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隐窝
文章数:10篇
肠道修复
Cell子刊:肠道损伤修复,淋巴管内皮信号很关键
肠道在损伤后持续更新,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肠干细胞(ISCs)在这些过程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ISCs严格受到其周围微环境的信号调控,在不同的损伤状态下,哪些微环境细胞产生哪些具体的信号分子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内皮细胞作为ISC微环境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重视。Cell Stem Cell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肠道中的淋巴内皮细胞(LECs)位于隐窝上皮细胞附近,并分泌能够支持肠道干细胞更新和修复的关键分子Rspo3。LECs缺失Rspo3会导致干细胞和祖细胞数量减少,并阻碍细胞毒性损伤后的肠道恢复过程。这些发现表明,LECs是细胞毒性损伤后肠道恢复过程中的重要微环境成分。
肠道修复
肠道再生
淋巴管
内皮细胞
肠干细胞
艰难梭菌感染
西湖大学Cell突破:超毒力艰难梭菌毒素如何伤肠道?锁定关键受体
艰难梭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可导致腹泻甚至严重的结肠炎,TcdB是艰难梭菌引发肠道疾病的主要毒力因子,有多个亚型,其中TcdB1/3/5以FZD为肠上皮受体,而对于致病性强的超毒力分支菌株表达的TcdB2/4,其肠上皮受体尚不明确。Cell最新发表来自西湖大学陶亮、李颜颜与团队的研究成果,鉴定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一种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抗凝血蛋白)是TcdB2/4的受体,对TFPI-TcdB4互作进行了结构分析,在小鼠模型中揭示了TFPI的病生理意义,并表明其阻断剂可保护小鼠抵抗艰难梭菌TcdB对肠上皮的损伤。这些发现揭示了艰难梭菌感染的新的致病机理,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艰难梭菌感染
毒力因子
肠隐窝
致病机制
单细胞RNA测序
Nature子刊:新技术帮助识别肠隐窝和类器官组成的变化
目前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方法主要针对大型细胞输入(>1,000个细胞),这使得它们在处理小的、单独的组织样品时效率低下且成本高。Nature Methods发表的研究,为低细胞输入的scRNA-seq开发了一个确定性的、mRNA捕获珠和细胞共同封装的液滴系统(DisCo),DisCo可以有效地处理只含有几百个细胞的样品,识别类器官的异质性。未来,这种方法或能适用于罕见的小型临床样本,以增加对疾病相关细胞异质性和动态的了解。
单细胞RNA测序
类器官
类器官异质性
肠隐窝
肠隐窝
Nature子刊:小肠隐窝的形态发育机制
作为体外培养系统,类器官比起哺乳动物模型更易于在单细胞及分子层面上进行基于成像的大规模表型分析。在类器官里小肠隐窝的发育始于潘氏细胞(Paneth Cell)的出现。潘氏细胞分泌Wnt等干细胞诱导因子,促进干细胞的生成。干细胞和潘氏细胞聚集形成隐窝组织,隆起并逐渐发育为成熟的芽状结构。该结构对于隐窝维持小肠干细胞库至关重要,但由于小肠活体研究的难操作性,此形态发生的发育过程和机制长期缺乏足够的研究。发表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利用小肠类器官对肠道隐窝的形态发育机制进行了突破性的研究,揭示在哺乳动物器官发育过程中,不仅仅是非肌细胞肌球蛋白产生的细胞膜上的机械力调控组织的形态发生,而且液体相关的力诸如渗透压也参与推动该过程,并且不同种类的力相互协调,且与细胞分化和不同细胞类型的生理学功能环环相扣,最终多重保证组织形态适时适地地形成,体现了生物在发育上进化出的精巧的设计。
肠隐窝
类器官
组织自发性弯曲
细胞成像
器官形态发育
肿瘤微环境
Nature:致癌基因如何重构干细胞巢促肠癌?
肿瘤细胞与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肿瘤的进展、转移和复发。Nature最新发表的研究通过在小鼠模型中进行细胞示踪,发现表达致癌基因突变的肠隐窝细胞克隆通过旁分泌信号机制,重构肠隐窝的干细胞巢信号环境,从而帮助癌细胞取代正常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肠隐窝
结直肠癌
干细胞巢
炎症性肠病
Cell:慢性炎症改变了结肠细胞的演化
慢性炎症中存在反复发生的组织损伤和修复,这可能增加细胞基因突变,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体细胞突变促进癌症发展,但在癌症以外的疾病中,体细胞突变的模式、负担和功能后果尚未得到广泛研究。Cell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对比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隐窝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揭示了受慢性炎症所累的结肠细胞的基因突变负担和特征,以及相关的克隆结构异常,表明结肠粘膜的体细胞演化可能引发、维持或延续IBD。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IBD等炎症性疾病的理解,为这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启示。
炎症性肠病
体细胞演化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omatic mutations
mutation rate
肠道上皮再生
Science:一种干细胞样细胞,促进放疗后的肠道修复
高剂量辐射(IR),比如癌症的高强度放疗,可引起DNA损伤和细胞死亡,导致破坏肠道结构的胃肠综合征(GIS)。《Scienc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在肠隐窝中鉴定出一种表达分子伴侣URI的干细胞样“休眠”细胞,可抵抗IR及其引起的GIS,并发现高水平的URI可抑制β-catenin-c-MYC通路的活化,从而使这些细胞能抵抗IR,因而研究者认为,抑制c-MYC或许是防治放疗相关胃肠综合征的潜在策略。
肠道上皮再生
肠隐窝
放疗
胃肠综合征
治疗靶点
结肠上皮细胞
Nature:单细胞水平解析结肠上皮细胞多样性和IBD机制
在炎症性肠病(IBD)中,肠上皮屏障的破坏是主要特征之一。Nature刚刚发表的一项研究,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人和IBD患者的结肠上皮细胞亚型,发现了一种参与维持pH平衡的新吸收细胞类型,并揭示出杯状细胞及其分泌的抑菌抗蛋白酶分子WFDC2,在肠道屏障稳态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对于深入理解IBD中肠隐窝不同细胞类型的作用,以及相关靶向疗法,很有参考意义。
结肠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
Functional clustering
Inflamma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肠隐窝
隐窝融合或有助于维持肠稳态
肠道隐窝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Gut》近期发表研究,通过细胞谱系追踪和数学建模,发现隐窝融合发生的频率高于以往预期,提示肠隐窝融合可能是维持肠上皮完整的潜在方式,对于研究肠稳态、结直肠肿瘤发生均有参考价值。
肠隐窝
结直肠肿瘤
隐窝融合
谱系追踪
数学建模
肠道干细胞
范祖森+田勇:环状RNA参与免疫细胞对肠道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范祖森团队和田勇团队的合作研究本周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该研究发现肠道干细胞(ISC)表达的环状RNA——circPan3,可调控细胞因子IL-13的受体亚基IL-13Rα1的表达,从而促进隐窝中2型天然淋巴细胞产生的IL-13介导的ISC自我更新。
肠道干细胞
环状RNA
circPan3
IL-13
2型天然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