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ouse model
文章数:13篇
魔芋葡甘露聚糖
西南大学:多吃魔芋或可防止便秘
西南大学钟耕团队与佐治亚大学Ronald B. Pegg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研究利用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干预便秘小鼠,检测小鼠整个消化道(包括胃、小肠以及大肠部位)菌群变化以及便秘相关症状。研究结果显示,KGM缓解小鼠便秘及相关症状与肠道菌群有关。
魔芋葡甘露聚糖
肠道菌群
便秘
CONSTIPATION
Differen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icrobiota regulation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
食物如何影响对肠道致病菌的定殖抗性(综述)
近期研究表明食物组成可影响宿主对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易感性。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宿主产生对肠道致病菌的定殖抗性的机制,并讨论了各种食物组分如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定殖抗性,同时概述了现有的用于研究定殖抗性的小鼠模型及其存在的缺陷,最后展望了通过调控食物组分防治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潜能。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
Enterobacteriaceae
Salmonella typhimurium
Gut microbiota
mouse model
胰腺癌
Cell子刊:膳食糖、脂肪和蛋白质对胰腺癌易感性的影响
《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者结合小鼠实验和队列分析,探究了饮食与胰腺癌之间的互作关联,揭示了不同膳食成分对胰腺癌发生、生长和死亡率的复杂影响,鉴定出膳食糖与细胞周期检查点基因MAD2L1之间的互作关系在胰腺癌易感性中的作用,以及膳食植物脂肪的潜在保护性作用。这些发现或能帮助开发鉴定胰腺癌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并提示调节饮食或有助于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
胰腺癌
饮食成分
pancreatic cancer
Diet
Genetics
肠神经系统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成年后的肠神经发生?
肠道菌群可影响肠神经系统发育,但其对成年后的肠神经元的影响尚不清楚。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能通过作用于Toll样受体2(TLR2)来帮助维持成年后的结肠神经发生,这些发现为治疗由抗生素等因素引起的结肠运动障碍提供了新思路。
肠神经系统
nNOS
enteric neural precursors
mouse model
functional disorder
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中的FODMAP为何会加剧IBS症状
FODMAP是指食物中的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对于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低FODMAP饮食可改善腹部症状,可能与相应的菌群发酵产物的减少有关。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FODMAP中的乳糖和低聚果糖,可能通过增加特定的肠道菌群产物(如:与蛋白质有高反应性的羟基化合物),引起肠道内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从而诱导肠道生理变化和肠易激症状,这些症状可通过摄入有抗糖化作用的吡哆胺来缓解。这些发现表明,对膳食FODMAP敏感的IBS患者,减少肠道内的糖化反应或许是潜在的治疗策略。
肠易激综合征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
mouse model
mastocytes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自闭症谱系障碍
Cell:自闭症肠道菌群如何促进行为症状?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特点是重复性和社会性的行为异常,除了遗传因素,ASD患者的肠道菌群也与正常发育人群有异,但菌群对ASD症状有多大作用仍不清楚。《Cell》上线的最新研究,通过对小鼠进行菌群移植,确认了ASD患者的肠道菌群可引起小鼠的ASD样行为异常,并鉴定出调节小鼠ASD行为的特定菌群代谢物,为阐释ASD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疗法带来启示。
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utism
gut microbiome
microbiota
炎症性肠病
郭非凡+刘占举:ATF4或是治疗IBD的新靶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郭非凡团队与同济大学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团队合作的研究表明,ATF4在肠道炎症中表达降低,缺乏ATF4使谷氨酰胺转运子SLC1A5表达降低,进而减少潘氏细胞生成的抗微生物肽、改变回肠菌群、促进炎症。因此ATF4或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潜在靶点。相关成果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炎症性肠病
gene regulation
immune response
Intestine
mouse model
产后精神病
产后精神病发病机制的新假说
产后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可在生育后短期内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近期发表观点文章,提出免疫系统缺陷可能影响髓鞘再生,从而影响该病风险。
产后精神病
CCN3
bipolar disorder
mouse model
multiple sclerosis
益生元
花生过敏:低聚果糖搭配口服免疫治疗可能效果更好
花生过敏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通过诱导口服耐受来脱敏的口服免疫治疗(OIT)是潜在疗法,但治疗时会用高剂量过敏原,从而容易引起副作用。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近期发表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口服补充低聚果糖可增加OI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或能造福患者。
mouse model
non-digestible oligosaccharides
oral immunotherapy
Peanut allergy
益生元
BET溴结构域抑制剂
BET结构域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体内体外数据
① 研究使用CPI203靶向MYC+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② 结果:体外实验中,CPI203可以增强来那度胺效果,阻断MYC和Ikaros信号;即使在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耐药的细胞系中,CPI203也可以起到抗骨髓瘤效果;③ 在原代细胞实验中,CPI203可以增强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效果;④ 体内实验中,CPI203+来那度胺/地塞米松也可以减轻肿瘤负荷;⑤ 结论:BET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可能在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起到治疗效果。
BET溴结构域抑制剂
多发性骨髓瘤(MM)
地塞米松
来那度胺
小鼠模型
SRC家族
阻断HCK,抑制与肿瘤”狼狈为奸“的巨噬细胞
① SRC家族激酶造血干细胞激酶(HCK)的异常活化,驱动血液恶性肿瘤;② HCK水平增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缩短;③ 小鼠中Hck活性增高促进结肠恶性肿瘤的生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现为明显的选择性激活的内吞型,不依赖于成熟的淋巴细胞或Stat6依赖性Th2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通路;④ 采用药理学或遗传学手段抑制Hck活性,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选择性活化及结肠癌异种移植瘤的生长;⑤ Hck可作为实恶性实体瘤的治疗靶点。
SRC家族
激酶造血干细胞激酶(HCK)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h2细胞因子
Crohn’s disease
MicroRNA 301A:结直肠癌治疗新靶点
① 炎症性肠病(IBD)和结直肠癌的肠道组织,microRNA-301a (MIR301A)表达升高;② 实验材料包括:153例IBD、6例结肠炎相关肠癌(CAC)和35例健康人活检小肠上皮细胞(IECs),结肠癌细胞株,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和氧化偶氮甲烷处理小鼠模型;③ 表达MIR301A的IECs钙粘蛋白1的表达下调,MIR301A的靶点为BTG抗增殖因子1(BTG1) mRNA,下调其表达,减少上皮完整性,促进小鼠结肠炎及肿瘤发生。④ 下调结肠组织中MIR301A,有望用于治疗IBD和CAC。
Crohn’s disease
炎症性肠病(IBD)
microRNA-301a (即MIR301A)
结肠炎相关肠癌(CAC)
小肠上皮细胞(IECs)
肝细胞癌(HCC)
全基因组CRISPR技术筛选肝癌“抑癌基因”:Nf1、Plxnb1、Flrt2和B9d1
① 过表达MYC的P53缺失小鼠胚胎肝祖细胞,进行全基因组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敲除筛选,裸鼠皮下移植含670000个单导RNAs (sgRNAs)的mGeCKOa慢病毒库感染p53−/−、Myc、Cas9肝细胞;② 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和COSMIC收集肝细胞癌(HCC)的数据;③ 高通量测序显示sgRNAs增加8倍以上;④ 鉴定出4个候选抑癌基因Nf1、Plxnb1、Flrt2和B9d1;⑤ RAS信号通过MAPK参与小鼠肝癌形成,Nf1水平下降、下游蛋白HMGA2水平增高与HCC生存期相关。
肝细胞癌(HCC)
全基因组
肿瘤基因组图谱
抑癌基因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