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Shu Zhu
文章数:13篇
菌群代谢物
初波/朱书/柴人杰/顾伟等Nature子刊:肠菌代谢物促进大肠癌的新机制
肠道菌群代谢物可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仍待深入探索。山东大学初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东南大学柴人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顾伟与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厌氧消化链球菌产生的色氨酸代谢物IDA,可通过抑制铁死亡,促进结直肠癌进展,并揭示了其背后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为研发肿瘤铁死亡疗法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
菌群代谢物
肠道菌群
色氨酸代谢产物
结直肠癌
厌氧消化链球菌
免疫耐受
朱书等Cell:GSDMD的非焦亡功能,对小肠食物耐受很重要
肠上皮细胞(IEC)是分隔宿主细胞和外来抗原的主要屏障,IEC如何在诱导抗病原免疫的同时保持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其机制尚不清晰。Gasdermin D(GSDMD)在髓系细胞中介导细胞焦亡,但其在生理状态下在小肠中也高表达,其在小肠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技大学朱书团队在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前端小肠IEC中,在食物抗原的诱导下,GSDMD可被Caspase-3/7切割产生13kD的N端片段,该片段进入细胞核调控IEC的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由调节性Tr1细胞介导的食物耐受。该研究不仅阐释了小肠食物耐受的新分子机制,也揭示了GSDMD的非焦亡功能,而GSDMD的这种同一免疫分子的不同功能取决于其剪切形式。
免疫耐受
食物耐受
小肠
肠道免疫
Gasdermin D
粘膜免疫
朱书团队:肠道如何感知微生物(综述)
宿主和肠道菌群之间互动的第一步,是宿主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的感应。中国科技大学朱书团队在Protein & Cell 2023肠道大会微生物组专刊中发表综述文章,详细总结了感知肠道微生物成分和代谢物的宿主受体和细胞(尤其免疫细胞),并探讨了与肠道微生物感知障碍有关的多种疾病。
粘膜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
芳香烃受体
核受体
炎症性肠病(IBD)
朱书团队:IBD新型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慢性肠道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局限性,存在药物应答率低及耐药性等问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耶鲁大学Richard A. Flavell、哈佛医学院黄海亮、上海交通大学李华兵及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临床大样本分析、动物实验证明Carinh是IBD的新型易感基因,该基因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免疫微环境,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其可作为靶向IL-18精准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敏感标志物,值得关注。
炎症性肠病(IBD)
易感基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非编码RNA
维生素B5
朱书+江维Cell子刊:维生素B5缓解Th17细胞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机制
Th17细胞在机体防御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受控的Th17细胞应答可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CD4+ 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代谢从氧化磷酸化向好氧糖酵解的转变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有研究表明饮食成分或微生物代谢物影响Th17的分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朱书、江维团队近日在Cell Reports发表研究文章,揭示了维生素B5调节Th17细胞代谢重编程而影响其分化的新机制,为治疗Th17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潜在干预手段。
维生素B5
研究论文
Th17细胞
Th17分化
辅酶A
药物递送系统
朱书+王育才Nature子刊:新型口服递送载体,防止抗生素“误伤”肠道菌群
抗生素是人们应对细菌感染的有效武器,然而,频繁使用口服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菌群多样性丧失,从而增加多种疾病风险以及耐药细菌的出现。如何能够避免抗生素对正常肠道菌群的“误伤”,是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最新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朱书教授与王育才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口服递送载体,并在小鼠中证实这种载体能促进抗生素在小肠中高效吸收,增强药物疗效,有效防止抗生素进入大肠,大大降低对肠道菌群的破坏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疾病风险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积累。该成果具有很强的转化前景,期待早日实现临床应用。
药物递送系统
antibiotics
Dysbiosis
Nanoparticles
抗生素
炎性小体
Cell:吴皓+朱书团队揭示相分离在肠肝NLRP6炎性小体活化中的作用
NLRP6有诱导炎性小体激活和干扰素生成等功能,在宿主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哈佛大学医学院吴皓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团队在Cell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双链RNA(dsRNA)等配体可与NLRP6互作,诱导其发生液液相分离(LLPS),进而发挥活化炎性小体、促进肠道和肝脏的抗微生物免疫应答等功能。
炎性小体
相分离
帕金森病
国内团队:帕金森病可能起源于阑尾?
