BclA3蛋白,同时激活两条肠粘膜入侵通路,导致感染复发。研究成果显示抑制孢子入侵肠粘膜可预防复发,提示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时需要阻断孢子入侵肠粘膜。该结果对于阐释艰难梭菌感染复发机制、指导抗复发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细菌内生孢子
肠上皮屏障
研究论文
婴儿肠道菌群
出生方式和地点塑造婴儿肠道菌群,可能影响肠屏障和免疫功能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受多种围产期因素的影响,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出生地点(医院vs在家)和分娩方式(剖腹产vs顺产)对婴儿早期的肠道菌群组成有很强的塑造作用,并在体外模型中分析了菌群差异对肠上皮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婴儿肠道菌群
分娩方式
出生地点
肠上皮屏障
菌群-免疫互作
NF-κB
Cell子刊:李斯特菌如何突破肠道上皮屏障
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阐释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是如何突破肠道上皮屏障的。李斯特菌粘附蛋白(LAP)与Hsp60的互作改变了肠道上皮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等的定位,从而开启上皮屏障,以促进细菌的易位。
NF-κB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粘附蛋白(LAP)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
细菌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