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rohn’s disease
文章数:27篇
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在IB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新冠疫苗的血清学应答可能受到抑制。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总结了46项研究的数据后发现,大多数IBD患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产生抗体应答,但相比于健康对照,患者的血清转换率较低,且抗体滴度随时间的降低更多,提示IBD患者可能需要接种加强针。
新冠疫苗
Crohn’s disease
Immunization
ULCERATIVE COLITIS
adenoviral associated virus
克罗恩病
肠道菌群或可用于预测克罗恩病患者的小肠粘膜愈合
粘膜愈合是治疗克罗恩病的主要目标,但有些病人无法进行整个小肠的内窥镜评估。克罗恩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但肠道菌群和小肠中克罗恩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粪便菌群与克罗恩病人整个小肠的病情活性性相关,提取粘膜愈合组的富集性菌群特征进行预测评分,该评分可以很好地预测粘膜愈合的程度,或可用作预测粘膜愈合的生物标志物。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Gut microbiota
Mucosal healing
small intestine
奇异变形杆菌
黄秀娟+于君:奇异变形杆菌或介导克罗恩病的炎症发展
变形杆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近期研究表明变形杆菌属物种与肠切除后的克罗恩病(CD)复发相关。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秀娟(Siew C Ng)和于君与团队,近期与国外团队合作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变形杆菌属在CD患者的粪便及结肠活检样本中更常见且丰度更高,而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变形杆菌属均属于奇异变形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奇异变形杆菌在体内外均可诱导炎症应答,并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该研究提示,奇异变形杆菌可能在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奇异变形杆菌
P. mirabilis
Crohn’s disease
Inflammation
Pathogen
炎症性肠病
Cell:肠炎部位为何会有脂肪增生?
“爬行脂肪”(creeping fat)是指克罗恩病患者炎症/纤维化肠段周围肥大的肠系膜脂肪组织。Cell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克罗恩病患者中,这种“爬行脂肪”的现象其实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性反应。这些增生的肠系膜脂肪组织在移位出来的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等肠道细菌的刺激下,“爬”向有肠屏障损伤的位点,从而“堵上”肠道的“漏洞”,阻止潜在的有害细菌抗原顺着屏障损伤从肠道中扩散出来。
炎症性肠病
脂肪组织
human microbiome
creeping fat
Crohn’s disease
克罗恩病
肠道菌群影响克罗恩病的术后复发风险
《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130名术后克罗恩病患者进行1年半的监测,发现肠道菌群组成与术后复发风险相关,其中,毛螺菌科的富集与较低的术后复发风险相关,而肠杆菌科的富集与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相关。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microbiota
Enterobacteriaceae
Microbiome
炎症性肠病
IBD与乳糜泻的关联
IBD与乳糜泻之间有何关联,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65项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中等确定性的证据表明,IBD患者的乳糜泻风险更高,而乳糜泻患者的IBD风险也更高。
炎症性肠病
Gluten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autoimmune and immune-mediated comorbidities
克罗恩病
平衡膳食可改善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的菌群组成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中发现,平时摄入平衡膳食的患者,相比于摄入较多红肉/加工肉类而摄入较少植物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有显著差异。而对后一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菌群组成。该研究提示,平衡膳食对于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十分重要。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Gut microbiota
Diversified Dietary Intervention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D)
克罗恩病术后菌群或可预测疾病复发
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的文章,通过对121例克罗恩病患者在接受回盲肠切除术前后的不同时间点的粘膜和/或粪便菌群进行分析,揭示出术后疾病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肠道菌群再定植具有差异,粘膜相关菌群可用于预测术后疾病的复发状况,同时发现梭杆菌门参与早期POR发生,或将成为预防疾病复发的治疗靶点。
克罗恩病(CD)
Crohn’s diseas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microbiota
术后复发
克罗恩病
利用代谢组学预测克罗恩病患者对抗TNF治疗的应答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接受了抗TNF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清/尿液极性代谢产物、血清/粪便脂质、胆汁酸进行分析,鉴定出了多种与患者对抗TNF治疗的应答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利用粪便脂质预测患者应答的准确率最高(AUC可达0.94)。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metabolomics
microbiota
克罗恩病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或可维持克罗恩病的缓解
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RCT研究结果,在口服皮质类固醇进入临床缓解期的克罗恩病患者中进行单次粪菌移植,以供体菌群在受体体内的定殖为主要终点。虽然并无患者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但相比于假移植,粪菌移植可显著降低内镜下的疾病严重程度指数,且粪菌移植组患者的无复发率及无类固醇临床缓解率更高(但差异不显著)。
粪菌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rohn’s diseas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克罗恩病
中和IL-1α改变肠道菌群功能缓解肠道炎症
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使用IL-1α单抗处理,可通过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缓解自发性克罗恩病样回肠炎及DSS诱导的结肠炎,提示靶向IL-1α或可用于治疗IBD。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IBD
IL-1α
SAMP1/YitFc
IBD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屎肠球菌菌株促进结肠炎
Genome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IBD患者与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发现屎肠球菌是差异最大的菌种。相比于分离自健康人粪便中的屎肠球菌菌株,分离自UC患者粪便中的屎肠球菌菌株可促进IL-10敲除小鼠的结肠炎病理评分及炎症因子表达。
IBD
Crohn’s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etagenome
microbiota
IBD
Cell子刊:全病毒组分析揭示IBD肠道病毒组中的“暗物质”
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公开数据库中的病毒组序列进行重新分析,鉴定出了IBD患者的肠道病毒组的特异性变化,并发现肠道病毒组的变化反映了肠道细菌的变化。
