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unjun Wang
文章数:9篇
黏膜免疫
王军军团队:膳食酚酸如何缓解肠炎?
膳食酚酸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调节巨噬细胞活化来减轻肠炎,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炎症性肠病背景下单个酚酸如何影响肠道菌群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发表文章,发现富含多酚的饮食通过介导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缓解肠炎。
黏膜免疫
膳食多酚
炎症性肠病
低聚半乳糖
农大王军军:低聚半乳糖富集的乳酸杆菌特定菌株可抑制肠道炎症并保护肠道屏障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军军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补充低聚半乳糖(GOS)可在仔猪及小鼠中富集3种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其中,德氏乳杆菌及约氏乳杆菌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缓解小鼠的沙门氏菌感染,而罗伊氏乳杆菌对沙门氏菌感染无保护作用。
低聚半乳糖
益生元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熊去氧胆酸
王军军团队:熊去氧胆酸缓解低出生体重导致的结肠炎
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将低出生体重仔猪的粪菌移植给小鼠,可导致后者的肠道炎症;口服熊去氧胆酸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的M2极化,从而缓解低出生体重仔猪及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
熊去氧胆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结肠炎
海藻酸
王军军团队:海藻酸可缓解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且常伴随胃肠道胆汁酸代谢异常。已知天然水溶性多糖海藻酸能改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但其对肠道炎症情况下微生物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尚不清楚。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王军军及其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研究文章,指出海藻酸能够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及相关胆汁酸代谢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为IB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途径。
海藻酸
炎症性肠病(IBD)
胆汁酸
动物双岐杆菌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王军军团队:木聚糖如何缓解猪膳食纤维缺乏引起的菌群紊乱?
研究发现低膳食纤维摄入会干扰肠道微生物群落,破坏黏液屏障,促进病原体易感性。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的研究成果,利用猪模型研究饲粮纤维缺乏对猪回肠和粪便微生物群的时间响应。此外,团队还进一步研究了膳食抗性淀粉、β-葡聚糖和木聚糖在整个胃肠道内缓解肠道失调的潜力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缺乏可引起益生菌缺失和SCFA产量损失,同时促进潜在病原体的产生。在几种干预中,木聚糖干预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促进假小链双歧杆菌的生长,部分恢复膳食纤维缺乏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肠道环境正常化。本研究结果提示,膳食纤维驱动的微生物群代谢或可介导微生物群和肠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
双歧杆菌
木聚糖
膳食纤维
绿茶多酚
王军军团队:绿茶多酚或能调肠菌治肠炎
膳食多酚是存在于很多植物基食物(如红酒、巧克力、绿茶)中的一类微量营养素,对机体健康有多种益处。绿茶多酚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具有抗炎活性,可能有助于改善炎症性肠病(IBD),但目前尚不清楚肠道菌群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肠道菌群在EGCG抗肠炎功效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食疗改善IBD等消化道疾病提供了新见解。
绿茶多酚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功能配方
农大王军军:功能配方改善小鼠肠道菌群以缓解结肠炎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军军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含有乳脂肪球膜、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的功能配方——CMFG。小鼠补充CMFG后,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并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以减少结肠巨噬细胞浸润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增加结肠粘蛋白分泌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
功能配方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菌群移植
王军军+魏泓+赵江潮:全肠菌群移植或比粪菌移植更精准
肠道菌群在整个肠道中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室化特征,即不同肠段有不同的菌群组成和功能。近年研究已经表明,粪便菌群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大肠肠腔内的菌群,而与其它肠段(如小肠)的菌群有明显差别,因此目前的常规粪菌移植(FMT)可能仅对大肠菌群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而对有潜在重要生理功能的小肠菌群可能影响甚微。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华中农业大学魏泓和美国阿肯色大学赵江潮与团队的研究,首次证明了不同肠段的菌群定植具有区域特异性,即源于大肠的菌群易定植于大肠,而小肠的菌群易定植于小肠。该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FMT和全肠菌群移植(WIMT,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菌群组合)在塑造无菌小鼠特定肠段菌群方面的差异,表明WIMT更有助于小肠菌群的植入。因此,WIMT或能作为FMT的替代方法,对整个肠道不同区域的菌群进行更为精准和靶向性的干预。
菌群移植
全肠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
空间异质性
小肠菌群
猪肠道菌群
赵江潮、王军军等:猪肠道菌群分析及在益生菌和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猪不仅仅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同样是非常好的生物医学模型。猪肠道菌群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猪肠道菌群的动态分析仍然缺乏。最近阿肯色州大学赵江潮团队和中国农大王军军团队合作在《Gut Microbes》发表一篇论文,发现猪从出生到屠宰其肠道菌呈现显著的动态变化,鉴定了其核心菌群;同时通过粪菌移植和菌群相关性分析,提示可以筛选潜在的益生菌群从而代替抗生素保护养殖猪的健康成长,通过监控菌群变化来评价病原菌的情况,为食品安全、病原菌干预提供重要线索。
猪肠道菌群
Swine gut microbiome
probiotics
core microbiome
food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