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enghui Zhang
文章数:15篇
肝脂肪变性
上海交大张晨虹:肥胖肠道菌群引发小鼠脂肪肝
肠道菌群失调与脂肪肝有密切关联,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团队主导的研究,通过给无菌小鼠移植肥胖患者在减肥前后的不同肠道菌群,证实肥胖菌群确实能引起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发生脂肪肝,并分析了菌群移植导致的肝脏转录组变化,为菌群引发脂肪肝的因果性和潜在机制,提供有力证据。
肝脂肪变性
肝脂肪变性
无菌小鼠
肠道菌群
肝脂质代谢
中药复方
仝小林+赵立平等:中药复方富集有益肠道菌,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团队和上海交大赵立平团队共同主导的研究,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分析一种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发现这种中药复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糖脂稳态,甚至在某些指标上优于二甲双胍。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药物可能通过改变患者肠道菌群、富集特定的功能群细菌来改善疾病。
中药复方
2型糖尿病
高血脂症
二甲双胍
肠道菌群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Science:膳食纤维富集关键肠道菌治疗2型糖尿病
转载自《人心肠日报》:膳食纤维可经肠道菌群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SCFA),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此前研究表明,SCFA生产不足与2型糖尿病等诸多疾病都有关系。今天Science上线了由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彭永德和张晨虹共同主导的重要研究,证实高膳食纤维营养干预辅助阿卡波糖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还通过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鉴定出一组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相关的SCFA产生菌。以这些关键细菌为靶点,或可成为个性化营养干预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手段。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糖尿病
膳食纤维
gut microbiota
type 2 diabetes
2型糖尿病
赵立平+彭永德+张晨虹等:膳食纤维治疗2型糖尿病,多亏关键肠道菌
膳食纤维可经肠道菌群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SCFA),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此前研究表明,SCFA生产不足与2型糖尿病等诸多疾病都有关系。今天Science上线了由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彭永德和张晨虹共同主导的重要研究,证实高膳食纤维营养干预辅助阿卡波糖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通过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还鉴定出一组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相关的SCFA产生菌。以这些关键细菌为靶点,或可用于个性化营养方案来防治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高膳食纤维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Gut microbiota
type 2 diabetes
黄连素
赵立平团队: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应对肥胖?
黄连素和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在临床中治疗二型糖尿病:① 两种药物都可逆转高脂肪饮食引起的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② 两种药物都可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③ 134种与肥胖表型相关的OTU受两种药物调控;④ 60种OTU会减少而产短链脂肪酸菌株会增加。
黄连素
二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赵立平
基因组互作网络
赵立平团队:先天肥胖?不怕,用饮食纠正!
① 纳入17名普瑞德-威利综合征(PWS,遗传性肥胖)和2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干预试验;② 富含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引起体重下降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降低血清抗原负荷,减轻炎症,增加醋酸盐生成水平,降低N-氧化三甲胺和硫酸吲哚氧基水平;③ PWS儿童饮食干预前的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导致炎症及脂肪细胞增加;④ 儿童遗传性和单纯性肥胖都存在有害肠道菌群的参与;⑤ 饮食干预促进有益菌增殖,减少毒素产生,减轻肥胖患者的代谢恶化。
基因组互作网络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宏基因组学
肥胖
肠道菌群
赵立平+陈卫+张和平团队:东西南北中,国人菌不同!
