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Pathogenesis
文章数:13篇
肠道致病菌
马曦团队: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和菌群的定植抗性(综述)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和旅行者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农业大学马曦团队近期在Gut Microbes发表综述,着重介绍了ETEC的肠道致病机制,讨论了由肠道菌群介导的定植抗性,以及针对ETEC的预防策略。
肠道致病菌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enterotoxin
Gut microbiota
菌群-免疫互作
Cell:肠道细菌如何帮助抵抗虫媒病毒感染?
基孔肯雅病毒(CHIKV)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虫媒甲病毒属病毒,可导致基孔肯雅热——一种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哪些因素在影响人体对这种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尚不清楚。《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小鼠研究表明,肠道共生菌能通过特定的次级胆汁酸产物,促进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快速产生IFN信号,诱导血液单核细胞表达ISG基因,从而增强抗病毒免疫应答,减少CHIKV感染和传播。这些发现加深了人们对肠道菌群调控免疫反应的认知,为进一步开发相关抗病毒干预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菌群-免疫互作
chikungunya
alphavirus
Microbiome
interferon
IBD
中山大学:菌群在IBD中的作用(综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因果关联尚未被完全证实,但许多研究发现,至少部分菌群变化是IBD的起因或在IBD中起保护性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牟相宇、兰平与团队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IBD中起到潜在保护性作用的细菌物种、细菌产物及相关通路,以及可能促进IBD发生发展的细菌物种、细菌产物及相关通路,同时总结了IBD相关的肠道真菌及病毒变化,最后讨论了通过调控菌群治疗IBD的潜在可能。
IB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hogenesis
Etiology
Microbiome
肠道屏障
Cell子刊:衰老怎样导致肠屏障完整性丧失
衰老伴随着器官完整性的丧失,对于肠道而言,衰老引起的肠道屏障损伤可导致“肠漏”,增加感染、炎症和肠道病变。Developmental Cell近期发表的一项线虫研究,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角度,揭示了衰老相关的肠上皮完整性丧失的分子机制。
肠道屏障
衰老
Intestine
HSF-1
actin
克罗恩病
血液树突细胞中的PD-L2在克罗恩病中的作用
树突细胞在维持肠道免疫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液树突细胞上,PD-L2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呈聚集形式,可能驱动了Th1免疫应答。体外实验证实,靶向PD-L2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的释放。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Dendritic cells
Pathogenesis
programmed death‐1 ligand 2
呼吸道菌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菌群变化
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鉴定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及对照患者在呼吸道菌群组成上的差异。
呼吸道菌群
Etiology
Metataxonomics
Molecular
Pathogenesis
肠道致病菌
关于肠道沙门氏菌的一些事实(综述)
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在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可通过食物或接触传播。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发表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的一篇综述文章对S.enterica致病的分子基础及其相关疾病特征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肠道致病菌
enteric fever
foodborne
gastroenteritis
Pathogenesis
肥胖
Nature Reviews:全球肥胖大流行的原因和应对(综述)
不久前《柳叶刀》发表了应对全球肥胖问题的系列文章,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最近也发表综述,探讨了全球肥胖流行的现状和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寻找解决方法。
肥胖
epidemiology
Health policy
Obesity
Pathogenesis
系统性红斑狼疮
Nature Reviews:菌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年度回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晰。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发表的年度回顾短文,着重介绍了3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82393462)(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60298267)(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72319477),揭示了菌群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尤其是致病共生菌与免疫系统的互作促进易感个体发病的潜在机制,值得关注。
系统性红斑狼疮
microbiota
Pathogenesi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菌群
痤疮
北医三院姜薇: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寻常痤疮是在85%的青少年中存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姜薇团队在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了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个体的粪便菌群,鉴定出与痤疮相关的菌群特征。
痤疮
Acne vulgaris
difference
Gut microbiot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如何在宿主内进化(综述)
沙门氏菌感染可导致腹泻,病症可轻微也可能危及生命。这种细菌病原体包括极其多样的致病变种,从宿主特异性到疾病程度存在很大差别。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阐述了沙门氏菌在宿主内进化的机制,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沙门氏菌
进化
salmonella
evolution
Pathogenesis
肠-脑轴
炎症性肠病中的肠-脑双向互作
Gastroenterology发表一项纵向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了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肠道与精神疾病间的密切关联,提示针对肠-脑双向互作进行整合管理,应是治疗这类疾病的重要策略。
肠-脑轴
Disease Progression
Enteric nervous system
Gut–Brain Axis
Pathogenesis
Diet
MNFR:饮食和肠道菌群如何促进IBD?(综述)
继续推荐靠谱综述,关于饮食和肠道菌群与IBD发生的关系,值得读一读。
Diet
IBD
Microbial metabolism
microbiota
Patho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