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视黄酸
文章数:12篇
肠乳杆菌
陈淑洁+王良静+宋章法:肠乳杆菌通过促进视黄酸生物合成或可抑制结肠炎
基于微生物的疗法是溃疡性结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浙江大学陈淑洁、王良静和宋章法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性文章,发现是一株促进肠道稳态的新型保护性细菌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可缓解结肠炎并下调结肠中Th17细胞含量,并且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证实了肠乳杆菌与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肠乳杆菌是一种或可治疗结肠炎的潜力益生菌。
肠乳杆菌
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Th17
肠道免疫
ILC2如何适应小肠微环境?
免疫细胞对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适应是维持体内平衡和产生炎症的关键过程。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效应性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保留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够发挥组织特异性功能,例如促进对肠道蠕虫感染的控制。
肠道免疫
视黄酸
固有免疫淋巴细胞ILC2
肠道免疫
视黄酸信号如何调节肠道驻留记忆T细胞分化
肠道中的CD8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在肠道屏障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其发育和分化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美国石溪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文章, 揭示了视黄酸信号调节肠系膜淋巴结中的T细胞调节肠道中CD103+ CD8 TRM细胞分化的机制,为胃肠道感染研究以及视黄酸的潜在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T细胞
CD8+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
肠系膜淋巴结
宿主-菌群互作
Cell子刊:肠菌如何调控小肠上皮稳态?新机制被揭示
肠上皮在感知、整合饮食和微生物信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肠道菌群和肠上皮细胞 (IECs)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调节近端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的宿主生理机能,目前的研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的这篇文章,通过对无菌 (GF) 和不同常规菌群组成的小鼠十二指肠IECs进行单细胞 RNA 测序和菌群分析,发现Faecalibaculum rodentium通过重塑视黄酸-嗜酸性粒细胞-INFγ依赖性回路,从而调节十二指的肠上皮稳态。
宿主-菌群互作
小肠
肠道菌群
肠上皮
视黄酸
分节丝状菌
Cell子刊:分节丝状菌调控视黄酸RA-RAR通路抵御肠道感染
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的文章阐述了肠道共生菌分节丝状菌(SFB)表达醛脱氢酶,从而转化、生产视黄酸(RA),直接调控肠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反应和功能。共生菌通过固有的RA信号,影响宿主的表遗传、转录调控并抵御肠道感染的报道尚属首次。
分节丝状菌
视黄酸
研究论文
食物过敏
国内团队:胆汁酸调控食物过敏的机制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张宗德团队与深圳大学的刘志刚团队在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抗生素诱导的胆汁酸谱失调可通过增强黏膜树突细胞的视黄酸信号,以上调树突细胞的IFN-I应答、OX40L表达及PD-L2表达,从而促进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及IgG1的产生。
食物过敏
胆汁酸
视黄酸
树突细胞
研究论文
工程益生菌
中山大学:表达血吸虫蛋白的工程益生菌可缓解小鼠结肠炎
中山大学孙希团队在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基于大肠杆菌Nissle 1917开发了一种可表达血吸虫免疫调节蛋白Sj16的工程益生菌,可通过富集肠道菌群中的瘤胃球菌科并增加丁酸盐产生,从而以视黄酸依赖性方式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工程益生菌
基础研究
研究论文
啮齿动物(小鼠)
结肠炎
结直肠癌
中山大学:恢复视黄酸合成能否抑制大肠癌进展?
癌症的新陈代谢被重新编程以满足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需求。目前尚不清楚代谢重编程是否以及如何调节肿瘤微环境。来自中山大学的郑利民、伍小军与研究团队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发现ADH1介导的视黄酸(RA)合成缺陷可能提供了促进CRC中多形核-髓源抑制细胞(PMN-MDSCs)生成机制。在肿瘤微环境中恢复RA信号通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
视黄醇新陈代谢
视黄酸
髓源性抑制细胞
糖酵解
肠道类器官
Nature:用类器官研究肠道再生中的关键通路
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一个基于肠道类器官的筛选平台,通过研究靶点明确的化合物对类器官表型的影响,绘制了调控肠道发育和再生的遗传互作图谱,并发现视黄酸代谢在维持肠道再生和稳态的平衡中有重要作用,而类视黄醇X受体的抑制剂能促进小鼠的肠道再生。
肠道类器官
Cellular imaging
intestinal stem cells
Multicellular systems
肠上皮再生
M细胞
人肠道M细胞的体外分化体系构建
人肠道M细胞在调节粘膜免疫具有重要作用,但缺乏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构建出视黄酸和淋巴毒素联用诱导人肠道M细胞的体外分化系统,且分化的M细胞具有内吞和转运肠病毒的能力,为肠道免疫系统的研究增添新工具。
M细胞
肠道免疫
视黄酸
淋巴毒素
Greg Gibson
菌群-免疫互作
Immunity:在肠内安居,共生菌是如何“安抚”肠道免疫的?
视黄酸(RA,又称维甲酸、维A酸)是维生素A代谢物,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驱动肠道免疫应答。Immunity上线的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特定共生细菌可抑制肠上皮细胞合成RA,从而减少肠道免疫细胞生成IL-22以及依赖于IL-22的抗微生物应答,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对致病菌的定殖抵抗、减少致病菌感染中的菌群失调。这些发现不仅为菌群-宿主免疫互作提供了新机制,也提示以肠道菌群和肠上皮RA代谢为靶点,或许是治疗肠道炎症等疾病的新思路。此外,研究中涉及的梭菌纲细菌也是短链脂肪酸(SCFA)的重要生成者,SCFA是否也参与了这些细菌对RA的调节机制,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菌群-免疫互作
retinoic acid
Rdh7
IL-22
Dysbiosis
免疫耐受
Nature Reviews:肠道如何对菌群和食物蛋白产生免疫耐受
一直以来肠道被认为只是消化器官,直到近些年,其免疫相关功能才被逐渐揭示。肠道如何建立对共生菌和食物成分的耐受,并与致病菌等有害元素相区分,是肠道免疫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助于阐释食物过敏和IBD等肠道疾病的机理。近期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39.932]发表的观点文章,对其中的免疫机制进行了详细讨论,强烈推荐。
免疫耐受
Treg细胞
视黄酸
树突细胞
CD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