① 分析我国9个省市7个民族的314名健康年轻人粪便菌群结构,菌群组成主要按地理及民族聚类;② 9种与合成短链脂肪酸相关的主要属种( 布劳特氏菌、梭菌属、瘤胃球菌属、粪杆菌属、subdoligranulum、罗斯氏菌属、粪球菌属、拟杆菌属及考拉杆菌属)在所有人中共同出现;③ 这九种微生物的分布根据研究个体的民族、地理和生活方式仍有不同;④ 这些共有菌群是人体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核心,也是人体功能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ESP)。
肠道菌群
健康
慢性炎症
赵立平团队:全麦+中药+益生元,改善肠道菌群和代谢
肠道菌群代谢障碍产生内毒素引起的慢性炎症可导致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①全麦、传统中药及益生元组成的WTP食谱可以满足营养需要并平衡肠道菌群。②93位肥胖志愿者完成了WTP食谱的临床实验,体重明显减轻并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及血压。③粪便样本分析表明产内毒素细菌减少而益生菌增加。
慢性炎症
饮食干预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症
高脂饮食
终身限制能量摄入的小鼠中肠道菌群的结构性调节
① 不管是给予低脂还是高脂饮食,对C57BL/6小鼠进行限制热量摄入均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② 限制能量摄入能增加与延长寿命呈正相关的细菌类群数量,如乳酸杆菌属,并减少与寿命负相关的细菌类群;③ 热量限制诱导的肠道菌群改变与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的显著降低同时发生;④ 结果表明,饮食热量限制下的动物可以建立一个结构平衡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减少肠道抗原负荷对宿主的健康产生益处。
高脂饮食
低脂饮食
寿命
肠道菌群
乳酸杆菌
黄连素
黄连素预防高脂肪餐饲养大鼠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结构性变化
黄连素处理高脂肪餐(HFD)饲养大鼠,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瘦蛋白升高,而校正的血清脂联素下降;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受抑;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种增加;菌群种类的离散,与宿主的代谢表型相关。减少外源性抗原负荷、提高SCFA可减轻肠道炎症。
黄连素
脂多糖结合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
脂联素
肥胖
饮食扰乱
高脂饮食干扰下的成年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① 小鼠给予高脂饮食(HFD)12周(DIO组),之后正常饮食(NC)10周,可观察到HFD期间的代谢恶化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CHO)连续NC喂养;② HFD期间,DIO组与CHO组小鼠菌群结构有明显差异,转为NC饮食后第4周,DIO组菌群结构向CHO组靠拢,10周后完全一致;③ 共有77个与饮食变动响应相关的关键肠道菌群,HFD可致其发生偏移,转为NC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某些改变与年龄相关;④ 成年小鼠的肠道菌群在饮食干扰下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弹性。
饮食扰乱
肠道菌群
肥胖
恢复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的结构性分离
① 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46个结直肠癌(CRC)患者和56个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分析;② 主成分分析和UniFrac分析表明,两个人群之间存在菌群结构的分离,共鉴定出48个构成主要差异的 OTUs;③ 肠球菌、埃希氏杆菌属、克雷伯菌属、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属等11种细菌在CRC患者肠道里显著升高,而氏菌属、毛螺菌科等5种产丁酸盐细菌丰度较低;④ 丁酸盐产生菌的降低和条件致病菌的升高可能是结直肠癌病人肠道菌群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操作分类单元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宿主基因和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小鼠代谢综合征发展中的作用
① 分析Apoa-I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Wt),经过高脂饮食(HFD)或正常饮食(NC)干预25周后的肠道菌群;② 饮食变化可解释肠道菌群57%的变异,而基因突变不超过12%,与Wt / NC组小鼠相比,其余组肠道菌群均有显著差异,共鉴定出65个物种水平的关键成员;③ 不论基因型,保护肠道屏障的双歧杆菌在HFD饮食组中消失殆尽;④ 葡萄糖耐量受损小鼠脱硫弧菌科的硫酸盐还原、内毒素产生菌均有增强,其中Wt/HFD组最显著,代谢综合征表型最严重。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症
高脂饮食
宿主基因型
硫酸盐还原菌
轮状病毒
通过对克隆文库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对肠道菌群在轮状病毒感染后的结构性变化进行特征提取
这篇文章介绍2009年赵立平教授和团队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他们使用多元统计模式识别技术分析短标签序列数据,可以找到与疾病有统计关联的具体细菌种类。这个方法可用于研究肠道菌群的结构在微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后有什么模式性变化。
轮状病毒
偏最小二乘
拟杆菌
克隆文库
相关变异分析
共生的肠道微生物调节人体的代谢表型
① 人类与肠道菌群共同进化,形成密切的共生关系;② 将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相结合解析肠道菌群里的具体种类与人体代谢关系;③ 分析7个中国人的粪便及尿液样本,并建立了菌群-宿主代谢连接的模型,在物种水平上,发现中国与美国人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④ 将功能性宏基因组定义为影响宿主代谢和健康最大的微生物组的关键功能成员的特征,如柔嫩梭菌群与尿液中8个代谢物有关,表明该物种是菌群中功能性很强的成员,会影响许多宿主途径。
相关变异分析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代谢表型
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