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累积可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并可能源于胃肠道。在健康人的阑尾中含有致病形式的α-Syn,且阑尾切除术可能影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余锋团队、汤其强团队与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团队、刘强团队合作在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慢性阑尾炎样病变,且后者是帕金森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另外,帕金森病患者的阑尾中可观察到α-Syn的聚集。
帕金森病
阑尾
α-突触核蛋白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新冠
Nature Reviews:朱书等详述新冠的潜在肠道感染和粪口传播(观点)
虽然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但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其感染也可累及其他组织器官,包括肠道。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团队的观点文章,总结了新冠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以及新冠病毒感染肠道的临床证据和体内外实验证据,探讨了新冠病毒感染肠道对“细胞因子风暴”相关免疫反应的潜在影响,并讨论了新冠病毒通过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新冠
肠道感染
传播途径
抗菌防御
中科大朱书等:RNA解旋酶Dhx15在肠道抗菌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RNA解旋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RNA剪接及编辑。近期研究发现,RNA解旋酶在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中可作为病毒RNA感受器或免疫信号适配器。但RNA解旋酶在抗细菌防御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华兵团队及新桥医院的杨桦团队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RNA解旋酶Dhx15在Wnt信号诱导的α-防御素表达中是不可或缺的,肠道上皮细胞或潘氏细胞特异性缺失Dhx15可引起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恶化DSS诱导的结肠炎,并诱导自发性回肠炎。另外,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Dhx15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人。
抗菌防御
潘氏细胞
α-防御素
抗菌肽
RNA解旋酶
NLRP6炎性小体
中科大朱书:一文读懂NLRP6炎性小体(综述)
NLRP6(过去被称为PYPAF5)是Nod样受体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可形成NLRP6炎性小体,参与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FN信号通路、黏液分泌及抗菌肽产生的调控。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朱书在《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NLRP6炎性小体活化的调控机制、NLRP6在肠道细胞及免疫细胞中发挥的功能、NLRP6与NLRP9如何协作调节肠道抗病毒免疫应答,以及靶向NLRP6治疗疾病的可能性。
NLRP6炎性小体
Nlrp6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metabolites
RNA
病毒组-宿主互作
周荣斌+江维+朱书:肠道共生病毒如何促进肠道免疫稳态
目前的肠道菌群研究大多聚焦于肠道细菌,而对于肠道内大量存在的共生病毒和噬菌体,尤其是它们在健康与疾病中的因果性作用,人们仍缺乏了解。肠道免疫系统主要由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派氏结组成,IEL位于肠上皮,直接与肠上皮细胞互作,在维持肠道粘膜免疫稳态中有重要作用,缺乏IEL可损害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并增加结肠炎易感性。研究表明,共生细菌通过产生特定的PAMP或代谢物,来维持IEL稳态,但共生病毒对IEL发育和稳态的作用尚不清楚。Nature Immun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斌、江维、朱书合作主导的研究,揭示了肠道共生病毒在维持IEL和肠道免疫稳态、预防肠道炎症和组织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其背后的细胞分子机制,对于理解和研究共生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很有参考意义,也再一次表明肠道病毒组在肠道疾病(比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肠道感染等)中的作用,还存在大量未知等待科研工作者深入挖掘。
病毒组-宿主互作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ucosal immunology
肠道病毒组
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
肠道病毒
朱书:肠道免疫与肠道病毒的互作如何影响健康与疾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书博士,发表名为《健康与疾病中的肠道免疫-肠病毒互作》的报告,介绍了一系列肠道病毒研究,讨论了肠道免疫与肠道病毒的互作如何影响健康与疾病。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
肠道免疫
Nlrp6
NLRP9