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低密度脂蛋白
文章数:6篇
坚果
不同种类坚果和花生对特定血脂参数有何影响?(荟萃分析)
坚果和花生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显示出保护心脏的作用,尽管有大量的科学证据,但仍然不确定所食用的坚果类型是否会影响这些变化。近日,研究人员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分析76项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荟萃分析发现降低总胆固醇最有效的坚果类型是开心果、降低LDL-c的是腰果、降低TG的是榛子,提高HDL-c水平的是花生,这些结果支持使用个性化的营养策略来解决和预防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坚果
血脂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总胆固醇
间歇性禁食
间歇性禁食+体育锻炼,可改善心血管代谢健康(荟萃分析)
不同的间歇性禁食(IF)方案已被证明在改善心脏代谢指标方面是有效的,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检验IF方案加体育锻炼是否优于控制饮食(即非禁食饮食)加体育锻炼。近日,发表在Nutrition Reviews的最新一项研究,纳入14项临床研究,对360名患或不患有肥胖症的成年人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发现间歇性禁食联合体育锻炼可改善心脏代谢结果,如体重、血压和血脂等,值得关注。
间歇性禁食
心脏代谢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体育锻炼
心血管
饱和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需重新审视
饱和脂肪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饮食中的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进心脏病的发生。然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的研究中,对所谓的“饮食-心脏假说”提出了挑战。新的膳食脂质的顺粘适应(HADL)模型,解释了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是一种自适应的稳态调节,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优化细胞功能。与该模型相对应,研究 还进一步提出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其他相关因素,如饮食-肠道微生物组相互作用导致的内毒素负荷增加,以及慢性低度炎症。
心血管
饱和脂肪
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牛油果
牛油果有助于驱逐“坏的”胆固醇?
牛油果因含有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类化合物以及抗氧化剂等,而被公认为是一种健康食物。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牛油果的摄入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本文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交叉控制方法,探究并发现,每日一枚牛油果的中等脂肪膳食模式,可以降低超重 和肥胖人群血浆中的oxLDL,增加叶黄素浓度等,初步表明了其对心血管健康的有益作用。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膳食中脂肪酸的组成并无明显差别。因此,牛油果带来的这种健康功效可能跟牛油果中的其他生物活性因子有关。
牛油果
低密度脂蛋白
avocado
CVD
lipid
乳酸乳球菌
富含乳酸乳球菌酸奶或有降脂效果
为了阐明乳酸乳球菌11/19-B1菌株的作用,进行了富含该菌株发酵的酸奶的双盲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用乳酸乳球菌11/19-B1和乳双歧杆菌BB-12菌株富集的酸奶可以降低血清LDL胆固醇并增强对照酸奶作为细胞免疫刺激剂的功能。 先前没有报道过BB-12菌株的LDL降低作用,因此,本研究中观察到的降胆固醇作用被认为是由单独的11/19-B1菌株或其与BB-12菌株的组合引起的。这些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和乳双歧杆菌菌株的组合提供了潜在的降脂应用效果。
乳酸乳球菌
Lactococcus lactis
double-blind controlled stud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yogurt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聚集性是心血管防治新靶点
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在动脉内膜的聚集,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LDL的血液浓度高是驱动因素,但LDL颗粒本身的性质也可能有重要作用。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该研究发现LDL的聚集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可通过药物和饮食进行调节。不仅加深了对这种疾病成因机制的了解,也为研发新型治疗和干预方法提供启示。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
Ingo Kleiter
Steffen Haupeltsho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