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细胞
文章数:7篇
脂代谢
Nature:肠细胞处理膳食脂质,线粒体有何重要作用?
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氧化磷酸化不足和代谢缺陷,几乎可影响所有细胞类型,引发疾病。然而,线粒体在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尚不清楚。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小鼠研究揭示了线粒体在肠上皮细胞中对膳食脂肪的运输和处理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线粒体病患者的肠道功能异常。
脂代谢
肠细胞
线粒体
肠道生理
Nature:神经如何促进肠道愈合?
组织如何在受损后恢复到平衡状态,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探究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和癌症)的发病机制。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以DSS诱导的果蝇中肠的炎症损伤为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一个神经依赖性和生物电依赖性的肠道再生机制。该研究发现,在肠道再生过程中,一类胆碱能神经元(命名为ARCEN)会触发肠上皮细胞(肠细胞)中的钙离子电流,这对于促进肠道在损伤后的愈合和恢复稳态非常重要。
肠道生理
肠道再生
神经
肠细胞
衰老
Nature子刊:肠道的“性别”或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世界范围内,女性更为长寿,一些国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10年以上。同样地,女性比男性长寿的现象普遍存在与多个物种中。性别差异也与生理功能、代谢水平、疾病负担与药物水平息息相关。人们希望利用药物和饮食干预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但有研究表明,抗衰老靶点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对雌性小鼠寿命的延长较雄性小鼠更为显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所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Aging发表文章,指出雌雄两性果蝇肠道细胞自噬水平的不同或是造成雷帕霉素抗衰老效果差异的关键原因,加深了我人们对长寿/衰老的性别二态性的认识。
衰老
研究论文
性别差异
肠细胞
细胞自噬
肠细胞
肠细胞的分化过程和营养摄入如何实现?
肠上皮细胞是促进营养物质感知和摄取的主要细胞类型,然而,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关键分子仍未明确。近期在JEM发表两项背对背研究工作(另一篇研究见此https://rupress.org/jem/article-abstract/219/12/e20212418/213478/c-MAF-coordinates-enterocyte-zonation-and-nutrient)均发现了调控肠上皮细胞重要的转录因子c-MAF,其保守地表达在肠细胞中,在维持肠细胞的带状分布和膳食脂质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工作为探究肠细胞的空间和功能特化的过程挖掘了重要的分子机制。
肠细胞
分化过程
营养摄入
肠细胞成熟与分化
肠细胞
肠细胞的带状分布和营养摄取如何影响肠的稳态和再生?
肠上皮细胞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不同的肠细胞各自吸收特定的营养素,目前对于控制肠上皮细胞的带状分布和营养吸收的机制并不清楚。近期在JEM发表两项背对背研究工作(另一篇研究见此https://rupress.org/jem/article-abstract/219/12/e20220233/213479/Intestinal-epithelial-c-Maf-expression-determines)均发现了对于上述过程非常重要的转录因子c-MAF,其保守地表达在肠细胞中,在维持肠上皮细胞的带状分布和膳食脂质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能促进急性肠损伤后的肠上皮组织修复,阐明了肠上皮细胞和簇细胞的互作对维持肠道长期的稳态至关重要。
肠细胞
带状分布
营养摄取
肠稳态和肠再生
隐孢子虫
肠细胞固有炎症小体调控隐孢子虫感染
隐孢子虫可感染肠上皮细胞。隐孢子虫感染是腹泻病的主要病因,是导致儿童死亡和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CD4 T细胞是解决这种感染所必需的,但强大的先天机制对控制寄生虫感染有重要作用。PNAS近期发表的文章,隐孢子虫感染激活NLRP6依赖和肠细胞固有的炎症小体,进而释放IL-18,对寄生虫进行控制,揭示出先天免疫对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控作用。
隐孢子虫
NLRP6炎症小体
肠细胞
抗寄生虫免疫
脂代谢
小肠菌群中的成员如何调控肠细胞脂质分泌
肠道细菌影响肠细胞对脂质的吸收和代谢,但机制尚不明确。mBio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通过小鼠定殖实验和细胞培养,揭示了副干酪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对肠上皮细胞储存和分解脂质的差异性调控,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脂代谢
Escherichia Coli
Lactobacillus
chylomicrons
high-fat d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