IBD
Virome
Phageom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克罗恩病
严格控制策略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Gut上发表的一项对临床试验的经济学评估结果,相比于传统的基于症状的临床管理方式,将基于炎症标志物及临床症状的严格控制策略应用于阿达木单抗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缓解率并减少住院次数,但增加了阿达木单抗的注射量。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考虑工作效率后,严格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tnf-alpha
cost-effectiveness
economic evaluation
IBD
引入抗TNF疗法无法降低IBD患者的住院率及肠道切除率
Gu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近5万名IBD患者进行了数年随访后发现,抗TNF疗法(英夫利昔单抗)的介入,并未能显著降低IBD患者的住院率及肠道切除率。
IBD
Crohn’s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urgery for Ibd
ULCERATIVE COLITIS
IBD
靶向免疫细胞迁移治疗IBD(综述)
Gut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免疫细胞的迁移、归巢、再循环及滞留的机制,以及在IBD发病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靶向免疫细胞迁移以治疗IBD的策略及研究进展。
IBD
Crohn’s disease
cell adhes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tegrins
周期性禁食
Cell子刊:周期性禁食或可缓解IBD病理
《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在IBD小鼠模型中,周期性禁食(而非仅喝水的禁食)可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肠道炎症、增加肠道肝细胞数量、缓解IBD病理表征,而在一项人体试验中,周期性禁食可降低炎症标志物。
周期性禁食
Crohn’s disease
fasting
fasting-mimicking diet
Gut microbiota
IBD
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宏蛋白组的功能稳定性及冗余性
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5名手术后处于缓解期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宏蛋白组进行了为期1年的纵向分析,发现虽然肠道宏蛋白组在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点均表现出差异,但有着稳定且保守的核心功能,并且,核心功能表现出了门水平上的功能冗余。
IBD
Crohn’s disease
gut microbiome
human microbiome
Longitudinal analyses
益生元
益生菌有望辅助IBD治疗
使用益生菌调理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可能缓解相关症状。本队列研究纳入200例IBD患者,发现使用益生菌可降低类固醇用药、住院及手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益生菌使用频率越高效果越好。本结果对于改善IBD患者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益生元
炎症性肠病
Adjuvant therapy
Crohn’s disease
Hospitalization
IBD
IBD患者的息肉可能不增加结直肠肿瘤的风险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超过1500名IBD患者中,发现炎症息肉与更严重的病程及更高的结肠切除术概率相关,但并未显著增加结直肠肿瘤的风险。
IBD
Crohn’s Colitis
Crohn’s disease
PSC
ULCERATIVE COLITIS
粪菌移植
张发明+刘洋彧:克罗恩病患者何时应接受第二次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FMT)是治疗克罗恩病的潜在有效手段。这项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团队和哈佛医学院刘洋彧团队合作的研究,首次报道了用FMT治疗克罗恩病时第二次FMT的时机选择,对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
粪菌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rohn’s disease
Gut microbiota
Urine metabolomics
IBD
儿童期发病的IBD患者,死亡率增加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18岁以前诊断出IBD的患者,死亡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3倍。
IBD
Crohn’s disease
IBD
IBD unclassified
Indeterminate IBD
粪菌移植
张发明+季国忠: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长期评价
Advances in Therapy近期发表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和季国忠团队的临床研究,其数据来自中国菌群移植平台,基于FMT治疗克罗恩病的最大样本量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评价,发现用自动化系统制备粪菌的方法可降低FMT不良事件风险,而不影响疗效。同时作者还提出,可将FMT治疗后1个月作为短期和长期不良事件的时间分界点。
粪菌移植
Adverse event
Crohn’s disease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Gastroenterology
母乳喂养
接受生物治疗的IBD产妇能进行母乳喂养吗?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一项队列研究,分析IBD产妇服用免疫调节剂和/或生物制剂,与母乳喂养的兼容性,初步认为接受生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母乳喂养,不影响婴儿1岁内的感染和发育迟缓风险,但仍需持续追踪观察长期效应。
母乳喂养
Breast milk
Crohn’s disease
Lactation
ULCERATIVE COLITIS
Crohn’s disease
南大医学院:let-7b或是结肠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南京大学医学院团队的研究近期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发表,表明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诱导的结肠炎中,microRNA let-7b/TLR4轴或有重要作用,增加let-7b表达可能是治疗克罗恩病的潜在策略。
Adhesion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Crohn’s disease
Toll-like receptor 4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let-7b
克罗恩病
上海儿童医院张婷等:克罗恩病患儿的肠道菌群特征及治疗期间的变化
上海市儿童医院张婷团队和深圳弘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小儿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以及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丰度可能影响英夫利昔的疗效。该成果发表在牛津期刊旗下的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对于临床治疗以及研究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都有参考价值,值得关注。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Gut microbiota
infliximab
儿童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MicroRNA 301A:结直肠癌治疗新靶点
① 炎症性肠病(IBD)和结直肠癌的肠道组织,microRNA-301a (MIR301A)表达升高;② 实验材料包括:153例IBD、6例结肠炎相关肠癌(CAC)和35例健康人活检小肠上皮细胞(IECs),结肠癌细胞株,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和氧化偶氮甲烷处理小鼠模型;③ 表达MIR301A的IECs钙粘蛋白1的表达下调,MIR301A的靶点为BTG抗增殖因子1(BTG1) mRNA,下调其表达,减少上皮完整性,促进小鼠结肠炎及肿瘤发生。④ 下调结肠组织中MIR301A,有望用于治疗IBD和CAC。
Crohn’s disease
炎症性肠病(IBD)
microRNA-301a (即MIR301A)
结肠炎相关肠癌(CAC)
小肠上皮细胞(IE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