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Kathy Mccoy
文章数:12篇
肠道菌群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以年龄和性别依赖的方式改变小鼠代谢组
肠道共生菌群对于哺乳动物新陈代谢十分重要,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会对免疫功能、神经调节和疾病进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肠道菌群的代谢物渗透到全身宿主组织,是菌群影响宿主生理的一种机制。卡尔加里大学研究学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文章,使用LC-MS研究无菌、共生菌定植、SPF小鼠不同发育阶段整个胃肠道的代谢特征,同时评估了年龄和性别对代谢物谱的影响,揭示微生物组与关键生物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
代谢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嗜酸性粒细胞如何维持肠道稳态
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可感知肠道菌群定殖后诱导肠道上皮细胞释放的IL-33,从而维持肠道绒毛完整性、肠道上皮细胞更新、肠道屏障功能及成熟巨噬细胞的招募,从而维持肠道稳态
菌群-免疫互作
嗜酸性粒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宫内菌群
四问“宫内是否有菌”争议,听百家争鸣(评述)
本篇报道为对6个微生物领域专家的“访谈”,记录其对于“宫内是否存菌”争议的一些观点。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原文。或者在我们《肠道产业》公众号中,我们也翻译了这篇报道《产前环境“有菌”or“无菌”?6位专家发表观点》,欢迎大家阅读。这些问题本身也值得思考,从这些角度来看,您是什么观点呢?
宫内菌群
其他
孕妇
微生物组学研究
癌症免疫治疗
Science:锁定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菌群代谢物
对部分癌症而言,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一些肠道细菌已被证实与ICB疗效增强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Scienc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从小鼠中分离出了3种细菌,可在多种癌症模型小鼠中,增强ICB的治疗效果。其中,假长双歧杆菌的代谢产物肌苷,在共刺激信号的存在下,可促进抗肿瘤T细胞的活化。总之,该研究鉴定出一个能强化ICB的微生物代谢物-免疫途径,对于研发基于微生物的辅助疗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不过在这项研究中,细菌+ICB干预并不是对所有肿瘤模型都有效,需注意其局限性。
癌症免疫治疗
菌群代谢物
免疫检查点阻断
抗肿瘤免疫
Th1细胞
菌群-免疫互作
在菌群及Nr4a1的调控下,巨噬细胞定位于血管周围发挥屏障及修复作用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成像技术分析小鼠小肠及大肠中的CX3CR1+巨噬细胞定位,发现巨噬细胞紧密粘附于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周围,并形成紧密的屏障结构,从而抑制菌群易位。而共生菌群的存在、CCR2介导的单核细胞招募、Nr4a1介导的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转换均可促进巨噬细胞在血管周围定位并形成屏障,并促进巨噬细胞对肠道损伤的修复,菌群失调也可能破坏巨噬细胞的定位及屏障形成。
菌群-免疫互作
BACTERIAL INFECTION
Imaging the immune system
Microbiology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甜味剂
母亲摄入甜味剂,或不利于后代的代谢和肠道菌群健康
文章研究了母体摄入甜味剂阿斯巴甜和甜叶菊,并且进行高糖脂膳食后,对其本身和所产后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甜味剂的摄入引起后代肥胖,且该现象不依赖于母体是否肥胖;母体摄入甜味剂对后代的菌群也产生影响;母体甜味剂的摄入可以改变后代脑部某些基因,促使其摄食更多可口食物,从而更有利于肥胖产生。该文章表明,饮食-菌群互作可能具有传代效应。
甜味剂
肥胖
肠道菌群
血糖调控
饮食-菌群互作
母体菌群
Science:妊娠期母体菌群的作用(观点)
近期,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综述总结了目前研究中认为的母体微生物群对后代生命早期的影响。包括对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并具体在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的作用。虽然大量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关联,但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还不清楚母体菌群的管理是否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儿童疾病。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因果关联验证。
母体菌群
观点
婴儿免疫系统
神经发育
肝纤维化
复杂的肠道菌群保护小鼠肝脏
慢性肝病中存在肠道细菌移位,可引起炎症促进肝纤维化,据此推测,简单的肠道菌群或许在肝脏疾病中有保护性作用。但FASEB Journal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拥有复杂肠道菌群的小鼠,在诱导肝损伤和肝病时,其肝纤维化程度更轻,与更好的肠道屏障功能和更少的肝脏免疫细胞活化有关,再次印证了多样化的肠道菌群的促健康作用,也为靶向肠道菌群改善肝脏疾病的干预疗法提供思路。
肝纤维化
Altered Schaedler flora
bile duct ligation
carbon tetrachloride
portal hypertension
菌群代谢物
Immunity:抗体限制了肠菌代谢物向宿主体内转移
肠道共生菌通过代谢产物对宿主器官存在广泛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细菌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宿主体内组织,影响宿主代谢和免疫,而细菌代谢物向宿主的转移又受宿主抗体的影响。该结果对研究菌群-宿主互作具有参考价值,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菌群代谢物
肠道免疫
分泌型抗体
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C57BL/6小鼠
肠道免疫细胞
Immunity:一文读懂肠道适应性免疫(必读综述)
今天Immunity重量级综述第二弹,我们认为超重要,该必读!
肠道免疫细胞
maternal microbiota
Science:出生后不易生病,感谢你妈的好细菌?
① 在处于妊娠期的雌鼠体内定植细菌,能够帮助后代小鼠形成先天免疫,但对获得性免疫没有影响;② 母体菌群塑造了后代的免疫系统,妊娠期定植细菌增加后代肠道3族先天淋巴细胞和F4/80+CD11c单核细胞数量;③ 母体内定植细菌改变了后代肠道内基因的转录,提高了编码肠上皮细胞抗菌肽等基因的表达;④ 菌群在母体怀孕期间和母乳中传播给后代,这个过程依赖于母体的抗体,⑤ 孕期接受细菌定植的雌鼠,其后代更不易发生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物的渗透。
maternal microbiota
intestinal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maternal antibody
innate immune development
自身免疫病
Science:自身免疫病男女有别,肠道菌群参与驱动
男女之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不同,女性易发。这其中男女不同的激素或促进性别差异,但肠道菌群是否参与调节男女激素水平之前未知。这项2013年发表在Science的研究解答了这个问题。特别推荐阅读。
自身免疫病
性别差异
1型糖尿病
激素依赖
Denise Maf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