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Thrombosis
文章数:8篇
IBD
IBD患者的血栓性疾病风险
IBD患者的最大死亡原因是血栓栓塞性疾病(TED)。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及全基因组基因分型,发现约有1/7的IBD患者的TED遗传风险较高,且TED遗传风险与TED病史显著相关。
IBD
Genetic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Thrombosis
研究论文
心血管疾病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综述)
肠道菌群与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在内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与CVD之间的因果关联。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通过多种代谢产物,影响不同的CVD表型(包括但不限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压、血脂、血糖和血管炎症)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通过靶向调控肠道菌群或其代谢产物,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策略。
心血管疾病
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Thrombosis
心血管
Cell:Hazen团队再发现促心血管疾病的肠道菌群代谢物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Stanley Hazen团队又发Cell了。这项新研究通过人体代谢组分析以及小鼠和体外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衍生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并揭示了该物质的菌群和宿主代谢途径,以及促进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
心血管
gut microbe
metabolomic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GPCR
血栓形成
肠菌脂多糖移位或促进心肌梗死患者的动脉血栓形成
脂多糖(LPS)是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可在血液中检测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为内毒素血症),但其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的这项研究发现,在患有心肌梗塞(MI)的患者中,冠状动脉血栓呈LPS和TLR4阳性,与低度内毒素血症、血小板活化和肠道通透性相关。向小鼠输注大肠杆菌LPS来模拟MI患者的低度内毒素血症,增强了小鼠的血栓形成,而这种作用可被TLR4抑制剂削弱。这些发现说明,MI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的现象,导致LPS移位进入血液循环,最终通过白细胞-血小板互作,增强了动脉病变部位的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
LPS
Thrombos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Platelets
自身免疫疾病
Cell子刊:潜在有益肠道菌或通过交叉反应触发自身免疫疾病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β2糖蛋白I(β2GPI)是主要自身抗原,可被患者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从一种常见肠道共生菌Roseburia intestinalis(R. int)中鉴定出与β2GPI核心抗原表位极为相似的模拟表位序列,并发现APS患者的免疫细胞和自身抗体可与R. int的模拟表位发生交叉反应,而R. int也可引起易感小鼠发生自身免疫疾病。有意思的是,此前有研究显示R. int是潜在有益菌,可产生丁酸,但这项研究表明这种菌在易感个体中或许是能触发APS的压垮骆驼的稻草,再次提示肠道菌的“好”与“坏”并非一成不变。
自身免疫疾病
Molecular mimicry
microbiotme
IgA-coated bacteria
DNA methyltransferase
质子泵抑制剂
PPI药物的长期安全性良好,但可能增加肠感染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胃食道反流的常用药物,短期使用是安全的,但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验证。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服用(中位时间3年)PPI药物泮托拉唑,尽管可能使肠感染风险上升,但总体上安全性良好,这些数据可供临床用药参考。
质子泵抑制剂
Reflux
Thrombosis
CVD
bacteria
心血管疾病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菌群分子靶点
人体肠道菌可通过胆碱三甲胺(TMA)裂解酶途径,将饮食中的胆碱代谢为TMA,在肝脏进一步转化为氧化三甲胺(TMAO)。Circulation Research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一系列菌群移植实验证实,菌群的胆碱TMA裂解酶途径中的CutC基因的存在和表达,足以增强宿主的血小板反应性和血栓形成潜力,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靶点。事实上,此前不久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临床前药物研发(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70811500),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两篇文章对照阅读。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humans
Metabolism
药物研发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靶向药,有望防治心血管疾病
氧化三甲胺(TMAO)是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物,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Nature Medicine刚刚上线的一项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以菌群产生TMA的能力为靶,开发了一类新型药物,能在小鼠中显著降低TMA和TMAO水平、减少血栓形成。这些发现有望造福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群体,该研究还是以菌群特定功能为靶的药物研究的一个范例,其研发思路也可用于其它菌群相关疾病。
药物研发
心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