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Richard S Blumberg
文章数:12篇
内质网应激
Cell子刊:肠上皮的内质网应激如何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
肠道中产生IL-17的辅助性T细胞需要依赖于粘附在肠道的微生物而发育,然而Th-17分化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近期发表在Immunity上的一篇文章发现Th17细胞可以诱导肠道细菌在IECs中产生UPR(未折叠蛋白反应),但即使在抗生素处理或无菌条件去除微生物因素后,IECs中 Xbp1的敲除也会导致UPR并增加Th17细胞。机制上,IECs中的UPR激活可促进活性氧 (ROS)和嘌呤代谢物的产生。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也发现Th17相关基因与患者IECs的内质网应激和UPR相关, 该发现或可为挖掘IBD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内质网应激
嘌呤代谢产物
肠道Th17细胞
Th17细胞分化
肠上皮
肠屏障稳态
FOXO1调控杯状细胞功能,影响肠屏障和菌群平衡
肠道是动物进行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保护动物机体的重要器官。肠道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四部分组成。其中由杯状细胞分泌而形成的黏液屏障是肠道屏障中最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在维持肠道稳态以及肠道菌群共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机体调控黏液屏障稳态和肠道菌群平衡的复杂的调控网络和调控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的的研究。近期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发现,叉头盒转录因子O1(FOXO1)可以通过调控杯状细胞调节黏液屏障的稳态,FOXO1的缺失会导致杯状细胞自噬缺陷,进而导致黏液分泌紊乱和菌群失调,使得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失调而肠上皮易感。
肠屏障稳态
杯状细胞
FOXO1
细胞自噬
黏液分泌
巨噬细胞
Nature子刊: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在生命早期发育的作用巨大
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而本研究发现,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屏障部位(如肠道)的短暂聚集,可以决定iNKT细胞驻留的建立,从而为未来免疫系统发育提供重要的保障。并且该过程受到局部菌群的影响,提示婴儿早期菌群结构的重要功能。
巨噬细胞
研究论文
婴儿
不变自然杀伤T细胞
免疫系统
IgA缺失
IgA缺失诱导回肠炎:IBD治疗新靶点?
IgA在肠道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肠。Gut发表的文章采用了一系列尖端模型和方法,揭示IgA重链缺失造成自发性回肠炎,或为克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背后机制和新靶点。
IgA缺失
自发性回肠炎
研究论文
IBD
潘氏细胞
Cell子刊:潘氏细胞的肠道“清道夫”功能
正常状态下,凋亡细胞会被吞噬细胞或上皮细胞等通过“胞葬作用”进行吞噬和清理,过程中释放出的抗炎介质可减少局部组织的炎症;反之,若死亡的细胞不能被及时清除掉,就会促进形成炎症环境,不利于维持组织器官稳态。肠上皮处于持续的增殖和更新状态下,死亡的肠上皮细胞(IEC)作为肠道中的“垃圾”是如何被清除掉的呢?此前研究认为,死亡的IEC会脱落到肠腔中,进而被机体排出。但Current Biolog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却表明,潘氏细胞能通过胞葬作用,吞噬和清除死亡IEC,促进维持肠道的健康稳态。
潘氏细胞
胞葬作用
肠上皮
辐射
潘氏细胞
IL-22调控潘氏细胞介导的小肠免疫
肠道中吸收、分泌上皮细胞以及干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都表达IL-22Ra1(IL-22的一种受体),很难确定哪些细胞类型对IL-22有特异性反应,介导肠粘膜宿主防御。Mucosal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潘氏细胞固有的IL-22受体信号对其成熟和功能,以及微生物定植、Th17相关的免疫反应和抗沙门氏菌免疫都非常重要,揭示出IL-22在潘氏细胞介导的小肠宿主免疫的重要功能。
潘氏细胞
IL-22
潘氏细胞成熟
微生物定植
抗菌免疫
IBD
PHB1缺失诱发小鼠回肠炎的机制
抗增殖蛋白1(PHB1)是线粒体内膜的重要组成蛋白,维持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和稳定,IBD患者中PHB1下调。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上皮细胞中特异性敲除PHB1,可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失调及潘氏细胞功能异常,以诱发小鼠的自发性回肠炎。在潘氏细胞中特异性敲除PHB1也可诱发回肠炎。使用线粒体抗氧化剂可改善PHB1缺失导致的上述表型。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部分表现出潘氏细胞功能异常的克罗恩病患者,靶向线粒体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IBD
抗增殖蛋白1(PHB1)
潘氏细胞
线粒体
回肠炎
宿主-菌群互作
Science:肠上皮内质网应激反应,调控IgA免疫反馈
IgA免疫反馈的诱发可不依赖于T细胞。Science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肠道上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以不经过T细胞信号通路引发IgA免疫反馈,保护肠道上皮、抵御肠道炎症。该结果对了解肠道上皮免疫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宿主-菌群互作
免疫反馈
细胞实验
动物实验
宿主-菌群互作
肠道炎症
Cell:源于饮食和肠道菌群的一类物质可诱导肠道炎症
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炎症性肠病(IBD),Cell本周发表一项研究,从工业、饮食和肠道菌群物质中,鉴定出一类含恶唑化合物,发现这类物质可在肠上皮细胞中激活IDO1,促进生成特定色氨酸衍生物,使芳香烃受体活化,进而导致CD1d依赖性的肠道炎症。该研究不仅鉴定出恶唑类化合物是导致肠道炎症的环境因素之一,为饮食和肠道菌群促进IBD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制,还揭示了肠上皮细胞中芳香烃受体潜在的促炎症作用。值得关注。
肠道炎症
炎症性肠病
恶唑
饮食
肠道菌群
Paneth细胞
Science:通过Paneth细胞,人类进一步了解克罗恩病
这是对前几天我们分享的文献(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54649228)的简要介绍,老规矩,这样的文献,看看图就会有收获。
Paneth细胞
分泌性自噬
溶菌酶
克罗恩病
过敏性疾病
JACI:婴幼儿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综述)
关于在生命早期的菌群如何调节免疫系统和决定过敏的综述,很值得一读。
过敏性疾病
肠道菌群
婴幼儿
窗口期
新生儿
上皮钙调磷酸酶
NM:大肠癌中,钙调磷酸酶上调
① 钙调神经磷酸酶是激活T细胞核因子(NFAT)家族转录因子所必需的蛋白,在结直肠癌(CRC)中表达增加;② 其和NFAT在原代肠道上皮细胞(IEC)中组成性表达,在肠道肿瘤中被相关菌群和Toll样受体信号选择性激活;③ IEC中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于NFAT促进肿瘤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并促进小鼠肠道肿瘤的发展;④ 人类CRC中体细胞突变与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有关,而NFAT核转位与CRC死亡增加相关;⑤ 上皮细胞能够整合共生菌群的信号,促进肠道肿瘤发展。
上皮钙调磷酸酶
肠道肿瘤
NFAT
Marta Wlodarska
Ramnik J Xa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